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5英尺的慣性力引起的思考論文

時間:2022-09-23 04:49:00

導語:4.85英尺的慣性力引起的思考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4.85英尺的慣性力引起的思考論文

摘要:美國鐵路兩條鐵軌之間的寬度有一個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奇怪標準,兩軌之間的距離統一為4.85英尺(約1.48米),這與英國的鐵路標準一樣,而英國的鐵路標準最早竟是兩千多年前羅馬人用拉戰車的兩匹戰馬屁股(4.85英尺)的寬度來確定的,正因為這個標準的限制與沿襲兩千余年,今天就連美國的航天飛機燃料箱兩旁的推進器寬度也得做成4.85英尺,否則鐵軌無法運載。顯然,從這個意義上講,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運輸系統的設計竟是由兩千年前兩匹戰馬的屁股寬度來決定的。由此看來,這一被人們默認了的“4.85英尺”所帶來的慣性力量是多么的強大!要沖破由慣性形成的規則又是多么地艱難!

無獨有偶,不久也看到一篇叫《不拉馬的士兵》的短文,這個故事在管理界流傳很久。說一個炮兵軍官去視察炮兵操練時,發現每一門大炮旁總有一個紋絲不動的士兵站著。問其故,沒有有人答出。后經過查閱大量資料才恍然大悟:原來在遠古的戰爭年代,談不上自動化與機械化,大炮都是馬拉到前沿陣地的,由于要保持大炮發射后一個穩定的位置,必須要有一個士兵拉住馬的韁繩來恢復狀態,就這樣一個設定,一直到自動化與機械化發達的今天還循規蹈矩地沿襲這樣一個規則:大炮旁依然站著一個不拉馬的士兵。

這個“4.85英尺”和“不拉馬的士兵”規則所帶來的慣性力之強大由一科學研究小組通過對一群猴子實驗得到了充分地驗證:研究人員將5只猴子一起放在一個中間吊有一串香蕉的籠子里,研究人員設計這樣一個研究方案:只要有猴子伸手去拿香蕉,就用高壓水槍噴射它,一次次對拿香蕉的猴子進行重復噴射直到全體猴子不敢動那香蕉為止。接著,研究人員用另一只“新”猴子替換出籠子中的一只“老”猴子。初來乍到的新猴子并不知曉這籠子中的“游戲規則”,一來便動手去拿香蕉,結果它觸怒了籠中的其它4只“老”猴子。于是,他們代替原先由高壓水槍噴頭行使的懲罰任務,群起教訓它,直到新來者屈從于籠中的規矩為止。接著,研究人員不斷將經歷過高壓水懲戒的猴子換出來,直到籠子中的猴子全為后進入者,最終,便有如下的驚人發現:所有的猴子無一例外地都不敢去碰那串誘人的香蕉。科學家們用高壓水槍的噴頭澆注的“組織慣性”已經徹底束縛著進入籠子的每一只猴子,猴子們已將本是盤中美餐的香蕉奉若神明,不敢動彈一指。這就是慣性的強大力量所在。

上述的“人”與“猴”的慣性行為,使筆者不禁聯想到我們當前正轟轟烈烈進行著的新課程改革。

自2001年來,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理念的第八次課程改革在全國42個國家級實驗區一一展開,實施一開始,確實讓人有一種“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新鮮和新奇感,從新課程理念的通識培訓到新課標的具體實施再到新考試方案相繼出臺,課程改革作為行政強勢推進行為,一年一年按部就班地進行著,但幾年來,筆者深入到教學第一線,卻發現一種可怕而又尷尬的現象:第一線的教師們對新課程的認識與實施依然是茫然和盲目的。“穿著新鞋走老路”成了常規的行為,手中捧拿著新課本,對照著新的課程標準,面對著新的高考方案,依然在用一種陳舊的教學思想與觀念,落后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演繹出一種似是而非的新的課堂教學模式,依然人為地設計一種剛性“應試”環境吆喝著“千軍萬馬”同擠高考這一“獨木橋”:一樣的天,一樣的地,一樣的你,一樣的我,整天單調地重復著一樣事:周練、月考、調研考、聯考等等不一而足,成千上萬的鮮活的生靈擠在仄逼一隅,小小的校園儼然成了一個小小的社會!分數則象征著這個小社會里公民的身份,“我心中,你最重,少了你,淚無窮”已成為分數的最好注釋!對素質教育侃侃而談,而應試教育又搞得扎扎實實,根本沒有心思去對新課程的改革做一點深層次的探討與思考,眼前的課堂上“少、慢、差、廢”的舊模式成為當代學校中的牢不可摧的“老房子”,也是一道最頑強的風景線!究其原因,顯然是富有功利色彩的應試教育這一傳統陋習正像“4.85英尺”的馬屁股寬度一樣根深蒂固地扎根于我們廣大教師心中,更像籠中的“實驗猴”一樣被應試教育帶來的“組織慣性”牢牢羈絆著,而對誘人的“新課程”實施不愿也不敢越雷池一步。公務員之家

因此,這種“穿著新鞋走老路”的現象便催生出這樣一個錯誤認識:課程改革就是教材改變和高考模式的改變。一線的教師們根本說不清新課程的“新”到底新在何處?新課改的“改”究竟改在哪里?因而出現了一種:“專家叫好,教師叫苦,學生叫冤”的尷尬聲音。高考,依然是高懸在老師、家長與學生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讓他們憂心忡忡,惶惶不可終日。

著名的課程改革專家斯騰豪斯說:“課程改革就是人的改革。”

顯然,他所說的“人”的改革就是思想的改革,觀念的改革,行為習慣的改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的著名報告《學會生存》中所言:“教育就是解放。”這個“解放”顯然就是解放我們曾經沿襲多年陳規陋習的羈絆!而當前我們實施新的課程正是賦予了更多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觀點、新方法,如果我們不能從中汲取先進的思想來引領我們的教育教學行為,那么新課程背景下,我們將成為無頭之蠅、摸象的盲人。然而有一位哲人如是說:“世界上最難之事,莫過于將一腦袋里的東西裝到另一個腦袋中去。”這腦袋里的東西顯然就是人的思想、觀念與習慣,而要將這新的東西灌輸到他人的腦袋中去,卻是世界上最難的事。因此,面對當前新課程改革,我們應該知道做什么是最重要的了,也知道做什么是最難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