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高中物理教學思維能力培養
時間:2022-03-15 05:28:53
導語:論高中物理教學思維能力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能讓學生以批判的精神對知識進行審視,并積極質疑,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文章從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要改革傳統教學模式、高階思維在課堂上的體現與設計、高階思維需要遵循知識構建的教學法則三方面,探討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高中物理;高階思維能力;認知能力;解決問題
著名教育學家布盧姆認為,根據認知復雜的程度可將思維過程細分為六個類別,即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和評價。而高階思維主要是指學生對知識的分析、綜合和評價思維能力。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
一、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要改革傳統教學模式
第一點,從以教師為中心轉為以學生為中心。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多強調完整明確界定的內容架構,對學生進行按部就班的知識灌輸,教授學生具體的學習方法和步驟,就連實驗的細節現象和結論都給學生進行統一的指導,使得學生的思維不能得到有效提高。而高階思維的教學理論能打破原有的方式,減少教師對學生的硬性指導,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意識,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思維實踐,從而發展思維能力。第二點,從關注知識灌輸轉換為關注學習過程。傳統教學模式過分強調學生的成績,不注重學生的思維活動過程和問題分析思路,使得學生為了學習而學習。而高階思維則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注重知識形成的過程,讓學生能夠感受到知識的重要性,體驗到學習的樂趣。這樣,更有利于學生思維方式的轉變,促進學生的思維逐步走向高階。第三點,擺脫封閉式教學,實現開放性教學。傳統教學模式內容相對孤立封閉,大多與真實生活聯系不夠緊密,學生很難感受到共鳴,更別說進行創新等思維活動。而高階思維則強調問題探究的過程,探討教學內容時學生的精神是飽滿的,學生的參與是自覺的;能聽到學生解釋、推測、描述問題;能聽到學生提出新問題,并討論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會進行超出能力范圍的推理、思考,學著使用更多的方法和策略解決問題。
二、高階思維在課堂上的體現與設計
高階思維能力的構建,應與具體的課程和教學有效整合。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反思自己的教學與學生的認知程度處在思維的哪個階段,專門設計的教學方式有沒有對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力的發展有推動作用,有沒有提升他們創造性思維或者培養他們的高階思維能力。同時,教師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思考、總結、調整,才能更好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通過實踐教學的探索,筆者認為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教學設計需要把握四點原則。原則一,教學活動的設計要全面,內容要豐富,目標要明確。原則二,教學設計要能夠畫龍點睛,既要巧妙,又要與課本內容相關。原則三,要確保問題求解任務具有足夠的難度,具有啟發性的作用。這樣,在高階學習中學生能保持自己的特質,確保認知、元認知的共同參與或是組合。原則四,要意識到有效策略的應用需要包含情感和認知因素。因此,強化但不過度的策略是高階思維訓練中的關鍵條件。
三、高階思維需要遵循知識構建的教學法則
法則一,構建知識一體化,責任分配到每個人。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某一物理現象進行討論,并且讓每個學生提出一個不同于別人的觀點、問題、發現或建議,使討論更加豐富多樣化,進而拓展學生的延伸性思維。同時,要求全體學生都要參與其中,不壟斷發言,并認真聽取和吸收他人的意見。法則二,構建知識自覺化,培養學生自主求知的意識。學生只有具備足夠的相應能力,才能完成知識的構建,這是一個漫長艱辛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求知意識時,教師要掌握好恰當的時機。法則三,敢于質疑和挑戰權威,對知識進行批評性的學習和應用。質疑精神是學生必備的學習基本要素,教師要引導學生敢于質疑,不要迷信權威,要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問題,這樣才能更好地發現知識的本質,掌握物理現象背后的規律,促進學生高階思維的形成。法則四,結合現實問題深入探究。學生通過課本知識的學習,會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或提煉一些相關的有趣的問題,并將這些現實問題轉化為探究的主題進行深入探討,以尋求更合理的解決思路。
總之,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在低階思維的基礎上不斷向高階思維邁進,并以批判的精神進行知識和問題的審視,積極質疑,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物理學習的興趣,而且能提高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主動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發展學生的高階思維。
參考文獻:
[1]李向瓊.激發學習興趣,培養思維能力[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2(08).
[2]張貴仕.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2(06).
作者:王集峰 單位:甘肅省民勤縣第一中學
- 上一篇:大學語文課程改革思考與實踐
- 下一篇:農村高中物理雙語教學路徑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