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

時間:2022-08-09 03:40:55

導語:初中物理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物理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

摘要:初中時期是學生生理和心理快速發展的重要時期。在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有效利用各種教學資源,通過創設靈活多樣的課堂,使學生踴躍參與課堂教學,以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基于此,本文探究了在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抽象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物理作為一門自然性學科,對人們了解客觀世界具有解釋和說明的功能。在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做好學生、教材和社會的溝通者,協力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物理知識技能與抽象思維能力協同發展,使其取得良好的物理學習效果。

一、提高初中物理抽象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一)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主動性。如果學生沒有接受過思維鍛煉,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難以得到有效提高,這對其之后的學習和生活會產生不利影響。但是,在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能使學生在解決各種問題的過程中做到游刃有余,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其學習效率。(二)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物理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有助于學生在發現問題后快速、客觀地分析問題,透過表象看本質,并應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更好地享受生活[1]。

二、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策略

(一)聯系生活,培養學生形象思維。在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將教學內容科學、合理地應用于生活,借助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場景講解物理知識,這是培養學生抽象思維的第一步。例如,在教學《平面鏡成像》一課時,筆者在新知導入中使用多媒體展示了猴子撈月、橋的倒影、照鏡子等學生熟悉的場景圖片。在視覺的刺激下,學生開始小聲討論,研究“反光”現象,并提出牙醫診治牙齒時使用小鏡子等場景。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后,筆者對本節課內容進行了簡單的講解,并組織學生操作“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通過對薄玻璃片、支架、蠟燭、白紙、刻度尺、筆等實驗器材的使用,引導學生直觀觀察和操作實驗過程,并總結出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最終使學生有效掌握本節課教學內容。在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整合教學內容與生活場景,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后,在學生學習內驅動力的推動下展開實際操作,通過帶領學生觀察各種物體和現象,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抽象意識。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場所,課堂環境對學生學習效率有直接影響。在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科學合理地進行實驗演示,激發學生學習動機,進而在學生積極參與觀察和討論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激發學生的抽象意識[2]。例如,在《二力平衡》一課教學中,首先,筆者將一個空的粉筆盒放在講臺上,并用手按住粉筆盒,引導學生觀察粉筆盒的運動狀態。學生通過觀察與交流得出,粉筆盒處于靜止狀態,即粉筆盒承受著講臺給的支持力和筆者給的向下的壓力,且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緊接著,筆者用力按壓粉筆盒,導致粉筆盒裂開,學生認為筆者給出的向下的壓力大于講臺的支持力。通過對具體事物的觀察與研究,學生總結出:“一個物體在承受兩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且在一條直線上時,這個物體保持靜止。”然后,筆者再引導學生逆向思考,學生認為:“一個物體在兩個力的作用下,要做勻速直線運動,這兩個力必須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一條直線上。”筆者對學生的總結提出表揚,并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補充,幫助學生有效掌握二力平衡條件知識。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適當進行實驗演示,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激發抽象意識,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這也是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進階步驟。(三)開展實驗,引導學生轉化思維。實驗是物理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有助于學生在直觀觀察中掌握知識內容。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積極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在實際動手與觀察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將形象思維轉化為抽象意識,進而達到兩種思維的有效轉化[3]。例如,在《牛頓第一定律》教學中,筆者將實驗中的小車放在講臺上,并給小車一個向右的推力,小車行駛一段距離后停下來。學生以此為例,提出踢出足球后,足球會前進一段距離;自行車停止騎行后,還要往前行駛一段距離等,但最終物體都會停止。學生提出這是因為它們在運動的過程中受到重力或摩擦阻力的原因。鑒于學生的結論,筆者引導學生思考:如果不受到重力、摩擦阻力或空氣阻力的影響,它們會怎么運動,會不會停下來?隨即,筆者組織學生分別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進行運動實驗,學生在實(四)試題訓練,提升學生抽象思維。試題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途徑,通過試題練習,學生能有效提升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中,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進而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以及抽象思維能力。例如,為幫助學生有效掌握“阿基米德原理”這一節內容,筆者為學生提出如下問題:在一個水池中,有一只裝滿石頭的船只,當把石頭全部投入水池后,水面是上升還是下降?學生通過思考與交流得出,判斷水面上升或下降,關鍵在于投放石頭前后浸在水池中物體體積的大小,即排開水體積的大小。筆者引導學生應用阿基米德定律知識,之后學生把判斷水中物體排開水體積大小轉換為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并利用F浮=G船+G石=ρ水V排1g和F浮1=G船+ρ水V石g=ρ水V排2g,根據ρ石>ρ水,得出F浮1>F浮2,求出V排1>V排2。在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試題訓練,引導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進而提升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結合學生實際學情科學、合理地制訂教學策略,使學生在物理學習中通過形象思維和抽象意識的養成和轉換,提升抽象思維能力和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正良.初中生物理抽象思維能力現狀及對策[J].中學物理,2016,34(12):27-28.

[2]梁辰.在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初中學生抽象思維能力[J].物理通報,2017(06):128-129.

[3]韋世滾.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J].河池師專學報(理科),1996(02):77-80.

作者:鄧小伍 單位:湖南省邵陽市武岡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