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

時間:2022-04-12 11:00:40

導語:高職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

摘要:目前我國正處于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為了更好地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和諧社會建設的速度,對社會發展的人文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職院校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一直對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將針對當代高職院校中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現狀展開討論,進而對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弘揚傳統文化教育元素進行思考

關鍵詞:高職;語文教學;傳統文化

1傳統文化教育的內涵

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在過去的五千里發生過許許多多動人的故事和感人的傳說,在傳統文化的流傳過程中,優秀的傳統文化總是去粗存精,去偽存精,留下來的都是寶貴的財富,一直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行為習慣以及道德觀念等社會心理。優秀的傳統文化教育,可以促進我國精神文明的發展與進步,為了能夠將我國的傳統文化更好地傳承下來并且發揚出去,就需要對我們國家的青少年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在教育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滲透傳統文化的精髓和內涵,以儒家思想為基礎,教育人們要遵守倫理綱常,胸懷祖國,追求人生的真理和理想,進而為祖國文明的發展和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當代高職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

2.1對傳統文化不了解

在高職院校的語文教育過程中,教師發現當代的很多學生對傳統文化本身并不是很了解,隨著現代化技術的發展,學生接觸的都是新鮮的事物,一些傳統文化像是京劇、戲劇對學生反而沒有什么吸引力,學生對這些傳統文化的由來并不了解,就像前一陣子轟動一時的“端午節”,明明是我們國家為了紀念屈原而流傳下來的節日,學生對于屈原投汨羅江的故事并不是很清楚,這也從側面反映了我國高職語文教育對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在語文課堂教育的過程中,只關注書本上那一點點知識,學生的課外閱讀量非常少,而且在閱讀、背誦中華古詩詞的時候,也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對于詩詞背后的創作故事和內涵并沒有深入追究,不能內化成為學生自己的思想內涵,把學習傳統文化當作是應付考試,自然也就不能發自內心地去認同傳統文化,說明當代高職院校的語文教育,在傳統文化教育方面并沒有起到很好地啟示作用,再加上社會上不良信息的影響,學生崇洋媚外的情緒特別嚴重,瘋狂追捧外國的奢侈品或是國外的藝術文化,認為本國的傳統文化非常粗俗,就像很多學生對東北“二人轉”、“扭秧歌”的傳統文化存在誤解,覺得這些傳統文化登不上大雅之堂。

2.2學校對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視程度較低

事實上,我國很多的高職院校對于語文教育中的傳統文化教育并不是很重視,學校領導和語文教師在對語文學科進行教學規劃時,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應試教育上面,比較注重提高學生的應試水平成績,由于傳統文化教育的效果比較難以評估,導致對傳統文化教育課程非常敷衍,學生如果對傳統文化存在什么誤解和疑慮需要尋找答案時,語文教師并不能夠很好地對其進行解答,高職院校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力度不夠,往往也會影響到學生,造成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不重視,不愿意去深入學習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認為傳統文化枯燥無趣,無法打動學生的心靈,最終造成了我國傳統文化教育的失敗。

2.3對傳統文化的內涵存在理解偏差

現代電視劇、電影等影視文化作品常常將傳統文化的東西改變得面目全非,而高職學生正處于三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這些影視作品對學生的毒害非常嚴重,在沒有細致深入了解傳統文化的內涵時,就已先入為主地認為影視作品中所描述的故事是真的,像古代“封神榜傳奇”中,明明是宣揚紂王無道,西岐姜子牙等正義之人揭竿而起,除惡揚善的故事,卻在影視劇中被改編成妲己愛戀姜子牙,愛戀不得,進而禍國殃民的故事,與過去人們所了解的傳統文化故事存在著非常大的偏差,這種惡搞式的改編,是對傳統文化的不尊重,這使得高職語文在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時步履維艱,很難破除學生先入為主式的思想偏差,只能是慢慢地轉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觀點,由學校教育來負責正確的傳統文化教育,使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內涵有一個正確的理解,而不是繼續誤導學生。

