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質量安全刑法保護措施

時間:2022-06-15 10:44:16

導語:茶葉質量安全刑法保護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茶葉質量安全刑法保護措施

摘要:產品質量安全不是小事,其與每個人的切身利益緊密相關。而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里,很多人都忙著為金錢而奔波,似乎只要能獲利,幾乎無所不為。于是,在“金錢至上”主義的沖擊之下,產品的質量越發令人堪憂。雖然我國是產茶大國且不少名茶遠銷世界各地,但是我國茶葉質量卻一直備受詬病。本文在闡釋了茶葉質量安全刑法保護構成后,又分別從關鍵概念的闡述不清、罪責刑不相適應兩個方面對其立法現狀進行了解析,并最后據此提出了立法完善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茶葉;質量安全;刑法保護;立法完善

質量安全是當前產品最為關鍵的問題,如若產品質量不過關則會對公眾的身心健康產生不良影響,甚至會危害整個社會的穩定與發展。之前席卷全國的“三鹿奶粉”事件、南京冠生園的“陳餡月餅”事件以及“毒膠囊”事件都成為了大眾揮之不去的陰影,而這些層出不窮的負面新聞表明,解決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已經迫在眉睫,尤其是在亂象叢生的市場經濟環境中,產品的質量安全直接關乎消費者的生命安全。更為重要的是,在這個全球經濟文化大融合的時代里,人與人之間的隔絕狀態被打破,各國之間的經濟交流也愈發頻繁,國際市場早已形成并且呈現出不斷擴大之勢,而我國產品卻經常因為質量安全系數過低而被國際市場拒之門外。近年來,茶葉產品的出口量越來越小,除了傳統的名茶能順利進入國際市場外,普通的茶葉只能在國際市場的大門外徘徊。究其原因,茶葉所殘留的毒害物質與化學成分過多,不符合世界貿易組織所規定的綠色安全標準。因此,面對江河日下的茶葉市場,我國應該從茶葉質量安全刑法保護的立法入手,制定嚴苛的刑法保護措施以保障茶葉的質量安全、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1茶葉質量安全刑法保護構成

1.1約束對象。茶葉質量安全是不同市場主體相互作用的結果,茶葉的整個生產與流通過程會涉及多方行為,而這些行為則與茶葉產品的質量安全息息相關,其也是法律所規范制約的對象。首先,選購茶葉種子是其質量安全的第一步,一旦茶葉種子是偽劣產品,那么銷售偽劣茶葉種子的行為就是茶葉質量安全刑法所應規制的對象。而后,茶葉在種植過程中會施加農藥與化肥,假若茶農所購買的農藥和化肥與國家衛生安全標準不相符合,那么茶葉的質量將會受到影響,消費者的生命健康也會受到危害。因此,農藥化肥的生產者與經銷商均成為了茶葉質量安全刑法所應約束的對象。同時,茶葉在生產加工之后必須要經過包裝才能流向市場,而包裝所使用的材料是否符合食品包裝要求也是需要嚴加注意的。因而,生產與銷售茶葉包裝材料的行為也屬于茶葉質量安全刑法所應規范的對象。總之,只要與茶葉相關并且影響其質量安全的行為都將會成為其約束的客體。1.2保護手段。法律是茶葉質量安全保護最有效的手段,而法律存在的前提是立法,不僅要對相關市場主體的經濟行為進行規制,同時還要從不同的法律角度建立健全的茶葉質量安全保護體系,充分運用民法、刑法以及行政法與經濟法對其進行綜合性調控。此外,茶葉質量安全的保護手段還包括科學的標準、完善的監測與認證制度。相關部門可以根據茶葉的生長與生產狀況制定科學的茶葉安全標準,并將其以法律的形式明確規定出來,從而引導茶葉生產與加工行為的有序進行。當然,為了保障茶葉的質量安全可以建立茶葉產品監測制度,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對茶葉從種植到銷售的每一環節均進行有效監督,以便及時發現其所存在的安全問題,而后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方案,以切實保證茶葉的質量安全。再者,茶葉質量安全可以通過其認證制度來保障,因為茶葉質量安全認證制度對茶葉生產者、加工者、生產加工行為等都有嚴格的要求,凡是通過認證的茶葉基本上都是可以放心飲用的產品。

