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育中茶文化的融合分析
時間:2022-11-24 03:22:47
導語:體育教育中茶文化的融合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素質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十分注重對學生的人文教育。體育教育作為兼具人文性與綜合性的課程,在其中融入茶文化,有利于創設濃厚的茶文化,并凸顯體育教育的人文情懷,在體育教育的同時,實現傳統文化精神的傳承與發揚,對當代大學生形成良好的感染和熏陶。因此,本文立足于體育教育中茶文化的融合意義與問題,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融合路徑。
關鍵詞:體育教育;茶文化;融合
中國是茶文化的起源地,從神農嘗百草時期,茶葉則成為一種解毒藥物,后來以飲品的形式被大眾所熟知,并憑借其特別的口感和醇厚的茶香深受喜愛。伴隨我國制茶工藝的不斷完善,以及形成的飲茶習慣,逐漸形成了一種文化現象,特別是在茶經出現后,茶文化正式形成,之后在茶文化的不斷發展過程中,其表現形式也更加豐富多樣。現如今茶文化在我國教育領域的應用愈加廣泛,并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效。
1體育教育中茶文化的融合意義
一方面,體育教育中茶文化的融合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良好途徑,伴隨近年來時代的發展與社會進步,國家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視度不斷增加,且著力倡導傳統文化的當代弘揚和傳播。高校體育教育則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的有效載體,將茶文化融入體育教育中,能夠在不斷增強大學生體魄,培養其良好的體育運動能力同時,受到茶文化的積極影響,形成良好的人文修養,感受茶文化的內涵和魅力,不斷進行自我完善。由此可見,將茶文化融入現代體育教育具有必要性。另一方面,體育教育中茶文化的融合,是推動當代高校體育教學發展的有效手段,伴隨高校素質教育改革的貫徹實施,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但是體育教學在高校中的地位仍然沒有得到顯著提升,這無論是對于體育事業發展亦或是人才培養均十分不利。所以在體育教育的同時,將茶文化融合其中,對當前的體育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創新,引進先進的體育教學理念,助推高校體育教育事業的當展。除此之外,有助于培育當代大學生良好的文化修養和素質,伴隨當前社會工作崗位對畢業生提出的高要求,文化修養和素質成為現代大學生就業的必備素質,是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體育教育的過程中,通過融合茶文化實現學生文化修養的培育,為高校學生的全面成長成才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體育教育中茶文化的融合存在的問題
2.1缺少相結合的課程。當前體育教育中,茶文化的融合過于淺顯,并未形成相應的課程體系,整體教學的過程中,課程教學內容十分枯燥無趣,且對于茶文化精神和內涵的挖掘有所不足,并未充分探尋體育教育與茶文化之間的融合點,缺少行之有效的融合方式,無法依托茶文化進一步豐富高校體育課程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學生無法再接受體育教育的同時,感悟茶文化的內涵和魅力。換言之,茶文化在體育教育中的融入,并未凸顯其應有的價值和作用,學生對于學習和了解茶文化和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仍然相對較低。另外高校在開展體育教育的過程中,十分注重培育學生體育運動能力,為學生提供了十分豐富的體育技術訓練項目,但卻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培養學生良好的文化素養與文化品質,茶文化在體育教育中的融合,缺少連貫性以及全面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對茶文化精神的發揮,和文化育人效果的體現產生消極影響。2.2設施設備不夠完善。完善的基礎設施和設備是體育教育中茶文化融合的基礎和前提,但是針對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的發展情況來看,茶文化融合的過程中尚未引進完善的設備和設施。高校對于體育教育中茶文化的融合并未予以高度重視,且對實際教學需求了解不足不足,且在茶文化的體育教學實施過程中,缺少專用的場地和教室,學生僅僅能夠在體育理論知識教學的過程中,對茶文化有些許淺顯的了解。茶藝表演所需要用到的茶壺、茶臺,是茶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由于缺少這些基礎設施,導致無法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順利開展相關的茶藝活動,然而這些直觀性的茶藝表演對于學生產生的積極影響十分重要。2.3缺少豐富實踐活動。實踐是體育教育的重要構成部分,是體育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體育技能的重要環節,需要學校方面予以高度重視,并且在茶文化融合的過程中組織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但是當前高校體育教育中茶文化融合,主要依托理論課堂教學,為學生滲透一些茶文化相關知識。然而這種單一化的理論教學模式,讓茶文化的有機融入和滲透成為枯燥的灌輸,學生很難真正接受和理解茶文化的精髓和內涵,茶文化在體育教育中的融合,失去了應有的意義。
3體育教育中茶文化的融合的可行性路徑
