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物理教學滲透德育策略
時間:2022-06-27 10:43:27
導語:大學物理教學滲透德育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了有效地在大學物理教學中滲透德育,文章首先闡述了大學物理教學中滲透德育存在的問題,然后提出了大學物理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實施策略,包括加強自身學習、注重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建立素材庫、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法、設計合適的學業評價內容與方式。
關鍵詞:大學;物理教學;德育滲透
大學物理課程蘊藏著豐富的德育內涵,教師在講授物理知識的同時,運用教學智慧使德育充分融入或滲透大學物理教學中,這能為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貢獻力量。
一、大學物理教學中滲透德育存在的問題
除去學校等教學環境和條件因素,針對教學的主體,在大學物理教學中滲透德育主要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教師的思想意識不足。在當今的政治環境下,雖然教師都清楚思政教育或德育對大學生的重要性,也對自身育人的職責越來越清晰,但許多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往往會受到若干外因的干擾而放棄德育滲透,甚至推卸育人責任,仍然按照多年形成的教學習慣按部就班地教授專業知識,使得在物理教學中滲透德育呈現出“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狀態。(二)教師自身素質能力不足。理工科教師在自身成長受教育的過程中系統地學習思政知識的機會較少,思想道德和人文社科知識較為薄弱,由于相關知識的匱乏,很難將專業課教學與思想道德教育融會貫通。同時,由于理科的教學方式與道德教育方式不同,教師欠缺必要的教學方法,更難在教學中有效地滲透德育[1]。(三)教材相關內容欠缺。教材是教學的重要參考資料,教師備課和學生在學習中都會認真研讀教材,因此在教材中體現德育內容是非常有效的滲透手段。但近些年,出版的許多普通物理教材很少有思政教育或德育內容,或者相關內容片面、老舊、關注面窄,尤其是高職高專類教材中幾乎沒有這部分內容,這就使得教師和學生對在大學物理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意識和行動變得更被動。
二、大學物理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策略
大學物理教師如何在大學物理教學中落實并有效滲透德育?具體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一)加強自身學習。在對德育滲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清晰認識的基礎上,大學物理教師需要加強自身對人文社科知識及相關教學方法的學習與更新。教師通過閱讀等方式進行學習,逐漸提高自身人文素養;教師在學習的同時,注意人文社科知識與物理相結合,積極思考,提高主動挖掘德育素材的意識和能力;教師通過與他人交流、閱讀文獻等方式,主動學習文史類課程的教學方法,尤其是較新的教學策略等,以提升自身德育滲透的教學設計能力。教師人文素養的提高需要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要摒棄“急功近利”的心態。(二)注重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對學情的了解與分析是備課時必要的工作,這同樣有助于教師在大學物理課堂上滲透德育。物理教師可以通過多與班主任、思政課教師交流溝通,從側面了解學生整體或個人的思想表現及困惑;也可直接與學生進行良好溝通,在拉近師生距離的同時,從學生身上獲取最直接的德育素材或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的線索。通過這樣的準備,教師在大學物理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將更有針對性,教學效果也會更好。(三)建立素材庫。德育素材是實施德育滲透的必要內容,教師在工作與生活中要善于用發現的眼睛,多角度充分挖掘能夠滲透在大學物理教學中的德育素材,具體可從以下四個方面關注并實施。1.關注學生的學習生活環境。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環境,學生常年生活在學校中,對學校基本要求的規章制度都爛熟于心,但對于一部分要求卻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清楚實行該部分規章制度的原因。比如,宿舍內不讓用大功率電器,許多學生只知道有發生火災的危險,卻不清楚為什么會有這種危害。物理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通過對電路、電功率知識的講解,使學生從根本上懂得遵守校紀校規的必要性,提高學生對法律法規的信服度和遵守的自覺性。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就業方向等,從職業道德方面滲透德育。比如,對師范生的培養,教師在大學物理教學中可以通過對電磁場知識等的系統講解,增強學生對唯物主義和科學世界觀的教育,使學生客觀認識宗教及迷信。許多職業操作規范都存在物理原因,例如,工作中不當的操作或玩忽職守會導致爆炸事故,教師通過對爆炸原因的物理解釋和分析,使學生懂得愛崗敬業和在工作中一絲不茍的重要性。了解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家庭和家鄉角度滲透德育。例如,教師在講解熱學知識蒸發的快慢時,讓學生分析為什么夏季在中國東部沿海地區感覺悶熱,而在西部地區卻感覺2019年6月不到,這一問題可使學生充分認識自己的家鄉,從而增強學生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情感。家庭生活中的倫理道德問題也可為教師所用,例如,光線反射時,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不能描述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這種因果關系不能被顛倒,教師可以借用子女的長相像父母,而不能顛倒著說是一樣的,這樣的類比既講清了物理知識,同時在倫理道德方面也提醒學生在生活中需要尊重父母長輩。