2我國茶葉質量安全刑法保護的立法現狀

2.1關鍵概念的闡述不清。我國刑法中有關茶葉質量安全保護的法律規范并不多,甚至極為少見。而茶葉通常被當作農產品對待,其立法也大多是從農產品的角度著手的,因此,對于其中所提及的農產品的某些概念到底是指茶葉產品還是針對其他農產品則不甚明了。另外,《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2條將農產品定義為初級產品,而初級產品又具體包括哪些內容呢?茶葉只有在經過生產加工之后方可飲用,其到底是初級產品還是農產品呢?關鍵概念闡釋不清使得其所適用的法律也陷入了爭論之中。此外,茶葉質量安全刑法保護立法體系并不健全,甚少有專門涉及茶葉質量安全的法律規范,立法中只有針對農產品認證制度與檢測標準的相關解釋,而對于茶葉質量安全的標準以及檢測的要求則只字未提,亦即我國刑法對于茶葉質量安全的保護可謂是“一片空白”。2.2罪責刑不相適應。近年來,隨著茶葉市場的再度繁榮,茶商在高額利潤的驅使下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不少商人以劣質茶葉充當名茶進行銷售,或者不按照茶葉生產的安全標準進行生產加工。而針對茶商的非法行為,我國刑法的懲處措施卻并不嚴厲。根據現行刑法的規定,生產與銷售不符合衛生安全標準的食品罪屬于危險犯,只有在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后果之后才構成犯罪,否則就不視為犯罪。因此,茶商紛紛鉆取法律的空子,即使其大量生產不符合安全標準的茶葉產品,只要沒有對社會關系造成嚴重危害都可以逍遙法外,不用為其所實施的違法行為承擔法律責任。另外,我國對于茶葉質量安全犯罪行為的處罰主要是以罰金為主,而罰金額度的確立則是依據其茶葉銷售金額的大小進行判斷。在此情況下,實施了犯罪行為卻還未來得及銷售出去,或者銷售金額較小的非法茶商則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或者只需要承擔較小的法律責任,而這種處罰力度對于茶商而言微不足道,完全抑制了刑法警戒作用的發揮。

3我國茶葉質量安全刑法保護的立法完善措施

3.1明確規范對象的范圍,劃分清晰的法律界限茶葉質量安全刑法保護所應規制的對象是多方面的,幾乎涉獵了與茶葉相關的點點滴滴,然而茶葉質量安全刑法所明確保護的對象范圍卻過于籠統。對于“哪些行為是其所保護的客體”、“哪些關系又是其所應保護的對象”等問題,我國茶葉質量安全的刑法保護缺少明確的規定,也就是法律規范并沒有對此進行詳細闡述。因此,我國應該從茶葉質量安全刑法保護的立法入手,根據當前茶葉質量安全保護的現狀對其進行立法規范,并將其所保護的具體對象一一納入刑法的框架之內,同時將影響茶葉質量安全的因素悉數納入刑法范疇,從而使茶葉生產者與加工者能更加審慎地注重茶葉的質量安全。例如,我國刑法可以結合國際茶葉市場的標準以及當前的茶葉生產技術,針對茶葉質量安全檢測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法律規范,進而為茶葉質量安全提供堅實的立法基石。再而,針對茶葉質量安全刑法保護的立法也應該立足于不同的法律關系,分別從不同的視角對其進行立體化立法,以明確區劃的形式將茶葉產品質量置于多重保護之中。3.2依據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完善刑法的懲處措施。茶葉產品的質量安全事關消費者的人身健康,其應該是不容小覷的問題,然而我國刑法對于質量安全問題的處罰卻背離了罪責刑相適應的原則,茶企所實施的危害行為沒有造成嚴重后果則不構成犯罪,其幾乎將茶葉放于“真空”之下,任何人都可以對其構成威脅,并且還不受法律懲罰,這也是導致我國茶葉市場秩序混亂的主要原因。所以,我國應該嚴格按照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完善茶葉質量安全刑法保護的懲處措施,根據茶葉質量安全犯罪行為的犯罪構成將其進行不同程度的定性與量刑。一方面,我國可以從刑法保護的茶葉質量安全這一客體下手,針對犯罪行為所造成的犯罪結果對其進行分別定罪,并根據主觀意圖的故意與過失對不法行為進行量刑。例如,針對危害結果不同的茶葉質量安全犯罪可以依法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與死刑,并依據犯罪程度的不同判處沒收財產或者罰金,使得犯罪行為人所實施的犯罪行為與其所應承擔的責任以及所應承受的刑事處罰相一致。另一方面,由于茶葉質量安全的刑法犯罪大多是以法人犯罪的形式而存在,而我國刑法對于法人犯罪一般只處以罰金且處罰力度相對較輕,對于犯罪人而言不構成任何警示意義。因此,我國可以從茶企犯罪行為的特點出發,綜合設定茶葉質量安全違法行為所應承受的罰金幅度,使其將刑法的震懾作用展示得淋漓盡致。

參考文獻

[1]吳喆,任文松.論食品安全的刑法保護———以食品安全犯罪本罪的立法完善為視角[J].中國刑事法雜志,2011(10):55-59.

[2]馬三喜,付麗潔,胡國利.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刑法保護的立法完善[J].經濟研究導刊,2012(32):169-171.

[3]于斌,劉曉莉.論食品安全刑法保護的立法完善[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4):65-69.

[4]朱俊洪.新時期我國食品安全刑法保護若干問題探析[J].法制博覽,2014(11):315.

[5]李彬,張愛娥.食品安全刑法保護制度的缺陷與完善[J].人民論壇,2016(2):124-126.

作者:符慧君 單位:海南政法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