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思考和探索
時間:2022-07-04 03:22:37
導語: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思考和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大學物理是理工科非物理專業的一門重要必修基礎課.分析了新疆高校非物理專業開設大學物理課程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從學生學習特征、教師教學方法、學校政策、專業針對性等方面提出了建議和改革措施,以期提高非物理專業大學物理課程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非物理專業;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改革
大學物理是理工科大學生必修的基礎理論課.物理學所研究的內容包括宏觀機械運動、分子微觀熱運動、電磁與光的運動、原子與原子核內部的運動等等,這些范圍與數學、化學、生物等學科,以及土木、水利、機械、電氣等傳統工科有交叉和滲透.通過大學物理課堂教學,可以使學生系統了解物理學的基本概念、理論和研究方法,逐步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物理知識來解釋自然現象,以及運用物理的思維方式方法去學習專業知識的能力[1].可見,大學物理課程對于非物理專業大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和提高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目前大學物理教學現狀
隨著地方高校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各高校都越來越重視內涵式發展,增設了更多的理工科專業以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要.在這種大背景下,應用型本科教育成為一般本科院校轉型的方向,那么傳統的辦學理念和培養模式必然要作出適當的改變,理工科不同專業由于自身學科的發展特點以及滿足學生就業的要求,對所需物理知識的范圍和深度要求不盡相同,所以對大學物理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新疆高校大學物理課程教學存在以下問題:1.1學生中學物理基礎有差異.新疆作為少數民族地區,各民族大學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有些少數民族學生在高中階段的物理基礎較為薄弱,不僅如此,少數民族學生的國語(漢語)水平也參差不齊,有的學生國語較好,上課能聽懂教師所講內容,但有些學生來自偏遠農牧區,初高中為民語言授課,國語水平相對相差.因為高校要求國語授課,這樣在大學物理學習中,一些少數民族學生普遍感到學習比較吃力,加之高中物理基礎知識較差,漸漸地對大學物理學習由于畏難而失去興趣;還有一部分學生認為大學物理不是本專業的主干課,從內心就對學學物理課程的態度不積極,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筆者曾教授過某專業民、漢班級的大學物理課程,民族班大學物理考試不及格率為漢族班的兩倍.即使全為漢族學生的班級,疆外學生和疆內學生的基礎也不一致,疆外學生一般高考分數普遍較高,所以他們的高中物理基礎也普遍強于疆內漢族學生,上課也較為認真和專心,所學大學物理知識接受很快.1.2教師備課、講課質量有待提高.由于目前全國高校對教師的評價普遍存在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雖然近年來自治區在教師職稱評聘中逐漸增加了教學實績的比例,將教師分為科研型和教學型,對教學型教師職稱評聘降低了對論文和研究項目的要求.但教師晉升職稱、評優等方面還有科研項目和核心刊物論文的硬指標,特別是大學排名以及高校評估都對高校的科研有要求.因此,造成大部分教師將很多精力用在了科研上,使一部分教師重科研而輕教學.再加上大學物理課程是公共課,使一部分教師不重視大學物理課程教學,不認真備課,不能鉆研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照本宣科,課堂教學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很難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教學效果.還有一些高校將大學物理課程的教學任務安排給一些入職不久的青年教師,由于青年教師對大學物理課程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并且教學經驗不足,也會影響大學物理課程的教學質量.1.3教學方法比較陳舊.傳統的大學物理課堂教學中,任課教師都是一邊板書一邊講授,學生雖然可以利用板書的時間去理解消化知識.但這種傳統模式不能將生動的物理知識展示給學生,很難激發學生學學物理的興趣和積極性.另外,大學物理實驗一般開在理論課后的一學期里,這樣造成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脫節的現象.而且有的學校教學實驗器具缺乏,課堂上基本不設置物理演示實驗,導致學生不容易理解較為復雜的定律、定理.1.4大學物理課程不能與自身專業緊密結合非物理專業學生學學物理課程,目的是掌握大學物理的基本知識和研究方法,運用物理學的思維方式、研究方法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并利用這些物理方法和知識去學習和研究自己的專業.有些高校對數學、化學、土木工程等專業所制定的大學物理教學大綱一致,沒有內容上的調整,顯然這是沒有將物理知識和學生所學專業相結合,使學生無法體會到物理學知識在所學專業中的重要性,會使學生感覺大學物理課程對學習本專業沒有用,從而產生應付心理.
