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文化建設人物檔案研究
時間:2022-03-10 05:15:47
導語:校園文化建設人物檔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高校人物檔案的概念及內涵
高校人物檔案是高校人物在從事教學、科研、黨政管理、學習生活、后勤管理、參與社會活動等方面形成的各種載體形式的檔案與資料。主要包括與搜集對象相關的有價值的,且能夠展現人物生活、工作精神面貌和細節的各類型的材料,如人物自傳、手稿、日記、著作、講義、證書、獎杯等文字或實物。高校是科技精英和文化精英薈萃的地方,高校人物檔案隨校園文化的需要而產生,是傳承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兼具真實性、教育性、知識性和文化性的特征[1]。它對學校師生員工有示范、激勵作用,是最終提升校園文化建設的軟實力。
在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十項重點任務中,第一項即為“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2]。指出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要求高校應以道德文化為基石,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同時也為高校的檔案文化建設工作指明了方向,即檔案文化的育人價值。當前,許多高校致力于全面推進“雙一流”建設。一流大學須有一流教師,其核心是具有人格魅力、學術造詣深厚和善于治學育人的權威。因此,挖掘提煉高校人物檔案史料中人物的專業思想、道德規范、教師權威所蘊含的價值,將其融入校園文化建設,激發師生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積極性,更有助于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健康發展。高校人物檔案是學校真實的歷史記錄,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基礎。以高校人物檔案資源開發利用為切入點,挖掘提煉人物檔案中蘊含的史料價值,參與校園智慧型景觀文化建設,培育知行合一的校園行為文化,拓展新媒體傳播力,整合優化檔案資源服務,弘揚大學文化,助力校園文化建設。高校人物檔案開發利用校園文化建設高校應立足于校園文化,提升育人能力。高校人物檔案史料中的大師、名人,其作為備受矚目的學術精英和文化精英群體,是一所大學的品牌和靈魂。清華大學老校長梅貽琦曾說:“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不同歷史階段的人物檔案中,記載著他們的求學經歷、學術造詣、人格魅力及治學態度。人物檔案資源的開發利用,可進一步豐富校園文化的內涵,使大學精神的傳承與時俱進。
三、人物檔案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具體路徑
1.打造智慧型文化景觀,彰顯校園文化特質。學校的建筑物,特別是校門、圖書館、教學樓,甚至路牌文化語,都體現了自己的特色,各種雕塑、紀念碑等獨具自己的風格,這既是一所學校外在形象的直觀表現,也是校園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充分利用好高校人物檔案參與校園環境建設,如校園道路及教學樓的命名。以華中科技大學為例,學校在一批老建筑群修舊改造中,將老校長朱九思曾經的住所改造為一處書店———“九思書苑”,書店內墻上掛著的學校舊照及老校長生前工作、生活的照片,均是檔案館人物檔案中各時期的照片、生平材料。為紀念本校的一些名人,如從學校走出去的知名校友,他們以捐資方式資助的教育設施、獎學金項目等,利用人物檔案中搜集到的名人、知名校友史料作為依據和有力的支撐,參與教學樓、實驗樓的命名。這些耳熟能詳的名人易于被學校師生接受,既是對學校名人的紀念,也是凸顯本校文化特色的最好方式。2.美化空間區域,提升校園文化視覺形象。學校的辦公空間如教室、辦公室、宿舍等,營造濃郁的文化氛圍。挖掘人物檔案史料,將其中具有啟迪意義的話語整理出來,制成名人名言畫框,用以點綴教學樓、辦公樓。