教師通過比較一度電的能量在使用電器和使用人力做功上的差別,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電的可貴和節約用電的意義。2.關注專業知識與人文知識交叉的關聯和整體性。作為大學物理教師,專業知識背景應當扎實且系統,不僅要求其物理知識的深度和廣度,而且還要熟知物理知識的前因后果、來龍去脈、知識間的關聯等。教師在講解物理知識時,抓住知識產生和發展的歷程,講清楚是什么、為什么、怎樣產生、怎樣用的問題,就能使學生行云流水般地穿梭在物理發展的歷史中,學生通過學習知識的產生過程,體會科學家實事求是、嚴謹、努力拼搏、去偽存真、為科學獻身的精神。教師通過講解知識運用于科技的過程,使學生體會科學家的愛國精神、勇于創新和擔當的精神及團結協作的精神,激發學生多方面的情感,鼓舞斗志。教師通過對知識系統歸納,使學生體會自然科學內在的和諧之美,從而感受社會關系的和諧美好。3.關注社會熱點問題。通過網絡,人們可以隨時了解每天發生的新鮮事、熱點問題。大學物理教師在關注事件的同時,一定會經過自身知識、閱歷等的加工形成獨有的看法,體現出理科教師具有的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教師在大學物理教學中與學生分享自己對社會熱點問題的看法,不僅,能拉近師生距離,而且也能為德育素材增添新的內容,避免素材陳舊給學生帶來的逆反心理;再者,能促使學生對社會問題的積極思考,客觀認識網絡,明辨是非,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最后,教師對學生在交流討論中表現出的關注焦點與其思想上存在的問題,教師會注意積累與反思,便于有針對性地進行德育滲透。4.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與思想變化。由于學生的興趣愛好及思想受環境的影響較大,教師需要經常關注學生這方面的變化。大學物理教師可以間接通過與班主任、思政教師的交流,以及課上課下親自對學生進行觀察和溝通,充分了解學生近期的思想波動、喜好及在思政學習方面存在的困難,從中搜集有針對性的德育素材。教師可以將獲取的德育素材,利用多媒體,經過積累、歸類整理、提煉典型等方式,逐漸建成一個適用于大學物理教學實施德育滲透的素材庫。(四)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法。德育素材在教學中不可生搬硬套,更不能臨場發揮,教師運用素材要適度、適時,根據教學目標、學情的需要選取適用且典型的素材在教學中適時運用,實現有機和諧地滲透德育[2]。教學中滲透德育,教師要充分利用傳統教學方法的優勢,利用課堂討論,教師及時將學生關注的問題逐漸引向德育。教師根據學生的基礎進行分層教學,有針對性地提問,教師將結合了物理與德育的較新、較難的問題,選擇基礎好的學生回答,選擇基礎較弱的學生則回答中學接觸過但尚不能清晰解釋的與德育相關的交叉問題。教師以多種形式進行強調:德育目標作為教學目標的一部分,教師在課堂上要有意識地通過板書、多媒體課件、提問、課堂小結等形式進行德育滲透,以引起學生的重視。同時教師利用實驗教學使學生體驗其中蘊含的實事求是、團結協作等思想。許多大學物理教材在緒論部分都會關注物理知識的整體性、系統性和其中的情感態度價值,教師利用好緒論課滲透德育。教師還要利用好網絡媒體進行德育滲透,網絡媒體一方面為德育提供了素材來源,另一方面也是很好的教學、學習工具。例如,教師通過QQ群、微信群、公眾號、微博等網絡交流平臺,在課前、課中、課后德育素材,完成引導、討論交流、作業布置、反思等教學活動;教師也可通過網絡問卷,調查學生的思想狀況和對某些問題的觀點來滲透德育;教師還可利用多媒體方便快捷地整理和再現德育素材。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不能占用較長時間,以免無法完成教學任務,所以教師必須充分備課,考慮學情,合理安排滲透的時機和內容量。所有的教學方法只有有機整合,靈活運用,才能避免學生對德育的抵觸,從而達到有效滲透。(五)設計合適的學業評價內容與方式。由于德育在大學物理教學中所占用的學時、教師的精力都不及專業知識,因此學校有必要通過學業評價手段來提高教師和學生對德育滲透的重視,并提高學生思考與實踐的主動性,最終提升德育滲透的有效性。學業評價主要通過作業和考試形式實現。為了體現德育,教師在作業布置中可以要求學生對網絡事件、自然、生活現象或行為規范等從物理和德育兩個方面進行分析解釋,或者布置為情景任務等。試卷題目須涉及德育內容,例如,解釋與物理有關的行為規范;講述某科學家的故事;針對某一事件或現象,分析說明自己的態度、做法、措施等。另外,學生平時的操行表現、違規違紀等行為也可作為考核內容,計入大學物理的總評成績。除了常規教學,課外也可進行德育滲透。例如,大學物理教師適時對德育內容進行歸納整理,舉辦相關的德育專題講座,以彌補課堂上德育滲透的碎片化現象,在教學見習、課外活動中融入德育。教師自身也可體現德育的滲透,例如,教師在課內外以身作則,使學生體會到愛崗敬業的重要性。同時教師針對學生的不良行為,及時運用專業知識引導學生認識規范與道德,表現出人文關懷,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使德育滲透貫穿于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的全過程。
三、結語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只有在教學中多實踐,注意積累與反思,才能找到適合自己教學的德育滲透方法。教師要將德育素材、滲透德育的教學方法等貫穿于大學物理的教學目標、教學計劃、教案、作業、試卷、反思等教學常規材料與實施過程中,使德育滲透成為一種教學規范和習慣,從而實現德育在大學物理教學中的有效滲透。
參考文獻:
[1]苗國強.高校專業課教學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8(10):43-44.
[2]李慶麗.淺議在大學物理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J].科技信息,2012(10):424.
作者:馬靈靈 單位:新疆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數理學院
- 上一篇:大學物理網絡平臺的建設與應用
- 下一篇:大學物理實驗考核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