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校園文化論文

時間:2022-11-26 11:33:52

導語:高職院校校園文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院校校園文化論文

1石化高職院校校園文化與石化企業文化對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必要性

1.1.1有利于形成學校職業教育的石化特色

高職教育目前已經把教育品牌、培養企業需要的技術技能型人才作為發展方向,與其相適應的是必須要有自身獨特的校園文化引領學??茖W發展。高職院校的辦學特色是強校之本,沒有特色的高職院校,將面臨生存困境。而校園文化特色是體現辦學特色的一個重要方面,對于石化高職院校來說,只有將石化企業的優秀文化成果內化于校園文化之中,使之成為校園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才能形成既有石化企業文化精髓,又有學院自身特色的校園文化,從而形成真正意義上的辦學特色。

1.1.2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石化企業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

很多學生由于缺乏對自己將要從事職業基本素養的了解,職業素養與職業之間存在不對稱的現象,不能完全符合用人單位要求。而職業素養的形成,不僅要通過知識和技能的學習,還需要通過職業文化氛圍來熏陶和浸潤學生。石化高職院校要使學生在校學習時,就能感受到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的職業道德;遵章守紀、嚴謹細致的職業紀律;顧全大局、團結協作的團隊意識,進而初步形成較好的職業素質,潛移默化地規范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最終形成相應的職業素養。另一方面,不同的校園文化培育出不同的學生品格,石化高職學生的就業崗位需求,決定著石化高職校園文化必須主動適應石化企業文化,而融合石化企業文化元素的校園文化有助促進學生專業知識向職業能力的遷移,為學生職業能力的形成提供幫助。

1.2可行性

文化是一種核心競爭力,石化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與石化企業文化有很多相同或相似點,這是二者相互對接的重要理論基礎。首先,二者都是一種以人為中心的組織和管理文化,都講究“以人為本”的理念,這是兩種文化的核心內容。其次,二者的結構大體上相同,都可以劃分為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個層面,其中,精神文化是靈魂與核心,物質文化是載體與基礎,制度文化是條件與保障,行為文化是過程與推動,四者在交融互動中共同促進形成豐富深刻的內涵、創新進取的品質。第三,二者都是社會文化的分支,都具有導向、規范、協調、激勵和凝聚作用。第四,二者目標相同,都是在學校和企業內部形成一系列廣大師生員工認可和接受的觀念、道德標準、行為規范等,從而調動師生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其組織凝聚力,推動組織發展。

2石化類高職院校校園文化與石化企業文化對接的路徑

2.1夯實實訓基地建設,營造石化企業的物質文化氛圍

高職院校的物質文化包括為實施教育教學活動所具備的物質設施條件,如教學樓、辦公樓、圖書館、實驗實訓場地等,以及這些建筑內部的設備與布置,還包括為保障師生生活娛樂的物質條件,如住宿樓、食堂、綠化場所、道路等等。由于高職院校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并不體現在理論水平上,而主要體現在實踐和動手能力上,因此,必須把體現高職教育實踐性教學水平的實訓基地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實訓基地是高職教育中對學生實施職業技能訓練和職業素質培養的必備條件,也是高職教育辦出特色、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基礎性建設。高職院校培養學生的質量意識、安全意識、協作意識、市場意識、管理意識、競爭意識等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應具備的綜合職業素質,都離不開實訓基地所營造的濃厚的企業文化氛圍。石化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要求學校要根據石化行業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將實訓基地建設放在校園文化建設的突出位置。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按照仿真性和通用性原則建設校內實驗實訓基地,使其盡可能接近石化企業生產一線的真實職業環境,為學生提供基本技能訓練和綜合能力培養兩方面的實踐環境,營造出良好的仿真的石化企業氛圍和環境。學生在這一仿真環境下,實訓的項目是今后將從事的工作,執行的規范是石化行業的標準,通過“真刀真槍”的職業規范化訓練,不僅能培養學生解決石化生產實踐中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愛崗敬業精神,提高職業素質,較快實現學生向石化企業員工的角色轉變,樹立為石化行業企業獻身的精神。校外實習實訓基地是延伸了的校園。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一直積極與石化企業合作,在石化企業建設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直接把石化企業作為教學場所,為學生提供真實的石化生產環境,使學生提前感受、認同石化企業文化,接受生產現場直接洗禮,促進學生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的快速提高。

