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傳播與受眾參與式文化發展研究

時間:2022-03-26 04:50:27

導語:新媒體傳播與受眾參與式文化發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媒體傳播與受眾參與式文化發展研究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以及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和提升,信息時代的來臨推動了新媒體行業的繁榮興盛,新媒體傳播已經成為當前應用廣泛的傳播形式,并且已經形成了初具規模的文化體系。因此,本文針對新媒體傳播與受眾參與式文化展開分析,首先分析新媒體信息傳播的特點,其次闡述受眾參與式文化的優勢,最后分析在新媒體傳播中受眾參與式文化的發展,意在進一步衡量當前信息時代信息傳播的進程和要點,為相關行業的研究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新媒體傳播;受眾參與式文化;發展

我們可以將互聯網的誕生和應用看作是推動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互聯網涵蓋了信息時展的眾多特質,逐漸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信息的產生以及傳播渠道。新媒體更加注重信息生產者的多樣化,人民群眾也能參與到信息的生產傳播活動中,這便是受眾參與式文化誕生的基礎。但是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更新和前進,受眾在參與媒體信息傳播的過程中如何更好地衡量自身的價值和地位,新媒體如何正確地利用受眾參與式文化,達到文化信息傳播的多樣性,就是本文所要論述的中心。

一、新媒體的優勢

(一)引導傳播方式創新。就傳統的媒體傳播方式來講,信息的生產者以各個報社等專業機構為主,而信息在傳播的過程中是單向的,讀者只是被動地接收信息,無法將自身的信息及時快速地反饋給生產者。這種信息傳播方式具有一定的缺陷,隨著新媒體行業的興盛,大量的社交軟件以及多樣的傳播渠道逐漸開放,無論是普通群眾還是專業機構,都可以將自身獲取的信息及時傳播出去,并且能夠借助多樣的信息交流平臺進行互動討論,因此新媒體成為了傳播方式多樣化的引路人。(二)拓展信息傳播功能。從信息傳播的功能來講,不同的社交軟件和渠道均有針對性的方向,形成了多種多樣的形式以及傳播文化。例如微信和QQ這類互動軟件,主要提供日常生活聊天和親友互動以及辦公等功能,而微博、貼吧、論壇等信息傳播平臺則更加注重對區域內的社會信息以及國家大事的討論和互動,同時大量的直播軟件更加注重人們的視覺動態互動,可以為人們提供購物、休閑、娛樂等功能。[1]

二、受眾參與式文化的特點

(一)信息傳播民主化。從產生形式上來講,受眾參與式文化是人們自發形成的一種信息交流文化,是建立在各個信息傳播途徑和平臺的基礎上的形式,受眾參與式文化的主體類型較多,不僅包括專業的信息產出機構,也包含當前的基層大眾。從優勢上來講,受眾參與式文化的繁榮和發展推動了新媒體的創新,各個媒體機構以及信息企業更加注重利用受眾的參與感來完善自身的軟件平臺開發,推動了信息傳播民主化建設。(二)信息傳播的主觀性較強。與傳統的信息傳播方式對比,我們能夠發現受眾參與式文化的產出者發生了改變,由傳統的專業機構拓展為基層的群眾,群眾已經遠離了原始的被動接收信息的局面,成為了信息傳播過程的操控者,群眾擁有了生產信息和傳播信息的權力,也有了積極主動地自主獲取信息的權力。而反觀當前的各種專業信息傳播媒體,其主導地位逐漸被削弱,在基礎的提供信息的功能上又增加了為群眾提供信息參與途徑的功能。例如當前的各大視頻軟件,騰訊、優酷等,這類視頻軟件最原始的功能便是將已經成型的影視作品提供給觀眾觀看,但是發展至今,該類視頻軟件也增加了大量的受眾參與渠道,例如直播、新聞、論壇等,受眾不僅能夠在平臺上進行信息的傳播和互動,也可以將自身變為信息的生產者,自主選擇主題并拍攝視頻,上傳至平臺上供其他受眾觀看,而觀看、生產、傳播等各個途徑均是由受眾的主觀意愿來主導的。(三)信息利益性質增強。受眾參與式文化的興盛,是依托了大量的媒體社交軟件和平臺,人們可以將原始的廣播、報紙、面對面溝通等方式轉移到信息終端中。這種行為促進了我國交流互動渠道和途徑的多樣化。新媒體行業是結合了信息生產者和觀看者之間相互合作的關系來達成的交易互動,是建立在經濟效益的基礎上展開的互動形式,伴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升和科技技術的發展,人們為了獲取更高的經濟效益,也可以通過多樣化的信息傳播渠道進行創新,例如當前的主播打賞,便是交流互動方式多樣化之后的結果。

