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禮儀文化教育重要性研究
時間:2022-11-27 10:49:48
導語:小學生禮儀文化教育重要性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國尚禮則昌,家尚禮則家大,身尚禮則身正,心尚禮則心泰”,中華民族一直作為禮儀之邦而得以長久發展,將禮儀文化知識滲透到學生思想之中,從小學階段開始推動學生禮儀文化教育,則能夠讓我國禮儀文化得以傳承,能夠讓學生的禮儀知識得以豐足。探索小學生禮儀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及實現路徑也就顯得極為重要。
關鍵詞:小學生禮儀;禮儀文化教育;重要性
一、小學生禮儀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中國素來享有“禮儀之邦”美稱,文明禮儀是中華民族自古至今、流傳百世、生生不息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時代的洪流中從未消退,一直被后人傳承發揚。禮儀是文明的代名詞,彰顯著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文明底蘊。在當代社會中禮儀已經成為人們交流和聯系、溝通和了解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小學生開展禮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弘揚中國傳統美德中的優秀成果,通過禮儀文化的教育和傳承,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繼承和發展禮儀傳統美德,能夠讓學生禮儀習慣得以養成。其次,對小學生進行禮儀文化教育,遵循了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能夠促進學生得以全面健康成長,能夠讓學生的思想體系得以構建。再者,禮儀文化教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到學校教育之中,對于推動校園教育質量和水平來說發揮著重要的影響和作用。而且開展小學禮儀教育,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創新思想的迸發,更好地發展學校禮儀教育和學校德育理論。最后,從小學生開始進行禮儀教育,有利于提高整體小學生的禮儀教育的水平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并且對促進和諧社會主義體系構建有深遠影響。
二、小學生禮儀文化教育的困境
(一)學校禮儀教育
從理論看,學生對禮儀教育缺乏正確認識,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禮儀習慣。形式化其極為突出的問題。一般而言,學校往往通過文件進行精神傳達,學校的很多禮儀教育更多的是孤立的實踐活動,時間短、內容少、層次淺,難以取得良好效果。從實踐看,學生對禮儀教育缺乏必要體驗,很難深入進行禮儀探知。學校缺乏系統化、專業化的禮儀實踐平臺,專業禮儀教師也難以在實踐經驗方面予以很好傳達。學校的禮儀教育存在模式化、應試的問題。
(二)家庭禮儀教育
父母對于學生的禮儀文化教育也產生重要影響,不同文化層次的家長對于學生的禮儀文化要求也有所不同。文化層次較高的父母往往對孩子禮儀要求更加嚴格,重視對孩子的禮儀教育,學生的禮儀素養水平往往較高。文化層次較低的父母,由于知識水平和思維方式的限制,通常認為文化教育更為重要,對禮儀教育較為忽視。家庭居住環境也對學生的禮儀文化水平產生影響。比如,城市與農村,由于經濟發展水平和文化發展水平的不同,在禮儀文化教育的整體認識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城市地區經濟較發達,學生所學禮儀知識更加豐富;農村地區與城市相比,較為封閉落后,導致農村學生禮儀文化知識較為匱乏。
(三)社會禮儀教育
一方面,小學生禮儀教育體系還不夠完善。雖然國家已經出臺一些促進小學生禮儀教育水平提升的附件,但是其中實施細則和具體規定方面還需要不斷強化,禮儀教育體系并未完全確立。而且,我國當前教育仍然以應試教育為主,禮儀文化教育還沒有納入到義務教育課程之中,這對于學生的禮儀培養難免會產生阻礙影響。另一方面,小學生禮儀教育受社會負面影響嚴重。影視、報刊常出現一些不利學生身心健康的內容,并對其內容予以擴大宣傳,這都給學生造成禮儀教育的反面影響,嚴重阻礙了學生的禮儀教育開展,也難以讓學生樹立正確禮儀文化思想觀。
三、小學生禮儀教育有效開展的路徑
(一)發揮學校應有功能
1.明確禮儀功能定位
禮儀屬于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禮儀教育的本質是道德教育,是塑造小學生素養的心靈工程。因此,教師在進行禮儀教育開展時候,要對其功能和定位予以明確,將其放置于學生綜合素養提升的戰略高度。一方面將其宏觀所具有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功能予以強化滲透,另一方面也要引起學生的禮儀文化教育人事,讓禮儀文化教育逐漸滲透到學生的生活之中,輔助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
2.加快課程改進建設