2.2實施6S和ISO9001管理,形成石化企業的制度文化機制制度

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保證。由于石化高職院校培養的大多是從事石化行業企業生產一線現場管理、操作的技術技能型人才,要使培養的人才做到“高標準、精細化、求實效”,就離不開嚴格的制度約束。因此,在制度文化建設方面,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向石化企業學習和借鑒,建立并實施一套完整嚴格的“6S”和ISO9001質量管理制度,形成嚴格高效的管理體系。“6S”管理即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IKETSU)、素養(SHITSUKE)和安全(SAFETY),是現代企業的基礎管理手段之一,也是石化類企業非常重視的一種管理手段和制度文化。作為企業文化,“6S”不僅是企業員工自己的行為規范,更是企業的追求目標,它不僅有助于員工自身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而且有利于消除生產現場的各種障礙因素,實現效益最大化。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的實踐證明,把“6S”這樣的優秀企業文化引入校園,無疑是明智的選擇。通過實施“6S”管理方法,培養了學生個人的日常行為素養,磨練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有利于學生形成創新意識,為校園和石化行業企業注入無限的活力。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是企業內部建立的、為保證產品質量或質量目標所必需的、系統的質量活動。它根據企業特點選用若干體系要素加以組合,加強從設計研制、生產、檢驗、銷售、使用全過程的質量管理活動,并制度化、標準化,成為企業內部質量工作的要求和活動程序。這也是石化企業普遍采用的質量管理體系。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引進企業先進的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滿足學生的教育需求和石化行業企業的人才需求,是高職教育可持續發展的一條值得探索的有效途徑。學院通過引進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進一步明確了各個崗位的職責和各項工作的程序,加強和規范了教育教學、學生管理和科研等日常管理,不僅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得到了提高,而且將質量管理體系文化逐漸滲透到學院教育教學體系之中,自覺進行質量評估,使其最終成為了校園文化的一部分,為石化行業企業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提供了制度保證。

2.3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內化石化企業的行為文化方式

行為文化是師生員工在教育教學、學術研究、學習生活等活動中所表現出的精神狀態、行為操守和文化品位。它主要包括教師、管理服務人員和學生的行為,反映的是與社會大眾群體行為文化相區別的特殊文化魅力,是學院人作風、精神狀態和人際關系的動態折射,也是學院精神、辦學理念、價值觀的具體體現。行為文化的核心是“學”和“行”。目前,高職學生中普遍存在缺乏吃苦耐勞的行為品質,誠信意識淡薄,失信行為時有發生,這很令人擔憂。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加強行為方式引導,解決高職學生的行為問題。然而,高職校園行為文化建設,不僅需要對校園內各方主體(教師、學生、管理者、其他服務人員)的行為方式和行為模式進行引導和構建,而且涉及到校企文化的滲透與融合。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在校園行為文化建設中,以石化企業行為文化為導向與源泉,學習石化企業行為規范,引導師生員工的行為方式。一方面通過與石化企業聯手開展各種科技、文化、藝術、體育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學習到優秀的石化企業職工行為方式,提高職業需要的溝通合作、文明競爭、和諧共進等能力和素質。另一方面通過學習石化企業崗位職業道德,注重學生職業道德行為的教育。

2.4構建鐵人精神為核心的校園文化,弘揚石化企業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和靈魂,影響著校園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的形成。高職院校校園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深層表現形式,是高職院校師生員工在學校發展歷程中、在長期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在日常的工作學習生活中所凝練,受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意識形態影響形成的,并為全體師生員工所共同認同和遵循的精神成果,表現為學校風氣、校園傳統、群體意識、價值追求、理想信念等非實體性的精神財富。鐵人精神、“三老四嚴”精神是在新中國石油工業發展歷程中形成的石油工業精神文化,它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工人階級的優良傳統和優秀品質,是石化高職院校最應該繼承和發揚的精神財富[4]。“鐵人”是中國人民送給工人階級的優秀代表王進喜的雅號,王進喜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曾在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內燃機專業學習七個月。而鐵人精神是王進喜崇高思想、優秀品德的高度概括,也集中體現了我國石油工人的精神風貌。鐵人精神主要包括:“為國分憂、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寧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艱苦奮斗精神;“干工作要經得起子孫萬代檢查”、“為革命練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學求實精神;“甘愿為黨和人民當一輩子老黃牛”的埋頭苦干的奉獻精神等。鐵人精神無論在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有著不朽的價值和永恒的生命力。“三老四嚴”精神則包括“當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和“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嚴肅的態度、嚴明的紀律”。這些都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最基本、最典型、最生動的概括和總結。石化高職院校主要培養的是石化企業所需的人才,而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恰恰需要的就是鐵人精神和“三老四嚴”精神,因此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將鐵人精神和“三老四嚴”精神這種石油工業的優秀文化成果作為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在校園鑄立“鐵人”塑像,要求學院教師要成為踐行鐵人精神和傳播鐵人文化的先鋒,學生要繼承和弘揚鐵人精神,講奉獻,樹理想,刻苦學習,崇尚勞動,不斷提高動手能力,練就真本領,成長為適應時展要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3結束語

石化高職院校肩負著為石化行業企業輸送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使命,而這一使命的完成,離不開校園文化的建設。石化高職院校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必須積極借鑒和吸收石化企業的優秀文化成果,最終形成以鐵人精神為核心和靈魂的富有石化特色的高職校園文化,并用這種文化精神鼓舞學生,教育學生,才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出千百萬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為我國石油、石化工業的發展,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貢獻。

作者:張建祥陳蕾單位: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