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文化導視系統建設淺析

時間:2022-11-15 03:27:23

導語:校園文化導視系統建設淺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校園文化導視系統建設淺析

摘要:校園是傳遞知識、傳承文化、培養精神、提高素質的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向公眾傳遞高校特有文化是校園建設中必不可少的環節,而校園導視系統是高校傳遞文化特色的重要工具,它不僅具有指示、引導等功能,還在無形之中彰顯著校園文化。文章以燕山大學為例分析高校導視系統建設現狀及存在問題,并從傳遞校園文化的視角探尋導視系統更好的服務功能。

關鍵詞:校園文化;高校;導視系統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導視系統的功能與效用也成為日顯重要的必備。多元化、個性化的導視系統設計越來越受到歡迎與青睞。目前導視系統在城市、商場、旅游地等公共場所的應用日益普及,而高校對于導視系統的應用卻是淺嘗輒止,尚未充分發揮出應有效用。高校利用導視系統效用,塑造有特色的校園文化和風格,更好地發揮其服務功能,無論是對高校特色化發展還是社會服務均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一、導視系統與校園文化

(一)導視系統。“導視”最早在1960年城市規劃師及教師凱文•林奇的著作《城市形象》中提出,在此之后,不斷有人深入探討這一主題。導視系統在西方的20世紀60年代形成,在80年代迅速發展壯大。導視系統來源于英文signdesign,是指按一定的標準、工藝、造型、色彩等,將特定區域內的標志物信息傳遞,以標識系統化設計為導視牌,綜合解決信息傳遞、識別、辨別和形象識別功能。導視系統最大的功能就是標識和引導,能提高人的空間方向感,方便來訪者更有效率的到達目的地。除此之外,它還傳遞著深刻的文化內涵,給來訪者帶來不同的文化體驗。根據校園導視牌在不同地點發揮的作用,可分為校園景觀指示牌、校園交通指示牌、建筑內外指示牌、校園公共指示牌。校園景觀指示牌由校園平面圖、學院牌、校徽、校訓、題字等構成,以此來向來訪者展示校園整體景觀以及文化底蘊。校園交通指示牌指我們常見的路標,主要是對來往車輛、人流起到指引道路的作用。建筑內外指示牌由建筑物命名牌、樓層分布圖、樓內指示牌、門牌等構成,從而使得來訪者能快速找到房間。校園公共指示牌建在如道路、停車場、衛生間等公共場所,起到指示、引導、警告、禁止等作用,通常有國家規定的標準,在建設時要符合國家標準,同時也可融入學校的個性。(二)校園文化。校園文化,泛指在學校自身發展以及教育基礎上所產生的精神環境與文化氣氛。高校校園文化即是在高校這一特定環境產生的。“校園文化”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出現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發展于五六十年代,直到八十年代中后期才以獨立的文化形態躋身于社會文化之中。校園文化可以陶冶情操、啟迪思想、提高素質,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學校中的每一份子。校園文化可分為校園理念文化、校園行為文化、校園視覺文化、校園環境文化等。校園理念文化指學校辦校理念、教學理念等;行為文化指教書育人等符合學校理念的活動;視覺文化指學校將精神文化通過校徽、校訓、校歌等寄托表現學校特色;環境文化不僅指校園自然景觀也指學生對學校的認知認同。(三)導視系統在校園文化的體現。導視系統的文化性,是指通過路標、信息牌等媒介傳遞一個學校的文化積淀、人文風采、環境特色等。文化性導視系統既要求發揮導視系統的基本功能,對建筑名稱、建筑位置進行引導說明,也要求導視系統對校園文化進行合理展現。高校導視系統通常可以體現在校園的視覺文化和環境文化。導視系統的設計會給第一次來訪的公眾留下重要的第一印象,通過導視系統圖文結合的設計,可以形象地表達出無國界的校園獨特文化魅力。導視系統的建立與完善,不僅給來訪者留下深刻印象、提高學校知名度,同時對在校學生也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展現著學校的文化底蘊、提高學生對學校的認同度及歸屬感,有助于增強校風學風建設。

