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工作與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關系

時間:2022-10-31 09:25:04

導語:黨建工作與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關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建工作與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關系

摘要:高校黨建工作的目標是幫助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學生能夠拒絕外來不健康思想腐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而校園文化則是作為教學內容的補充,來完善學生的人格塑造和人生觀培養。校園文化還能反映出一所高校的整體風貌,體現高校的辦學精神。因此,高校校園文化建設離不了黨建工作,兩者都是服務于高校以人為本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高校教育;黨建工作;校園文化

一、黨建工作在高校中的作用

在高校推行黨建工作,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特色。高校作為培養高端人才的場所,既要培養學生的科學知識,又要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在我國,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學生愛國主義、奉獻精神、誠信待人以及艱苦奮斗的良好品德,這些品德不僅是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品德,也是我國延綿幾千年的傳統品德。隨著我國對外開放政策的實施,尤其是網絡普及之后,國外一些不太健康的思潮逐步隨著網絡侵入到當代青少年思想中,像享樂主義、個人主義、自由主義、金錢崇拜等觀念,嚴重影響著我國青少年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進入高校之后,隨著學生上網次數的頻繁以及接觸的知識面越來越廣,對外來的思潮也容易不加分辨就盲目接受,尤其是在當前,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上的貧富差距也越來越大,這樣更容易使高校學生容易被個人主義、金錢至上等觀念迷惑,影響著高校學生人生觀的培養。高校黨建工作就是針對這些現象而開展,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潛移默化地滲透到學生思想中,并且讓學生能夠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拒絕外來思想的入侵。黨建工作作為意識形態教育,不能像課堂教學那樣直接將價值觀傳授給學生,而是要通過文學作品、藝術形式等手段,來滲透到學生思想中。因此高校中的黨建工作必須和校園文化建設相聯系,才能體現。

二、黨建工作和校園文化的關系

黨建工作和校園文化建設既有外在的聯系,又有內涵上的聯系。黨建工作和校園文化都是意識形態的教育,要通過寓教于樂的手段來達到教育目標,做到以人為本,讓學生通過不同的活動隱性接受。在內涵上,黨建和校園文化目標一致,都是確立人生觀、世界觀和理想信念的教育。人生觀、世界觀和理想信念的教育都是人格塑造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主義接班人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和要求。校園文化是將辦學精神、教育制度、教育行為和辦學物資融為一體的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根本,通過精神文化的逐步滲透,來達到教育人的目的。而黨建工作也是通過精神滲透的方式,來達到塑造人格,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的。除了人生觀培養,校園文化的另一個任務是弘揚我國傳統文化。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提倡的道德是“利他束己”、“誠信待人”、“愛國愛民族”、建立和諧社會。這種優良的民族傳統是中國發展到今天的主要思想基礎,也是中國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根本。這種優良的傳統在今天仍然具有現實意義,因此高校教育中,不僅要學習先進的科技技術,還要傳承和發揚古老的民族文化。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對人才的要求是具有積極進取的精神,有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愛國家,愛民族的人才。這些要求和我國儒家思想提出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一致的。因此黨建工作和校園文化建設在內涵上是一致的。黨建工作和校園文化在樹立榮辱觀方面也是一致的。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榮辱觀是“明禮儀知廉恥”,這里的禮儀是符合社會道德規范,只有那些在個人與集體中,能夠舍棄個人利益,成就大局的人,才能受到他人尊重。在知廉恥方面,也是從“誠信”“孝悌”觀出發,將尊重他人、嚴于律己者作為道德楷模。這些觀點也是校園文化所提倡的。黨建工作和校園文化在外延上也有交匯。由于黨建工作是樹立學生的人生觀教育,黨的思想、作風、廉政建設都離不開文化這個載體,利用文化的精髓、力量來教育人,校園文化作為一種廣泛存在的文化載體,正好成為黨建工作培養人,教育人的平臺。黨建工作還是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核心,校園文化建設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而這個人生觀必須是符合社會主義建設要求的。因此校園文化的建設要圍繞黨建工作來展開。黨建工作和校園文化的另一個外延交匯是服務對象不僅有高校學生,還包括高校教師和所有高校工作人員。

三、黨建工作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1、黨建工作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引領作用

黨建工作在校園文化中的引領作用主要體現在,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武裝和教育師生。可以用不同的節日、紀念日來進行社會主義價值觀教育,通過緬懷先烈的革命事跡,來教育師生堅持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培養學生為他人奉獻,為信念而奮斗的精神。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黨建工作還可以向學生宣傳社會主義建設的目標和前景,讓師生們心中能夠勾勒出美麗的建設宏圖,圍著這個目標不斷努力奮斗。黨建工作更要向師生普及當前社會主義建設的目標,像實現“中國夢”,建立和諧社會,這樣能夠幫助師生從自身做起。

2、黨建工作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促進作用

黨建工作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具有引領作用之外,還要根據學校的辦學理念,來傳承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傳統文化。目前,我國的校園文化建設中,出現隨大流現象,甚至還有過分崇洋媚外的現象。例如,很多學生對于自己的民族文化知之甚少,卻喜歡追逐韓國、日本、美國等外來文化。這些外來文化中有積極的一面,但也有消極的一面,像韓國文化過分渲染顏值,美國和日本文化過分渲染暴力,這些都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長。針對這種現象,黨建工作要利用自身的權利,來引領和促進學生向健康的方向發展。我國地域廣闊,民族眾多,不同地區,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校園文化建設中,要將自己的本土文化向學生傳授,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家鄉和民族文化,從中發現美,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分辨外來文化的精華與糟粕。

作者:文英 賈蓉 單位:湖南省懷化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周克剛.高校黨建文化與和諧校園文化建設互動的研究[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2(03)…

[2]周彩根,劉鎖娣.高校黨建與校園文化建設的關系研究[J].…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