體育與舞蹈文化藝術研究
時間:2022-06-14 10:17:00
導語:體育與舞蹈文化藝術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體育與舞蹈的起源。體育與舞蹈是人類社會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產生于勞動,并且都經歷了歲月的打磨。古代人類的生存,開始以最簡單的搏斗狩獵為主從而獲得食物。為了培養這種賴以生存的本領技能,人類不得不對自己進行簡單的身體操練。舞蹈方面,我們可以從中國的石窟壁畫中看出人們生活的舞蹈場面,或是載歌載舞或狩獵或宮廷里一些生活平常片段。現如今,我國古代宮廷舞蹈也是根據這些壁畫發展演變而來,傳承至今。在古埃及的壁畫中也有不少類似的場景。18世紀末,俄國的教育家諾維科夫認為:“俄羅斯民間流傳的各種有節奏的、動作優美而又敏捷的舞蹈,是最美的和最高尚的身體訓練。通過這些舞蹈,把美育和體育有機地結合起來了。”體育與舞蹈是人類社會的產物,并伴隨著文明的進步而不斷升華、改進。1.2體育與舞蹈的作用。體育與舞蹈都以身體運動為表現形式,無論體育還是舞蹈,對大眾來說,其共同作用就是強身健體。體育通過項目訓練,科學有效的提高身體機能,使身體各關節達到充分的訓練,從而使人類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舞蹈則更多的通過與音樂的結合,富有節奏地進行身體各部位鍛煉。節奏或快或慢,或奔放或舒緩,調整呼吸的同時進行藝術的升華,使人們的思想感情也得到培養。二者都是為了滿足身心需要而進行的自我身體鍛煉。對學生主體來說,現在倡導素質教育。無論是體育還是舞蹈,都是以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為目的開設課程,以全面提高國民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勞動技術、身體心理素質為宗旨教育學生。體育與舞蹈,不僅可以增強同學的意志力、耐力,還能增強同學們的協調能力、表現力、創造力以及審美意識和交際能力。體育與舞蹈是學校中素質教育重要的一部分。
2體育與舞蹈的區別
2.1表現形式。體育是以身體運動為外在的表現形式,而舞蹈則是通過對生活具體事件進行加工、提煉、升華后的產物。體育以身體活動為主,舞蹈以情感活動和心理活動為主。舞蹈可以表現生活,體育則不能表現生活。舞蹈其實并不直接展示真實的生活,有可能再現或是創編。它具有抽象的特征和內在的審美特性。而體育的對象是真實的客體,它其實就是生活的本身。舞蹈以身體活動來表現生活和抒發情感,它的身體運動具有“語言”功能,其實就是肢體語言。而體育的肢體運動并不能說明什么,不具有特定的意義。而體育里的運動量和強度在舞蹈中,也沒有實際的意義和作用。2.2屬性。我們可以把人類的活動分為物質活動和精神活動。人類的物質性活動可以分為兩種,一是人類改造自然,二是人類改造自身。體育運動屬于人類改造自身,通過身體機能鍛煉,增強體質,改善身體指標。而舞蹈既不是改造自然,也不是改造自身,它是通過身體動作來表達自身情感,以滿足觀眾的審美需求,因而屬于人類的意識活動或者精神活動。2.3影響對象。體育以肢體運動為主要載體,直接影響對象為人們的身體健康。而舞蹈講究的是影響人們的內心世界,表達人們內心的聲音,直接影響人們的心理活動。
3體育與舞蹈的融合發展
3.1體育向舞蹈的融合。舞蹈向體育的滲透與融合越來越豐富。在比賽項目中,如體操、藝術體操、花樣游泳、花樣滑冰、健美操等,都是體育與舞蹈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的展現。從基礎的訓練到成套的動作編排,都大量借鑒了舞蹈的動作內容。藝術體操被稱為“地毯上的舞蹈”,隊員們在表現力方面與舞蹈有相似之處。健美操的技巧中,有很多也是借鑒了芭蕾舞中的技巧動作。如“阿拉貝斯”“阿提秋”“巴塞”等。3.2舞蹈向體育的融合。如今,越來越多的舞蹈作品通過借助體育項目或是體育器材來展現。這樣能夠更好地通過利用道具來表達舞蹈主題。例如,北京體育大學的民族舞舞蹈作品《翻身農奴向太陽》《弓》,這二者都是借助器械類的舞蹈。《翻身農奴向太陽》借助熱巴鼓,表達西藏地區農奴被奴役的狀態以及最后西藏和平解放、農奴翻身做了主人的激動之情以及對生活的向往之情。還有北京體育大學古典舞《舞俠》《棋韻》,通過舞蹈與太極的融合,呈現給觀眾。3.3學科的發展。從發展趨勢來看,如今的學科發展都呈交叉、綜合發展的趨勢。體育的發展離不開舞蹈,舞蹈的發展離不開體育。體育增強了人體的身體素質,而舞蹈完善了體育的功能,彌補了身體的柔韌性。舞蹈和體育兩種學科都向著多元化、跨學科的方向發展。3.4現代科技方面。在現代化奧運會伊始,顧拜旦就提出體育應與文化藝術相結合這一觀點。如今的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不僅代表著運動會的開始,更代表著舉辦國的繁榮面貌,它向各國展示了這個國家從古到今的文明,展示了這個國家經濟水平、政治面貌、文化素養,宣揚了這個國家的國力強盛。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張藝謀總導演用智慧與科技向世人再現了我國的活字印刷術、造紙術、鄭和下西洋等場景,那一晚,我們共同見證了體育與藝術相結合的神奇一面。3.5音樂方面。音樂是舞蹈與體育的媒介。音樂可以讓人們感受到體育的藝術性。像花樣游泳、花樣滑冰等體育競技項目,都是利用音樂的選材來展現體育藝術特色的一面。若沒有音樂的配合,那些競技項目則變得枯燥乏味,沒有抑揚頓挫,沒有跌宕起伏的發展。像武術套路,柔力球等比賽項目,越來越多的在編排方面向舞蹈編排模式靠攏,加入了劇情、人物等因素,使原本單一的競技比賽變得更加奪人眼球,讓競技性融入了藝術性。
4結語
為了滿足人們的身心協同健康發展,人們從小鍛煉身體,盡量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共同進步。無論是從學科的發展上,還是素質教育問題研究上,體育與舞蹈或是任何一種藝術,都面臨著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趨勢。一個是增強體質、磨煉意志,一個是抒發人類感情、表達內心世界。二者都屬于人類文明世界的產物,從古就有著淵源。但無論選擇哪一種方式,都要進行縝密的分析、科學的聯系,合理看待二者的異同,才有利于人們的身心健康發展。在不久的未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二者的聯系會越來越密切,二者的融合將成為一種文化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杜紅燕.試論體育與舞蹈的關系[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2(5)
[2]王伶俐.體育院校藝術類表演專業藝術課程設置的研究[D].武漢:武漢體育學院,2008.
[3]張霞.民間健身舞引入高校體育課堂的可行性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6.
[4]游嘉穎.高等舞蹈教育的調查與研究[D].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
作者:馮華 單位:北京體育大學
- 上一篇:公共文化藝術品牌研究
- 下一篇:旅游文化商業塑造方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