3.1打造體育與茶文化融合課程。首先,在人文精神理念的指導下,高校在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必須順應素質教育改革要求,逐步打造體育與茶文化融合的課程體系,并對體育課程的基本框架進一步優化,形成清晰明確的體育教學與茶文化相融合的教學目標,根據教學目標對高校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式方法改革創新,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切實推動高校體育與茶文化融合的課程教學順利開展。其次,在體育與茶文化相融合的課程體系建設的過程中,必須與學生基礎的體育運動技能和對茶文化的了解和認知相結合,才能進一步提高課程體系建設的有效性。課程建設實踐要求,不僅要將體育理論知識充分融合茶文化,同時要在足球、籃球以及健身操等運動中將茶文化精神內涵融入其中,凸顯傳統茶文化深厚底蘊和內在精髓,激發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再次,在課程開發的過程中,需要充分借助網絡媒介的優勢,對體育與茶文化課程體系進行改進和優化。例如,高校可以針對體育與茶文化的融合打造網絡課程,在實施網絡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手段的優勢,深入挖掘傳統茶文化的內在精髓,這樣能夠進一步提升體育理論知識與茶文化之間的融合性,避免茶文化與體育教學的融合過于僵硬,以更加生動的方式進行茶文化的講解,增強學生對茶文化的理解和學習興趣。最后都好體育你茶文化融合的課程教學過程中,可以挖掘茶文化與實際生活相關的案例,融入高校體育課堂教學中,進一步增強學生對茶文化的價值理念認知,有效培育學生體育精神。3.2健全體育與茶文化融合設施。體育教學與茶文化融合的過程中,應進一步完善相關的硬件設施,為學生開展專業體育訓練和學習茶文化提供堅實基礎。第一,針對茶文化融入體育教學,高校應加大硬件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可以通過開設茶藝館和室內體育館等方式,滿足體育教學與茶文化有機融合的場地需求,同時也更加有利于培養高校學生文化素養和體育精神。第二,在相關設施建設的過程中,學校方面可以開設茶文化體育教學專用教室,該教室僅用于展開茶文化教育、茶藝表演等活動,對高校學生的文化素養進行有效培育。同時在該專用教室建設過程中,學校還應投入一定經費,用于采購飲茶所需要的器具,包括茶臺、茶具以及茶壺,讓學生在學習體育知識的同時,有機會近距離接觸茶文化,感受其生動性和文化魅力。第三,加強網絡教學平臺的建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優勢,打造基于茶文化的網絡體育教學平臺,不斷加強軟硬件設施建設,定期通過網絡平臺組織查文化體育教學,在網絡平臺中,學生不僅可以開展小組合作,同時可以共同交流探討分享彼此對茶文化的認知和理解,進而培育學生的團隊意識與集體精神,使其在茶文化的感染下,實現自身內在的不斷升華。除此之外還要加強多媒體教室建設,在無法進行實際的茶藝表演時,則可以通過多媒體視頻的形式為學生呈現,讓學生在生動多樣的視頻教學中,感悟傳統茶文化與體育精神的內在契合點,強化當代大學生的道德品質精神,并提高體育教學與茶文化融合的有效性。3.3開展多樣化茶文化體育活動。實踐是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構成部分,在體育教學與產文化融合發展的過程中,同樣需要組織豐富多樣的時間教學活動,以此來實現體育精神與文化素養的踐行。首先,學校方面可以組織第二課堂,在第二課堂開展品茶文化以及茶藝思想的實踐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儲備更多茶文化的知識,讓其在多樣化,在體育實踐活動中,提高自身對茶文化的理解。其次,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較大,對于體育學習的需求也有所不同,所以高校體育教學與茶文化融合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展開因材施教。實踐活動的舉辦同樣如此,可以組織茶歌茶故事表演大賽、茶葉知識競賽、茶文化知識演講比賽,讓廣大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和喜好自主選擇,不僅增強了學生學習茶文化和參與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同時也在校園內營造了濃厚的茶文化氛圍,有利于學生受到茶文化的長期潛移默化的影響。最后,高校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組織茶文化體育社團,該社團成員可以定期在校內組織查文化體育活動,并引導其他學生參與其中,借助茶文化與體育教學的融合,培育學生良好的文化品質和精神。
綜上所述,中國傳統茶文化經歷幾千年的發展,沉積了豐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蘊,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推動茶文化的當代傳承和發展意義深遠。高校作為社會主義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在體育教育中融合茶文化,是實現傳統茶文化當代傳承和發揚的有效途徑,同時也能夠培養當代大學生良好的文化修養和健全人格。具體可以通過,打造體育教育與茶文化融合的課程體系,并不斷健全體育教育與傳統文化融合的基礎設施,開展豐富多樣的茶文化體育活動,切實提升高校體育教育質量,以及兩者的融合發展效果。
參考文獻
[1]韓月清.高校體育教學中傳承傳統茶文化的策略分析[J].福建茶葉,2018(3):226-227.
[2]朱劭鼎.普通高校體育健康教育和茶文化的融合路徑研究[J].智庫時代,2019(7):165-165.
[3]張倩,常文浩.分析高校體育健康教育中茶文化理念的滲透研究[J].福建茶葉,2019,41(2):99-100.
[4]單慶兵.我國高校體育教學導入茶文化教育的理性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8):127-128.
[5]肖婷.高校體育教育與茶文化融合路徑分析[J].福建茶葉,2019,41(4):108-109.
作者:回波 張鐸 謝亞萍 單位:1.上海市上海中學體育組 2.西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 上一篇:思政教育下高校廉政文化建設探究
- 下一篇:大學語文教育引入茶文化教學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