二、高校導視系統設計應遵循原則

(一)科學系統性。導視系統作為校園內整體引領,不僅應體現其科學性,也應體現其系統性。科學系統的導視系統應包含完善的設計要素和科學準確的導向分類。導視系統是給所有來訪者使用的,運用科學原理,系統規劃指示牌合理地理位置,指示牌大小、材質,文字的大小、顏色等。科學的設計不僅能使公眾有效地找到所需信息,還會產生親切與歸屬感。(二)人性化。西蒙茲在他的《景觀設計學》中寫道:“所有的規劃都必須適合我們的生理尺度的衡量。校園導視系統應是在科學的基礎上建立,要符合環境工程學、人體研究學、美學等學科要求,同時將為人服務放在第一位。如考慮到夜晚人們如何運用導視系統而將指示牌做成可發光類型等;考慮到來訪者的多樣性,可以圖文并茂并彰顯人性化特色。(三)文化性。高校導視系統是校園文化的載體,在設計中應與校園整體相協調,體現校園文化。導視系統與校園內景觀建筑物不可分開看待,設計注重形象與文化兼而有之,從而使其既能與周圍景觀為一體,又能做到區域文化特色突出。有文化性的導視系統可以將人文景觀很好地展示給公眾,提高校園整體形象、豐富內涵,使得高校競爭力增強。

三、燕山大學導視系統及文化性建設現狀

(一)燕山大學導視系統建設現狀。燕山大學是坐落于燕山山脈東段、渤海海灣西段的海濱城市———秦皇島,是1978年我國首批確定的全國性重點大學。如今的燕山大學,占地4000畝,建筑面積100萬平方米,形成了以工學為主,以重型機械和亞穩材料為優勢,工學、理學、文學、管理、經濟、法律、藝術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大學,并通過積極開展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不斷吸引越來越多的國際留學生。歲月的沉淀、近百年的文化底蘊鑄就巍峨學府的恢弘氣魄,臨海又以工為主使得燕山大學基礎色調為藍色,校徽為藍色,校內現存導視系統也多為藍色,線條簡約明了,極簡卻給人嚴肅的理工風。目前燕山大學導視系統尚不完善,建筑物內指示牌更缺少,道路型指示牌也尚不顯眼。(二)燕山大學導視系統文化性現狀。作為導向功能與校園文化的聯接,具有文化性的導視系統既要體現共性,也要具有個性,其中,共性是體現系統科學,個性則是體現文化特色。以中央美術學院為例,其導視系統在滿足引導說明的同時,通過在導視系統上展現其藝術氣息,彰顯出學校特色。但對燕山大學而言,其導視系統很顯遜色。其表現為以下幾點。第一、學校缺乏對導視系統的整體規劃。一方面由于建設時期不同,導視系統呈現出年代跨度大;另一方面,各個學院之間缺乏協調,整個校園充斥著不同風格的導視系統。在這樣的現狀下,將影響人們對于燕大文化的認知,混亂的風格不僅不利于學校整體形象的呈現,也會給人留下一種混亂不協調的印象,不利于燕大樹立良好的形象。第二、對校園文化的開發力度不夠。2000年出版的《燕山大學》是燕大圖書館收藏最近的一本宣傳學校的圖書,在這將近20年里,燕大未能對學校文化進行整理規劃進而宣傳。沒有大力開發不等于燕大沒有資源去開發,燕大并不是一所沒有自身歷史與文化的高校,例如燕大百年發展史、、彭真等為燕山大學題字等都是燕大一筆寶貴的文化財富。只有加大對校園文化的開發和挖掘力度,才能在校園建設過程中將這些文化元素運用到導視系統中,才能更好地建設具有文化性的導視系統。第三、現代導航科技的沖擊,使得很多人對校園內存在的實物導視越來越忽視。導航科技日新月異,道路越做越細致,燕山大學官網提供校園VR全景圖,使得更多人可以了解到美麗的燕山大學。但是即使導航軟件做的精密無比,也不能做到完美復制學校,更不會替代實物指示牌。當身處一個新的環境時,完善的指示系統,比手機導航更加實用,也更加方便。導航科技只是輔助,不能滿足每個人形象的需求,也不能反映校園文化、展示特色。

