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教育在高中英語教學的運用

時間:2022-04-13 03:14:08

導語:傳統文化教育在高中英語教學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傳統文化教育在高中英語教學的運用

摘要:在全球化大環境下,文化作為衡量綜合國力必要條件,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落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對于引導青少年牢固樹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意義。利用課堂教學與課外拓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探索高效的英語教學新方法,不僅可以優化英語學習模式,還能促成良好的道德、行為,培養高中生愛國意識,增強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關鍵詞:傳統文化教育;高中英語教學;方法

1高中英語教學滲透傳統文化教育的意義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立德樹人的底氣和底蘊。高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考查在“書面表達”中表現得最為突出,例如:2018年全國1卷要求考生寫一封郵件告知在中國家庭做客的基本習俗,2018年北京卷設置了帶領外國友人體驗中國茶文化的情境等。隨著《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征求意見稿)》的,今后的考試將會進一步突出考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這個方向的話題。著重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一方面促使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實現學科價值育人,倡導學生自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準則。

2高中英語教學滲透傳統文化教育的總體設計

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持續運用方法和策略,循序漸進地滲透傳統文化元素,強調課堂教學過程和課后活動中用英語表達傳統文化的有機融合,達成課內外的協調,培養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平等文化交流的人生觀,促進和諧的跨文化交流,提高英語語言自主學習能力。

