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海洋文化建設研究

時間:2022-02-06 09:18:11

導語:馬克思主義海洋文化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馬克思主義海洋文化建設研究

1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價值訴求

馬克思曾經說過,“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2],文化作為歷史地凝結成的穩定的生存方式,一直伴隨著人的生存和歷史的演進,一直影響著人類的實踐和人類的認識。正如指出,“一定的文化(當做觀念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給予偉大影響和作用于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盵3]實際上,一方面,經濟基礎起著決定作用,文化在整個社會結構和歷史發展過程中,受經濟基礎決定和制約;另一方面,文化又不是簡單的附屬現象,不可忽視文化的相對獨立性。因此,我們在關注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關系的豐富理解時,認識到文化既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的產物,又是人類實踐活動本身以及這種活動的方式及其成果的總和。關于人的實踐的理解,關于文化的理解,關于社會發展和歷史進步的理解,實際上都是在人的實踐基礎上有機統一起來的。這樣一種植根于人的實踐活動,以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為旨歸的文化理論,具有一種強烈的人道主義現實關懷。在文化進步問題上,馬克思恩格斯從人的“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的本質出發,把文化的進步和發展看成是人的自由本質的不斷實現?!懊總€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4]在馬克思恩格斯的社會歷史理論中,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構成了文化進步的尺度和核心,同時也是人類社會發展和歷史進步的核心價值訴求。而隨著人類自覺的活動對盲目的經濟必然性的控制,隨著人類知識積累和文化自覺的提升,先進文化對于人類社會發展的引領作用會越來越強。總之,文化和經濟的關系,不僅體現在文化對經濟有反作用力,而且文化對經濟社會和歷史進程有著重要影響和推動作用,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類精神生活不斷豐富,文化的引領作用不斷得到增強和凸顯。

2海南海洋文化的現實啟示

我國在國家地理上屬于海洋大國,從古至今人們的生產生活都與海洋息息相關,海洋文化內涵豐富,影響深遠。中國古代社會的海洋文化主要是以宗教信仰、神話傳說、社會民俗、文學藝術為主,同時也有大量的海洋外交和海洋貿易,如鄭和下西洋和海上絲綢之路等。海洋文化本身有一個產生形成和演變發展的歷史過程,在不同時期有著各具特征的核心內容,每個時期的海洋文化都會打上歷史烙印。在海洋開發大背景下,不同國家民族、區域之間的海洋文化也在相互交流、相互借鑒,這樣就為本地區的海洋文化的發展繁榮尋找新的起點和突破口,促進海洋文化的共同發展。海洋時代這樣的大背景給海南海洋文化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遇,海南島作為“國際旅游島”的開辟和建設,已經上升成為國家戰略,就奠基于這樣的宏大社會背景。海南島有著豐富的海洋文化資源,它既融會著世界海洋文化和中國海洋文化的共同氣質,也展現著特定區域的文化氣象。海南海洋文化內涵主要是人們在海洋生產和生活方式之中形成,緣于海洋獨特的地理環境而生成的帶有區域特征的文化,具有熱帶海洋與熱帶海島型的特色文化形態。海南海洋文化,就是中國文化融匯海南海洋有關的文化,即人們認識、把握、開發和利用海南海洋,在歷史與現實的開發、利用海南海洋的社會實踐過程中,形成的涉海性物質成果、制度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綜合。[5]海南海洋文化蘊含著冒險開拓、兼容并蓄和求變創新精神,這也正契合了海洋精神是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最值得繼承和弘揚的精神。另外,“國際”的宏觀概念也給海洋精神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要在此前的基礎上,用世界的眼光審視海南的發展,同時海南的發展要注重和世界相連,才能形成合力,最終實現和諧發展、互助共贏的良好開局,這樣即是“團結互助”的精神。海南迫切需要發揮區位優勢,在現有條件和基礎上,挖掘和豐富海南海洋文化的內涵和表現形式,實現海南海洋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使之作用于當代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成為推動海洋經濟發展的先進生產力。由于海南海洋資源豐富,分布廣泛,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因此,整合海南海洋旅游文化產品,形成獨具特色的海洋旅游文化,科學開發海南海洋資源,實現海南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致力于將海南打造成“一帶一路”海洋發展合作示范區,在當前國際國內形勢下,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3海南海洋文化發展建設的現實路徑