四、燕山大學導視系統再設計措施

(一)字體。導視系統字體的選擇,對導視系統發揮具有重要作用,字號、字形、文字顏色由所處空間環境而定。字號的大小與科學的搭配有關,大小并沒有統一的規定。字形不易花哨,過于裝飾字形會降低可讀性。黑色字體是最廣泛適用的,簡潔明了,可讀性較佳。但文字顏色要與指示牌背景顏色對稱協調,以突顯文字信息。建筑物的指示牌,可利用建筑物的顏色背景、開敞程度等特點選擇搭配,建筑物內不同功能的樓層,選擇不同顏色的文字背景來有效區分。燕山大學建筑物樓宇命名牌字體為金色,與乳白色的墻體相搭配;其道路型指示牌字體為白色,字正方圓,穩重大氣,與背景色相搭配。(二)色彩。一套賞心悅目的導視系統,必然離不開色彩搭配,色彩能將信息排序,從而過濾出重要信息,使行人能迅速找到自尋目標。色彩通常被賦予不同的文化內涵,這些文化內涵往往與所處時代和地區有關。有些色彩在標識中有著約定俗成的意思不可亂用,如紅色代表警告等。對于導視系統這種視覺設計來說,色彩的搭配極為重要,導視系統的顏色可以與校徽、校園內建筑物,甚至于城市主題顏色相符。燕山大學校徽以藍色為背景,白色為圖案文字填充,簡約充滿力量。燕山大學校園內導視系統主體色調可選藍色,既與校園文化相聯系,又表現出燕山大學臨海的地理特色;同時也可以搭配紅色作為禁止標識,黃色這類明亮的顏色給人警示,綠色等舒緩溫和顏色搭配藍色,不顯單調。通過鮮明的色彩對比使人能更快得到我們想要傳遞的信息。(三)圖形。圖形設計是導視系統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因素,指示牌整體圖形,應包含的圖形都會成為路人捕抓的信息。燕山大學的道路指示牌中規中矩,整體方形,指示牌上除一個箭頭外無其他圖形。其實指示牌的設計可以適當選取校園文化要素,將校徽、校訓、校歌印在指示牌上,相同或相似的設計要素反復出現,形成強烈的統一感和秩序感,使人能感受到濃濃的文化氛圍。需要注意的是緊急出口、消防設備等必備導視標志要按國家標準執行。(四)材質。材質即材料質感,在造型藝術中則把對不同對象用不同技巧所表現的真實感稱為質感。在導視系統當中材質的選擇與文化內涵表達息息相關,如金屬質感給人帶來嚴謹的理工科學校氣息,而木質質感往往給人帶來山清水秀的南方氣息。導視系統設計所需材料大多是金屬、木材、石材、塑料類、玻璃類,合成材料等。燕山大學室外指示牌屬于合金材料,抗風雨抵暴雪,不易生銹,字體不易脫落,校內也有少數可見的石材坐落。不同的材質也要根據所處地不同的天氣來設置,在考慮美觀的同時也要考慮到指示牌的使用壽命,以防因為天氣原因對指示牌造成過大腐蝕損害。燕山大學臨海,冬天天氣寒冷,風雪較多,不易使用木材,應使用能抵御風雪侵蝕的材料。但在室內的指示牌材質選擇更應多樣化一些,更能通過材質體現校園文化。建筑內指示牌可以選擇塑料、玻璃等易切割易塑性的材料。

五、結論

導視系統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對我們的作用也不僅僅只是指示方向、指引目標,隨著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越來越多,導視系統也應作為文化的載體,為我們傳遞更多文化信息。在建設導視系統時,要從以下方面彰顯特色:第一,堅持因校制宜;高校之間存在差異,不同高校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應當以事實為依據,結合學校文化,從而建設獨特的導視系統。第二,堅持因地制宜;每個學校都承載著它自身所在地區的文化底蘊,一定程度上結合地域特色、民族色彩,從而更好彰顯出校園文化。第三,堅持因科制宜;每個學校、院系都有其學科特色,發揮學科特色,避免千篇一律,將對校園文化建設產生巨大作用。導視系統應用在日新月異,作為學術前沿的高校,也應具備與時更新的精神,面對落后的高校導視系統,高校應積極完善,通過導視系統來傳遞高校特色,打造高校品牌文化,使高校更加充滿朝氣與活力。

參考文獻:

[1]夏琳,等.導視系統設計[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2]陳露.高校導視系統的設計研究[J].西部皮革,2018(13).

[3]肖詩夢.文化元素在高校導視系統設計中的運用探析[J].大眾文藝,2018(15).

[4]皮宇辰.高校視覺導視系統的設計與運用研究[J].文藝生活,2017(11).

[5]胡順茜.大學校園導視系統探究———以聊城大學為例[D].聊城大學,2015.

[6]史墨,倪春洪.標志與導視系統設計[M].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04).

[7]孫慶珠.高校校園文化概論[M].山東大學出版社,2008.

作者:金福子 李兆靜 王恒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