人物檔案中的名人名作、書法作品等翻拍或復制,使檔案融入校園的各個角落。如哈佛、麻省理工等著名大學,校園里具有代表性的一些重要場所,均可以看到著名學者、歷任校長以及學校突出貢獻者的照片和文字介紹,某些建筑物的磚面上還刻有值得人們永遠記住的英雄們的名字[3]。對歷史、對英雄的崇拜和尊重,傳遞出一股激勵師生熱愛學校、催人奮進和勇往直前的力量。3.培育校園行為文化,促進知行合一。校園行為文化產生和根植于學校的教育環境之中,是學校管理,學校學風、教風的動態體現,校園行為文化包括大學校園內師生從事的教學活動、科研活動、校史文化活動等,對學生具有教育、激勵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人物檔案可以為校史校情課程提供豐富的史料支撐。許多高校都開設有對學生進行愛校榮校教育的校史校情課,講解學校的發展歷程。利用人物檔案中查閱到的某一階段歷史的重要照片或實物,將這些史料結合在講解過程中,生動地再現學校波瀾壯闊的校史,讓在校師生感受學校發展的不易和一輩輩高校人的奉獻精神。很多高校開設公共選修課,學生可自主選擇感興趣的課程。結合人物檔案,檔案工作者可開設講授相關課程,挖掘人物檔案史料中曾在學校學習、工作過的名人故事,讓在校學生了解前輩們早年勤學苦讀的求學經歷、孜孜不倦的求學精神。鼓舞他們奮發刻苦,學有所成,勢必會對校園文化建設起到積極的作用[4]。結合校史館、圖書館等文化場館,開設人物檔案主題展,如“院士風采展”“杰出青年風采展”“青年千人風采展”等,展出他們的業績介紹,從事教學科研,國際交流及各種社會活動的照片、獎章、榮譽證書、專著、教案等。前輩們走過的滄桑歲月是學校歷史的見證,他們都有著開拓進取、追求卓越的成長經歷。將這些耕耘者的足跡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既是對師生心靈的洗禮,更能激勵學生的求知欲。4.借助新媒體,拓展人物檔案傳播力。當前新媒體環境下,檔案網站、微信、移動應用是非常經濟、快捷的檔案宣傳渠道和平臺,宣傳形式多樣,互動自由,不受時空限制。很多檔案館有微信公眾號,可將人物檔案中師生關注的涉及某一主題的檔案信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推送服務。人物檔案中體現大學精神和老一輩教育家、師長、校友及學校典型管理人員的先進事跡,均可用于編寫校史、專題德育教材。借助新媒體,以大師精神傳播為引領,積極宣傳學校的發展歷史,拓展人物檔案傳播力,激發師生對學校的榮譽感、歸屬感和責任感。5.整合檔案數據資源,改善檔案信息服務。目前,高校提倡智慧校園建設,它強調集體知識的共生共榮,并推動著高校的知識創新。智慧檔案館對檔案利用者的智慧服務,在檔案利用過程中體現為必須提高信息獲取的便捷度[5]。這就要求智慧檔案館不斷增加館藏資源的深度和廣度,持續地提供越來越人性化的檔案服務,增進檔案開發利用的精細化程度。在檔案傳播過程中,檔案館應依托智慧校園所搭建的信息高地這一平臺,將檔案以便捷的方式呈現出來,通過分析用戶興趣需求來實現主動推送服務,將自身所潛藏的信息價值充分發揮出來。高校檔案工作的意義在于不斷深入挖掘檔案功能,拓展檔案服務的新領域。檔案工作者應進一步強化檔案意識,提高管理水平,通過深入研究檔案資源,發揮檔案的傳承育人功能,使之在校園文化建設中體現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謝鵬.高校人物檔案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育人作用[J].山西檔案,2012(4):74-78.
[2]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EB/OL].2019-02-23.
[3]何杜明.大學校園文化概論[M].成都:西南大學出版社,2010.
[4]陳紅,冶軍.高校檔案文化建設的創新[J].山西檔案,2018(5):125-127.
[5]湯濤,徐國明.上海高校檔案管理研究與實踐[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6.
作者:施松繪 王 鵬 單位:華中科技大學檔案館
- 上一篇:校園文藝節目創作趨勢與特征研究
- 下一篇:學術期刊影響力排序與分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