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物理能力學習方法分析論文
時間:2022-01-02 05:13:00
導語:學生物理能力學習方法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高中物理學習現狀
(一)日常生活中觀察的現象與學習的物理知識相違背
學生的觀察能力由于受主觀條件的限制,都會對大自然的認識過程中出現片面甚至是錯誤的認識,如“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的原因”、“加速度大,速度就大”、“摩擦力總是阻礙物體運動”、“受靜摩擦力的物體一定處于靜止狀態”、“子彈打木塊機械能守恒”、“質量不相同的兩個物體從同一高度落下,質量大的先著地”等產生錯誤認識……
(二)不能對物理過程進行全面、合理的分析
學歷物理規律后必須能對具體的問題進行正確何苦的分析。必須是自己的腦子中有非常清晰的“物理模型”,才能在實際解題中不出差錯。
(三)數學知識的滯后性
解決物理問題是需要一定數學基礎做為后盾的,否則導致物理問題地解決束手無策。
(四)不正確地學習辦法對解題的影響
簡單而言,不正確的學習方法有以下幾種情況:
1.死記硬背;2.物理問題數學化;3.思維定勢影響解題;4.思維不能正確遷移。
(五)相關學科學習水平對解題的影響
1.語文基礎不好,導致學生不能正確審題,讀不出關鍵內容從而造成審題錯誤。
2.數學學習水平對物理學科的影響。
(六)思維不嚴密
1.審題不周造成漏界解;2.研究物理狀態不清;3.分析物理過程不全;4.正負號運用不當。
物理教學大綱要求:物理教學既要重視教學,更要重視能力的培養,能力包括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各種能力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確立學生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積極參與教學過程,使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在獲得和運用知識過程中培養能力。
二、高中物理學習對策
物理內容包括知識和能力兩個方面,重點是能力,即運用物理概念、規律來分析、解決問題。所以,物理學習的核心是全面、深入、準確地理解物理概念、規律、方法。
(一)通過解題培養能力——解題能力,具體目標就是培養物理思維品質
1.在解題訓練中,培養思維的廣闊性和深刻性,可以通過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問等方式進行,使學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抓住問題的本質、加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深廣度。
2.物理現象自身是有序的,人類認識物理現象的辦法和過程應該是有序的,因此必須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有序思維能力。
3.培養思維的創造性,既培養創造能力
在解決物理習題中,有的可用基本方法解(如定義法、公式法),這類習題思路明顯,解題方法直接,而有些戲提條件特殊,新穎有趣,提問離奇,若用基礎方法很麻煩,甚至陷入絕境,需要充分挖掘條件,靈活聯想變換,才能找到最佳會富有創造性的解法,因此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既是解題關鍵又符合新時代的要求——培養和創造性人才
4.培養思維的精確性和有效性
物理選擇題,題干及若干個選項創設了特定的物理情境,不一定學生精確至每個選項的細節,只是根據題意,把信息加以傳遞,提取有價值的信息,論證與篩選同步進行,以求局部的深刻性,整體認識,用極端思維等培養思維的有效性,而在計算題中需要仔細分析物理過程,合理推斷。
5.掌握一些特殊的辦法。
嚴密的分析,這需要培養思維的深刻性。轉(二)全面、深刻、準確地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規律
1.要在更廣泛的知識和更普遍的背景材料上把握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物理規律就需要對概念、規律的提出、建立有一定的了解,對概念、規律內容的各種表達形式(文字和數字)有清楚的認識,能理解它們的確切含義,理解它們的勝利條件和適用范圍,理解他們在物理理論大廈中的位置,會應用它們分析解決問題。在復習前考生對此已經有一定的認識、理解,但那是應該知道,基本物理概念、物理規律揭露了客觀事物的本質,是人類經過長期曲折的歷史過程的結晶,具有深刻的、豐富的意義,對它們的實質和意義的理解是分層次,在高中一、二年級學習四的理解是低層次的,在復習過程中要努力提高一個層次。
2.概念規律緊密聯系。應該知道,物理概念、物理規律揭露物理現象的本質,物理規律建立了有關物理量間的聯系,它們之間是緊密聯系的。如果把它們隔離開來、脫離物理規律、死背概念定義和脫離概念、形式上對待規律內容,是不可能很好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規律的。我們應該主要通過規律來理解概念,通過概念來掌握規律。
3.比較易混的物理概念、規律。比較容易混攪的物理概念、規律的異同、區別和聯系有利于準確理解概念、規律的準確含義。
4.靈活應用物理概念、規律。只有通過實踐、通過應用才能檢查出我們對物理概念、規律是否真正理解,哪些內容理解了,哪些內容還沒有理解。解題是物理概念、規律的一種應用。我們根據概念、規律對題意進行具體分析、確定研究對象,分析對象說出的物理狀態和發生的物理過程,弄清楚題目的物理情景、現象產生的原因、條件,然后確定具體的物理量,建立解題方程、關系,求出最后答案,必要時要進行討論。根據物理規律的內容、特點,我們得出應用規律的一些基本步驟,但我們不應該是套基本步驟,而應該理解基本步驟來源于物理規律本身,對具體內容具體分析并靈活應用。那種把物理題形式分成許多“類型”,對某一“類型”的題目套用“解題步驟”的做法,不能很好培養自己獨立地、靈活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牛頓定律F=ma是對質點的某一時刻說的,根據定律和有關力、質量、加速度的概念應理解,應用牛頓定律首先要明確研究對象是哪一物體或一組物體,他們要看成是一個質點。研究的質點明確了,質量m才能定下來,加速度a和受力F才能夠分析明確。質點的受力分析和加速分析除了根據力是物體間相互作用、重理、彈力、摩擦力、電場力、安培力、洛侖磁力公尺和加速度定義、運動學公式外,在許多問題中海需要把力和加速度結合起來分析,應靈活運用;動力學有5個重要規律:牛頓定律:動量定理:動能定理:機械能守恒定律。這些規律在研究對象、內容、是和條件、受力分析等方面各有特點。對以具體的力學問題研究應該選用哪個或那幾個規律求解要根據規律特點和提議的具體分析確定。
總之,物理學習在勤奮的基礎上,要不斷總結,加以信息整理、思考、拓展、延伸,不斷提升,才能培養思維能力。只有真正掌握概念、規律,才能正確理解物理知識。理解和應用兩者有機結合,才能學好物理。
[摘要]物理教學大綱要求:物理教學既要重視教學,更要重視能力的培養,能力包括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各種能力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確立學生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積極參與教學過程,使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在獲得和運用知識過程中培養能力。
[關鍵詞]物理能力學習方法思維品質思維能力
物理是一門有其自身發展規律的科學,知識體系也有其自身的邏輯性縝密性。而在教學中“物理難學”、“學物理難”似乎成了中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
- 上一篇:語文教學導課分析論文
- 下一篇:數學課堂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