加快小學生禮儀教育課程的改進和建設是促進小學生禮儀教育的重要路徑。學校應當編寫專門的禮儀教育教材,開設專門的禮儀教育課程。目前小學在禮儀教育方面的主要教材為《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但這兩本書還不能滿足小學生禮儀素養的培養要求。相關教育機構可以通過新型教育教材的編寫,比如《古代禮儀》《禮儀與生活的各個方面》等讓禮儀文化以更加趣味性的形式展現,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材的編寫也需要貼近生活,增加更多寓教于樂的內容讓學生參與其中,比如情景模擬、角色扮演“孔融讓梨”等,也能夠提升學生禮儀文化學習的積極性。
3.提高教師禮儀水平
小學生禮儀教育過程中,教師也要加強自身的禮儀修養和道德素養,做好榜樣的樹立。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正確的利益學習,對于學生優異的禮儀表現也要給予鼓勵和表揚,需要尊重學生,愛護學生,“禮”待學生,促進學校的禮儀教育的更好傳承。
(二)創建學習家庭氛圍
1.形成良好家庭氛圍
家庭對小學生的禮儀教育作用至關重要。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父母長輩的言談舉止和細節動作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對禮儀的認知。因此,對小學生的禮儀教育培養工作,需要從家庭開始。父母可以以我國古代優秀的家訓家規為基礎,建造適合自己家庭的禮儀文化,引導學生禮儀文化認知。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讓孩子學習閱讀《家規》《家訓》《家禮》等經典典籍,構建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圍。
2.生活堅持以身作則
父母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其更加應該在實際生活中堅持以身作則,充分發揮示范作用,為學生的禮儀文化知識滲透做好引導。比如,家長在遇到比自己年長的長輩時要做到禮貌問好,并引導學生學習效仿。父母也需要加強自身修養,規范自己的一言一行,處處為學生設立好的學習榜樣。
3.培養學生自主意識
禮儀教育的直接目的一方面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另一方面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這就需要讓學生的自主意識得以強化,真正讓禮儀意識滲透學生思想之中。學校一方面要注重對家長進行正確禮儀知識的灌輸,另一方面也要讓家長在生活中做好學生自主意識的激發。并可以通過趣味家庭禮儀比賽等活動促使孩子參與其中,讓學生一步步養成良好禮儀習慣。
(三)社會融合共同進步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禮儀教育中居于基礎性作用,社會禮儀教育則發揮著深層次的提升作用。家庭、學校、社會應當共同聯手,各司其職,形成系統的小學生禮儀教育體系。一反面,禮儀文化教育的開展要與網絡相銜接,引導學生文明上網,并為學生自主學習禮儀文化創造良好的條件。另一方面,還要通過行之有效的宣傳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禮儀文化學習重要性,并讓學生成為重要的禮儀文化宣傳員,促使學生通過自身力量實現禮儀文化的更好傳播。院校、家庭還要與社會力量相結合,努力開發寓教于樂的禮儀文化學習軟件和活動,滿足學生禮儀文化知識的需求,通過三維體系的構建促使學生禮儀文化知識的不斷夯實與學習。
四、結語
總之,小學生禮儀教育尤為重要,其不僅是推動學生得以全面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也是我國做為禮儀之邦得以可靠發展的重要精神文明驅動力。教師更加需要重視小學生禮儀文化教育,讓學生感受我國禮儀文化力量,讓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禮儀習慣,為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夯實基礎,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構建良好氛圍。
參考文獻
[1]芹.讓文明禮儀之花遍菁園——探析小學生文明禮儀的培養[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8,(03):119-120.
[2]朱海燕,徐蔚.論中小學生文明禮儀素養現狀及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7,(20):406.
[3]李悅芬.文明禮儀之花遍菁園——以“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的實踐與研究”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7,18(02):8-10.
[4]白天帥.淺議通過感恩教育培養小學生文明禮儀素養的有效策略[J].學周刊,2017,(04):95-96.
作者:謝素靜 單位:溫州市城南小學
- 上一篇:網絡經濟對傳統企業管理的影響
- 下一篇:網絡經濟財務管理工作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