21世紀,隨著國家海洋戰略目標的確立,海南作為一個海洋大省,強省必先強海,隨著人們逐漸重視培養海洋資源意識,海南海洋文化的發展建設也顯得尤其重要,海洋文化在建設海洋強省中具有關鍵性的支撐作用。但就目前現狀而言,海洋文化的發展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對于海南海洋文化的研究不足,缺乏深入、系統和全面的挖掘海南海洋文化,海洋文化尚未成為推動海南海洋強省建設的內生力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對海洋文化意識理念的培養重視程度不夠、海洋文化產業化發展尚未形成、創新發展不足以及尚未形成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現代海南海洋文化。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建設海南海洋文化,充分發揮文化引領作用,使海洋文化成為推動海南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實現海洋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呢?3.1加強海洋文化意識理念的培養,轉化為巨大的精神力量。在海南人們的社會生活中,無論是生產、生活,還是經濟、旅游、文學等,處處浸染了海南海洋的氣息。因此,海南的社會因“?!倍?,海南的文化因“海”而生。海南海洋文化真正扎根于海南文化中,需要加強海洋文化意識理念的培養,主要從政府和國民個體兩方面入手,政府作為政策制定者和指引者,應當注重在海洋文化意識方面做好支持導向,努力打造海洋文化科技產品,進行海洋科普知識宣傳教育,提高全民的海洋意識,并將海洋文化建設納入社會發展整體戰略中。國民個體作為海洋文化意識理念的具體實施者,需要將其內化到自己的思想和能力中去,轉化為巨大的精神力量,作用于實踐活動的展開過程,自覺踐行海洋精神,使人類與海洋形成良性互動,并在實踐中表現、實現、檢驗和發展自身。3.2加強海南海洋文化產業的設施建設,推動海南海洋文化產業化發展。海南已經從昔日的邊陲小島發展成為聞名中外的旅游度假天堂,進入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階段,也迎來了文化發展的時代。文化不僅給人們帶來精神上的享受和愉悅,而且為社會發展進步創造巨大的物質財富,它就是文化產業化帶來的結果。因此,推動海南文化產業化發展成為一種趨勢和歷史必然,我們需要通過完善文化設施建設,建立自由公正的市場競爭機制,為海南海洋文化建設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在文化設施建設上,一是重點在各市縣海濱區域,建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建筑,借此宣傳和展示海洋文化特色,逐步形成與城市發展相適應的、布局合理的、覆蓋面廣的海洋文化設施體系。二是在海南推進城市“雙修”“雙城”的基礎上,加強海南海洋文化內涵建設。例如結合軍坡節等重大節日,推出以海洋文化為主題的節慶活動,舉辦有海南特色的海洋民俗風情展,開發建設富有濃郁海洋氣息的民俗示范村,通過陳列、展覽、節慶、“漁家樂”等方式展示海洋民俗的獨特魅力,從而更好地傳承和弘揚海南海洋文化。三是在以旅游經濟為主導的城市發展建設中,融入海洋文化內涵的旅游文化設施建設。海南的旅游文化已經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其海洋文化旅游設施建設仍有很大的空間。例如,三亞這個美麗的海濱城市擁有著豐富的海洋雕塑藝術資源、海洋佛教文化的著名景點南山寺和熱帶海島等自然風景區,每年吸引著海內外游客蜂擁而至。1999年12月,三亞市開始興建一座高為108米的海上觀音像,這是中國最高的海上觀音像,于2001年全部建成。目前,三亞借助有利的海上資源,開發了浮潛、垂釣、海上休閑體育運動等旅游項目,我們應該在此基礎上著力建設一批具有海島特征、海洋文化特色的旅游項目和設施,挖掘和豐富三亞旅游的海洋文化內涵,提升城市品牌內涵建設。3.3樹立創新發展理念,實現人海和諧相處,推進海洋文化建設。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海南海洋文化要始終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在大力發展海洋科技的同時,大膽革新,吸收和借鑒國內外先進的技術手段和創新理念,努力提高海南海洋文化創新的科技含量,實現人類與海洋和諧相處,做好海洋環境保護工作。老子認為: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叭朔ǖ?、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類起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發展于自然,人與自然的和諧是人類發展的本質要求,人與海洋的和諧也是海洋發展的價值取向。人類在開發和利用海洋來了巨大的財富的同時,也造成了巨大的災難。因此,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實現天道與人道合一,即形成人類與海洋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實現海洋事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在海洋資源開發中堅持科學、合理、適度和因地制宜的原則,肩負起防治海洋環境污染和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任務,加快推進海洋環境文化建設,構建獨具特色的現代海南海洋文化。

總之,海南要想從海洋大省向海洋強省轉變,必須使海洋文化得到長足的發展和創新,進而開發海洋、發展海洋事業。尤其在國家“海洋強國戰略”和“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基于中國海洋文化整體的宏觀視野,立足海南的發展實際,建設和發展富有海南特色和符合當代海洋發展需要的海洋文化,發揮文化軟實力的作用,從而為海南海洋強省建設提供智力支持,促進海洋文化資源轉化為經濟發展與海洋強省建設的現實動力,助推海南“十三五”良好開局,譜寫美麗中國海南新篇章。

參考文獻

[1]: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推動海洋強國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EB/OL].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731/c1024-22399478.html.

[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0.

[3]選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

[4]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

[5]陳智勇.海南海洋文化[M].???南方出版社/海南出版社,2008:3.

作者:梅娟 單位:海南熱帶海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