3高中英語教學滲透傳統文化教育的實施策略

3.1課堂架構中國傳統文化教育體系。教師可依托網絡資源,匯集中國傳統節日、美食小吃、名勝景點、中華國粹、藝術表演、成語故事、傳世文學、社交禮儀等熱門話題,以“讀一讀”和“練一練”相結合的形式來呈現。“讀一讀”采用英漢對照的經典句子來闡述話題精髓,幫助學生提升英語學科素養;“練一練”采用高考題型“語法填空”和“書面表達”的形式來設計,按照高考實戰的要求來強化學生的語用能力,鍛煉提升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實例如下:第1練火鍋1)讀一讀(1)HotpotreferstoseveralEastAsianvarietiesofstew,con⁃sistingofasimmeringmetalpotofstockatthecenterofthediningtable.Whilethehotpotiskeptsimmering,ingredientsareplacedintothepotandarecookedatthetable.火鍋是指東亞國家各種各樣的煮美食,桌子中央放一個盛著高湯的金屬燉鍋,在鍋中湯水處于沸騰狀態時,將食材放入鍋中煮著吃。(2)Chinesehotpotoriginatedinthenorthwherethemainin⁃gredientwasbeef,muttonorhorse.ItthenspreadtosouthernChi⁃naduringtheTangDynastyanddevelopedwithdifferentingredi⁃entssuchasseafood.中國火鍋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他們的主要食材通常是牛肉、羊肉或馬肉。后來,在唐朝時期傳到南方地區,并發展演變出不同食材的火鍋,比如海鮮火鍋。2)練一練(填入括號內單詞的正確形式)Thesurvey,__1__(publish)byconsultingfirmthisweek,foundhathotpotisChinesefavoritemeal.Atotalof2,600peoplethefirmsurveyedin21Chinese___2__(city)inFebruaryalsoplaceddomestichotpotchainHaidilao3___thetopofthelistofthecountry's10favoriterestaurants.Hotpotwas___4__(original)eatentoavoidthewintercold,buthasbecomeafavoriteyear-roundfoodinChina.Famoushotpotchainsoftenhavelonglinesofpeoplewaitinghourstoget_5__table,evenonhotsummerdays...3)書面表達假如你是李華,下周是你的美國筆友Tom的生日,你給他寄了一盒中國綠茶作為禮物,請你給他寫一封信,要點如下:(1)向他表達生日祝福;(2)介紹中國的茶文化(擁有近五千年歷史,茶的種類繁多,飲茶的益處等)。3.2課外拓展浸潤中國傳統文化。教師利用校內外的學習資源,開發精品課程,以強大的網絡科技為依托,以報紙雜志、音像廣播、電視網絡為手段,給學生提供令人耳目一新,又不乏時代氣息的時效性資源,營造和諧的文化氛圍,激發高中生探究傳統文化的動力,調動高中生傳播傳統文化的主動性,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自覺把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和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意識融為一體,拓寬中國傳統文化渠道。高中生的鑒別能力不容小覷,所以在閱讀中,可以有意識地引導高中生輸入傳統文化有關知識,如閱讀21stcentury,Chi⁃naDaily等報紙,收看“東方視角”相關CCTV—news節目,瀏覽可可英語網站“美麗中國”相關文章、21世紀報POETS'COR⁃NER詩詞天地等。學生在輸入的同時,不僅可以獲得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英語知識,而且進一步地了解中國的當今形勢與國際發展趨勢,同時增強民族自豪感。除此以外,中國的名勝古跡數不勝數,人類建筑奇跡萬里長城,秦始皇兵馬俑,古建筑保存最完整的故宮,山水甲天下的桂林,精致優雅的蘇州園林,煙霧縹緲似仙境的黃山,還有許多令人流連忘返的名勝古跡。華夏文明上下五千年,民族傳統文化世代傳承,儒家文化影響深遠,中原文化孕育中華文明,楚湘文化充滿田園鄉情,燕趙文化盡出豪杰俠士,還有輻射海內外的漢唐文化,絢麗文化多姿多彩。中華傳統美食各具特色,有魯菜、徽菜、粵菜、川菜等八大菜系,有滿漢全席、佛跳墻、老北京酸梅湯等宮廷御膳,也有天津“狗不理”、陜西面皮、西藏的酥油茶、四川擔擔面、重慶火鍋等地方菜。北京胡同、上海里弄、貨郎艄公、泥人張彩塑等傳統建筑、傳統行業和傳統工藝,成為往日追憶。氣勢磅礴的書法,精美優雅的國畫,技藝超群的中國武術,博大精深的中醫,這些經典令老外們躍躍欲試。春節逛廟會,端午賽龍舟,中秋吃月餅賞月,重陽節登高望遠,這些傳統習俗也讓老外饒有興趣。旗袍、龍圖騰、十二生肖、中國結,這些中國元素,至臻至美,無以言表;編鐘、清明上河圖、熊貓、金絲猴,這些瑰麗國寶,曠世之物,舉世無雙。這些無疑都是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文化軟實力的集中體現。英語教師加強相關教育,如將以上主題分為“中國烙印、遠去記憶、自然景觀、歷史古跡、經典國粹、中華美食、民俗與節日、風土人情、瑰麗國寶”等,必將對于引導高中生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理想信念,具有不可估量的推動力。3.3社會實踐活動中國傳統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增強文化自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戰略資源。把中國傳統文化學習與高中英語教學的融合不能僅僅桎梏于課堂上,而要拓展到日常生活中,轉化為一種文化自覺的行動。如組織高中生班會召開“佳節寄情,浸潤心靈”的系列活動,增加高中生對傳統文化的歸屬感;邀請學者為高中生開展講座,提升學生對傳統文化認識的高度;積極參與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主題的大賽,比如由中國日報社•21世紀英文報創辦的“致經典”雙語誦讀;校內校際舉辦用中、英文朗誦中華古典詩詞等系列活動,演繹傳遞中華傳統文化的情境,傳統文化知識挑戰等內容,為廣大青少年搭建起用英語講述中國故事、傳遞中國傳統文化的舞臺;帶領學生走出校園,參觀文化古跡,并編寫英文介紹詞,向外國友人介紹,從而提升廣大青少年跨文化溝通能力等。通過以上活動,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頓悟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樹立中國傳統文化的意識,自覺承擔起“中國夢”使命,傳遞中國傳統文化。以“中國風•用英語介紹中國常用句”主題為例。每個主題分為“簡單詞SoEasy”和“高頻詞SoUseful”,每部分有6個核心詞,每個核心詞都下設有“Word大爆炸”,以發散思維拓展相關詞匯。每個話題分為:介紹中國黃金句(新手級),介紹中國鉑金句(達人級),介紹中國鉆石句(專家級),從一學就會的簡單句型,容易掌握的中長句,到相對較難的專家級句子,為介紹中國文化的句子儲備。教師還可根據班級情況細分為“必用三句”“通曉古今”“模擬對話”等。

4結束語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能促使高中生加深中西文化之間互相尊重和理解,為搶占文化領域的制高點占得先機。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就是增強文化軟實力的必經之路,教師要守護好高中英語教學高地,為實現中國夢而不懈努力,引導高中生用英語學習和表達璀璨的傳統文化,達成英語教學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整合,培養面向世界傳播中華文明的引路人。

參考文獻:

[1]周曉鷹.中學英語教學與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整合研究[J].中國教育觀察,2013(11):5-6.

[2]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N].人民日報,2013-11-15(1).

[3]陳琳,等.英語教學研究與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胡春洞.英語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魯子問.中學英語教育學[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5.

作者:袁泉 單位:重慶市鳳鳴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