三、新媒體與受眾參與式文化的發展

傳播方式的改變,已經成為當前體現科技技術和社會經濟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原始的傳播方法具備一定的信息滯后性,互動性也較差。相關的學者曾經表示,媒介的創新和發展不僅與社會的文化理論有直接的關系,還與傳播技術有更強的聯系,傳播技術是核心、關鍵,是影響傳播方式的主要因素。而受眾參與式文化的誕生,便是建立在傳播技術發展更替的基礎上出現的新型文化體系,也可以說是文化理論經過不斷地研討和互動而形成的新型理論。而傳播技術的創新是在互聯網應用普及的基礎上形成的重要成果。互聯網的開發和應用可以說是影響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其不僅能夠將社會生產進行快捷化轉變,還能夠通過信息傳播途徑的開發,提升信息交流效率,并且能夠催生出一系列的相關行業。與傳統被動的信息傳播方式相比,新媒體行業具有更大的優勢,不僅能夠為信息的傳播互動提供多元的途徑和信息網絡,也能夠為社會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我們可以理解為,新媒體行業的出現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環節,也是造福人類社會的重要舉措。[2]而從受眾的角度來講,在拋卻了被動的信息接收模式之后,自主的信息掌控意識逐漸萌發,并且應用在當前的新媒體行業中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成果。人們能夠主動地掌控信息,這不僅是權力的拓展,也是民主地位的提升。我國當前新媒體行業中的絕大部分信息均來自群眾,這些信息的優劣和真假成為了考驗新媒體行業運行的重要依據,無形中成為了推動新媒體行業管理創新的因素。另外,人們更多地投身到互動型信息傳播領域,使得信息的交流渠道和交流領域逐步拓展,形成了新型的知識結構和體系,這不僅推動了社會的文化融合,也提高了全球文化多元發展的效率。發展至今,新媒體行業和受眾參與式文化已經成為相輔相成的兩個領域,能夠互相依托、促進、創新。我們可以將受眾參與式文化的出現理解成推動新媒體行業創新的變量因素,因為受眾參與式信息傳播具有不可控性質,受眾完全依靠自身的主觀意愿來開展文化信息的生產和傳播活動,而隨著當前信息網絡的多樣化和靈活性不斷增強,人們在多種類型的信息海洋中獲得了較大的滿足,這成為新媒體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必須考慮的因素,如何利用新的方式來增強受眾的參與感,使其樂于投身到信息交流中,從而獲得較大的經濟效益,是當前新媒體行業面臨的首要問題。

四、結語

新媒體行業伴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而逐漸興盛,由此衍生出的受眾參與式文化也成為了當前社會的主要信息傳播方式,不僅能夠對人們的生活產生影響,也對信息傳播領域的發展創新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二者相輔相成的發展過程中,相關的企業單位和基層群眾要認識到信息傳播的優劣性,積極做好協調工作,保證二者能夠平穩發展,同時基層大眾也要注重在生產傳播信息的過程中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正確的價值觀念弘揚正確的思想精神。只有打造穩定和諧的信息傳播環境,才能為我國當前的新媒體行業帶來良好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鐘秋雨,尹思淇,陳美彤.新媒體傳播與受眾參與式文化的發展[J].新聞研究導刊,2016(14):94.

[2]蔡騏,黃瑤瑛.新媒體傳播與受眾參與式文化的發展[J].新聞記者,2011(08):28-33.

作者:文思琦 單位:墨江哈尼族自治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