3在高職語文教學中弘揚傳統文化教育的相關對策

3.1加強對學生的傳統文化教育

為了讓高職學生能夠更加了解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就需要在高職語文課堂教學中融入更多的傳統文化教育元素,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向學生滲透正確的傳統文化知識,讓學生知道什么是傳統文化,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都是怎么來的,比如說在高職語文的課堂中,加強對孔孟儒家文化的教育,可以每天為學生帶來一個小故事,在我國古代文明的歷史長河中,一直都流傳著許許多多動人的故事和傳說,在高職語文教育中,可以讓學生多看一些關于傳統文化教育的短片,使學生能夠了解更多的傳統文化故事,作為語文教師,還應該轉變傳統文化教育的思維,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比如說帶領學生走出校門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到一些民族小寨中去了解少數民族人民都是怎樣生活的,從直觀角度上加深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并且能夠被少數民族的文化藝術所吸引,也就是說,有些傳統文化教育是需要一定的環境背景熏陶的,假如學生對朝鮮族的民族舞蹈感興趣的話,可以到朝鮮族聚集區進行參觀考察,能夠進一步加深對朝鮮族民族舞蹈、朝鮮族服飾,甚至是對朝鮮族的飲食文化會有更多的了解。

3.2提高學校對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視程度

高職院校語文課堂在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從源頭上提高對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視程度,應該把傳統文化教育的思想融入到每節語文課的教學當中,或者是單獨設立一門關于傳統文化教育的課程,并進一步在語文教育中結合傳統文化教育進行教學,為此,高職院校可以在語文教研組當中,重新設立一個專門的傳統文化教學小組,小組中的成員平時的工作就是設計一些傳統文化教育的活動方案,準備一系列優秀的傳統文化故事,繼而開展有趣的傳統文化教育活動,讓傳統文化可以在高職語文教育的課堂上大放異彩。當然了,在高職語文課堂中弘揚傳統文化的思想對于語文教師自身的文化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讓學生重視傳統文化,首先作為教師自身就要重視傳統文化,才能夠將傳統文化滲透到日常的教學當中,比如說高職語文課堂在鑒賞杜甫的詩詞《春望》的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從字面意思進行理解,更重要的要探索杜甫在作這首詩時的歷史背景,是什么樣的情景讓杜甫發出了“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感慨,從杜甫詩詞入手,讓學生可以感受到杜甫的愛國感情,同時在這段傳統文化歷史的學習過程中,也更能夠學會珍惜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

3.3引導學生學會正確理解傳統文化教育的內涵

由于各種電視劇及影視作品的影響,高職語文教育在傳統文化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改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誤解,教導學生學會正確認識并理解傳統文化教育的內涵,教師應當相應地拓寬學生的求知渠道,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教育引導,讓他們盡可能地回避那些錯誤的、惡俗的文化,遠離那些嚴重誤導學生的亂七八糟的小說和影視作品。還要教導學生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對待那些糟粕的傳統文化必須摒棄,像是部分落后地區的“重男輕女”思想,就絕對應該被扼殺在萌芽之中,再有像是給死掉的人尋找“冥婚”配偶,買賣尸體的封建迷信文化一定要扼除,通過高職語文教育的方式,要讓學生從內心深處反對錯誤的傳統文化,選擇正確的學習方式開展科學的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特別是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設計正確的榜樣教育,像是在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時,可以使用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故事進行傳統文化教育,“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要讓每一位學生都樹立起這樣的愛國主義情操。

綜上所述,將我國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到高職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是我們國家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大勢所趨,高職院校必須要提高對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視程度,并且能夠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學會正確理解傳統文化的內涵,讓學生都能在傳統文化的學習過程中,開啟心靈,明辨篤行,將學生培養成為適應社會發展的可用人才。

作者:謝東華 單位: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雷瑜,劉兆君.論高職高專大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現代化,2016(31).

[2]鄺雪英.《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欄目對大學語文教學的影響因素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6(32).

[3]鄒莉.大學語文的科學定位與教育功能研究[J].語文建設,2016(32).

[4]莫云.碎片化語境下的大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武警學院學報,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