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方法嘗試
時間:2022-12-06 09:39:09
導語: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方法嘗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物理是初中才開設的一門課程,對于很多學生來說這門課程很陌生,初中物理課程在內容設置上比較簡單,很貼近生活現實,因此在初中物理課堂上開展生活化教學會很容易的讓學生對這門課程感興趣,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培養,從而達到提升物理教學效率的作用。本文結合初中物理課程的特點,闡述了如何在初中物理課堂上開展生活化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物理;初中生;生活化教學
物理生活化教學是為了讓學生能結合自身的認知水平去理解物理知識,因此在物理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結合物理知識去挑選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物理場景,以便讓學生以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去理解學習物理學科的意義價值所在,從而使學生更主動的去學習物理學知識,讓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到達提升物理學科的教學效率的最終目的。
一、初中物理是一門和生活緊密相連的學科,因此將教學生活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教學中針對物理課程的特點,在進行知識傳授時運用生活化的授課方法,不僅豐富了學生眼界和生活經驗,還會給學生學習帶來積極的效果,從而很好的提升物理課程的教學水平。目前將生活化教學方法運用在初中物理課程中有兩個必須。(一)新課標的推行導致必須進行物理課程生活化教學。在傳統應試教育的作用下,很多學校為了達到所謂的“高分”和“高升學率”把學生的分數看得很重要,把分數高低作為評價學生是否優秀、老師教學水平是否高超的標準。針對這一現象,傳統的物理學課堂上,教師往往都是根據考綱和試卷開展教學的,對一些非考試重點的知識往往是一筆帶過。這種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對物理的認知僅僅留在理論、概念上,學生的物理認識得不到提升。現在雖然新課標已經推行了很久,但是在部分學校的教學活動中存在換湯不換藥的現象,因此為了讓物理教學能符合新課標的標準,在初中物理課堂上開展生活化教學勢在必行。(二)從開設物理課程的教學目的來看必須讓物理教學生活化。物理課程的開設不是為了增加學生的考試科目,而是為了讓學生提高綜合素質。我國開設物理課程的目的有以下三點:1.物理課程的開設能讓學生了解生活中一些物理現象形成的原因,同時提高學生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2.物理和數學有非常緊密的聯系,并且和很多探索性的知識聯系在一起,對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非常有幫助;3.物理是評價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學科,學好物理學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非常有幫助。因此,初中物理教師開展生活化教學的意義重大,要達到物理教學的最終目的必須在物理課堂上開展生活化教學。
二、如何在初中物理課堂上開展有效的生活化教學
我們都知道學生之間的存在很大的認知差異,認知能力越高的人學習物理的能力就越強,教師要想運用生活化教學的手段提升物理學的教學水平,可以從一下三方面著手。(一)讓教學環境貼近生活。物理現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他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為物理教師在開展教學時要積極把教學課堂變得貼近生活,這樣不僅能讓教學變得輕松,還能提高學生的參與。例如在進行“杠桿平衡”的教學時,物理老師可以創造一個生活化的教學環境———生活中買菜,運用這一生活化的場景,讓學生知道小販是如何運用物理知識讓稱缺斤少兩的,這樣既掌握知識,又增加了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了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物理老師還可以多準備幾把稱,包括正常的稱和多把不一樣的問題稱,讓學生親自操作,體驗不同因素帶來的不同結果,從而增加學生對只是點的認識。可以說打造接近生活的教學環境,不僅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營造活躍、輕松的學習氛圍,還能讓學生通過實踐的方式掌握知識,生活化的物理課堂中學生的好奇心和思維認識同時得到了鍛煉,是一舉兩得教學方法。(二)把物理知識和生活實例結合。在開展初中物理生活化的教學中,打造貼近生活實際的教學環境固然重要,但是與之相應的案例一定要“接地氣”。初中物理老師要通過“接地氣”的案例讓學生了解學習物理知識的意義,這樣有利于學生增加對物理的學習欲望,一定要避免刻意追求“高大上”而例舉一些生澀難懂的案例。例如:在學習“物體的慣性”時,物理老師要多運用生活的實例,比如小汽車要快速行駛中突然剎車后還要滑行一段距離;人們坐在行駛的火車上,火車緊急剎車人的身體還要繼續向前傾斜等。又比如在講“物體液化吸熱”的知識點時,可以例舉冬天冰雪融化時的比下雪時更讓人覺得冷,以此引出物體液化要吸熱;也可以例舉人類運用二氧化碳進行人工降雨的案例,這個案例可以很好的從固體液化吸熱講到氣體遇冷液化的過程,綜合性很高。因此可以說物理源于生活只要案例例舉得當物理是最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課程。因此要想完美的在物理課堂上開展生活化教學,設置生活環境和例舉“接地氣”的案例都非常重要。(三)增加課后作業的實踐性。我們知道要想學好一門課程課后復習是相當重要的,既然物理學科是一門源于生活的的課程,那么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時也要把物理學科知識和生活緊密相連,要讓課后作業也生活化,讓學生不覺得物理課后作業是任務的同時還能從實踐中覺得學習物理很有樂趣。例如,我們在學習完“密度”的相關知識后給學生布置一道計算媽媽金銀首飾純度的課后任務,讓學生親自測量媽媽首飾的體積、重量、查閱相關金屬密度資料然后進行計算。這種課后作業靈活多變,還帶有一定的探究性質,在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時還幫助學生增加了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計算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可以說是一舉多得。充滿實踐性和生活化的作業不僅能加強學生對物理知識和生活的認識,還能讓學生在學習中充滿樂趣,一定程度的給學生減負,并讓學生在做中學。
三、總結
對于學生來說初中物理學科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學科,生活化的物理教學是幫助學生從知識點掌握到知識點運用的重要手段,因此初中物理教學中開展生活化教學是很有必要的。文章中的案例是物理教學中最基本的案例,要想提升生活化教學在初中物理中的作用還需要物理老師根據學生特點不斷學習。
作者:李輝 單位:徐州市銅山區漢王中學
參考文獻
[1]鐘祖風.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方法的有效嘗試[J].基礎教育研究,2015.
[2]楊飛騰.初中物理課堂有效進行生活化教學的嘗試[J].思維與智慧,2015.
[3]白淑芬.初中物理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幾點嘗試[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