2非物理專業教學改革的建議和措施
2.1堅定不移地進行民漢學生合堂教學.民漢學生合堂教學是指少數民族學生和漢族學生混合編班,一起上大學物理課,這樣可以促進少數民族學生國語水平的提高,使漢族學生和少數民族學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民漢學生合堂教學,要將民漢學生安排在同一課桌上,使民漢學生“結對子”,互相幫助,促進物理教學質量整體提高.還要加強少數民族教師國語的培訓,提升少數民族教師國語水平.民漢學生合堂教學后,應采取分層次教學,對于基礎較差的少數民族學生可以適當降低物理教學難度,以利于這些學生學習并培養其學習物理的興趣.當然考核也要采取多種方式,不能以期末考試的一次成績來評定學生的總體成績,應重視學生課堂上實驗動手能力和學習態度考查,增加“平時分”的比例,更加重視過程性評價.2.2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學校應該出臺鼓勵政策,向教學一線傾斜,在年終考核中,適當提高教學在年末考核中的比重,提高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促進大學物理教學改革.比如降低教學型教師的科研工作量;為年輕教師增設教改項目;為年輕教師多提供外出進修學習交流的機會;減少剛入職的青年教師授課的數量,以便他們專注備課教學.除此之外,學校還應該鼓勵教學水平高的教師,積極投入教學改革研究中,發揮有經驗的老教授傳幫帶的作用,向年輕教師傳授教學心得和方法,來提高年輕教師的教學水平.伊犁師范學院每年為新進教師都安排了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指導,提高新進教師的教學技能,對年輕教師盡快進入教師角色提高教學水平幫助很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3改善和創新教學方法.傳統的大學物理“黑板+粉筆”式的教學模式,雖然有利于物理公式的推演和學生理解,但是大部分學生是被動地接受,教學過程顯得枯燥和乏味.為了提高學生興趣,可以適當地在課堂中利用多媒體教學,比如演示炮彈飛行動畫來揭示物理拋體運動規律,使課堂教學生動、形象.在講解“系統內質量移動問題—火箭飛行原理”時,可以播放神舟11號飛船發射升空的視頻片段,激發學生對祖國的自豪感.當講到剛體力學時,學生普遍反映較難,不好理解,如果通過播放冬奧會花樣滑冰運動員的視頻來解釋動量矩、轉動慣量、角加速度三者之間的關系,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轉動定律,還可以對比記憶質點平動時遵循的牛頓第二定律,兩者形式相似,地位相當.如果教師在播放ppt時講述過快,學生的思維跟不上,就不能理解講解的內容,這就需要用傳統的板書來補充.板書式的教學具有思路清晰、邏輯性強等特點,可以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思考,恰好彌補了多媒體教學的不足[2].多媒體技術與傳統板書教學相結合,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領會物理知識,起到融會貫通、事半功倍的良好作用.另外,還可以采用互動式教學,讓學生走上講臺與教師共同進行課堂實驗演示,或者讓學生事先備課站上講臺講授新的知識內容,充分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筆者在期末考試復習時,就讓學生走上講臺講解習題,臺下學生積極提問,通過講課,學生更加主動地去學習知識,從期末考試成績來看效果還不錯.課程設置也可以做適當的調整,實驗課可以設置在理論課前或者同時進行,更有利于學生通過實驗的感性認識學習理論知識,這樣更會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和理解能力.2.4大學物理課程設置要與學生所學專業緊密結合.物理學是主流學科的支撐,而主流學科應該是物理學的依托[4].物理學可以為其他學科提供新思想新方法,起到夯實基礎的作用.比如,數學和化學專業都屬于傳統的重點學科.大學物理課程內容較為繁雜,針對不同的專業特點,大學物理課程的內容可作適當的增減.數學專業與物理學的關系非常緊密,數學作為物理學的工具,在物理定律的發現和應用過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其實就是應用數學知識的過程,數學知識在物理學領域有廣闊的應用天地,一些歷史上有名的物理學家都是出色的數學家,比如牛頓、高斯、歐拉、拉格朗日等,可見數學系的學生學習物理學能使掌握的數學知識更加深刻.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在通往物理學更深的基本知識的道路上是同更精密的數學方法相聯系的.”那么在數學系講解哪些物理知識呢?可以重點講授與數學專業密切相關的物理定律和概念,使學生能夠應用數學工具解決物理問題.對于化學專業應該以熱力學、電磁學、光學、原子物理為重點[5].而對于土木工程專業,要以大學物理中的力學部分作為重點講解內容,因為力學是分析土木工程中介質受力的基本工具,對于復雜結構、流體介質,力學知識應用很廣泛.對于電氣工程專業,可以在講授電磁學內容上精講和細講,多花些課時.這些都是根據各專業的不同特點而在教學內容方面所做的選擇.總之,非物理專業學生學習物理學的目的就是要學會用物理學知識來解決本專業的問題,促進學生對本專業的學習,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3結語
本文分析了新疆高校非物理專業大學物理課程教學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和解決措施,希望更多的同行關注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改革,以提高大學物理課程教學質量,為培養更多的應用型人才服務.
參考文獻:
[1]REDISHEF.Implicationofcognitivestudiesforteachingphysics[J].AmericanJournalofPhysics,1994,9(62):798-803.
[2]樊秋波,劉冬冬,韓百萍.提高非物理專業大學物理教學質量的思考與建議[J].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26(2):78-80.
[3]張蓮蓮,徐麗紅.基于新教改的大學物理教學探索與實踐[J].科技創新導報,2011,29(4):4-5.
[4]賈貴儒,劉玉穎.關于對“非物理專業學生”物理教學中相關問題的認識[J].物理與工程,2017,27(5):10-14.
[5]楚興麗,史水娥.非物理專業“大學物理”課程的教學研究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0(24):101-102.
作者:弋鵬飛 馬奭文 單位:伊犁師范學院
- 上一篇:大學物理分層次教學探索
- 下一篇:大學物理實驗教學實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