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刑法觀念的轉變

時間:2022-11-02 05:16:04

導語:略論刑法觀念的轉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略論刑法觀念的轉變

本文作者:郭如瑾

黨的十四大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市場經濟的茅種意義上講,就是法制經濟,只有健全的法制,才會有健康的市場,所以這種經濟體制的轉換,對我國九十年代的法制健全提出了新的課題。在市場經濟大潮的強烈沖擊下,一切即存的觀念、制度、政策和法律都面臨著改革、轉變和調整的要求。刑法觀念是措導邢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活動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思想基礎。它必須要經歷一個由單純的計勉經擠觀念向市場經濟觀念的轉變的過程,只有這樣我國的刑法理論研究、刑事立法活動和可法行為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與時代的脈博跳動相合拍。

首先,轉變形法現念是以市場經濟的價位取向為依據的,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刑法是以保護計劃為中心任務的,刑法觀念是以計劃為價值取向而建立的市場經濟的刑法觀念則應是建立在市場取向的基礎之上,它從一個方面體現并反映了市場經濟的發展方向。市場經濟價值取向應該有一個總的標準,鄧小平同志在南巡講話中闡明了這個標準。他指出,搞經濟建設不要過于糾纏姓“資”姓“社”_的問題,判斷方向的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這“三個有利于”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功利價值標準和取向,刑法觀念也必須體現和反映這種價值取向。第二,刑法觀念轉變的基本內容是要掛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轉變認定犯罪的觀念。

市場經濟犯罪觀的重妥內容就要科學地確定犯罪的認定標準。依據刑法學原馬犯罪的最本質的特征是具有社會危害性,分析與衡雖一個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及其程度是認定犯罪的前提。但是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及其程度是一個與社會的政治、經濟生活息息相關,并隨之而變化的。在計劃經濟體制下,認定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是注重行為是否與計劃相沖突。單一的計劃經濟是一種封閉式經濟體制。由此而產生的認定犯罪的觀念也是封閉型的。而市場經濟開放型的觀念恰好與之相對立。市場經濟是通過市場變換實現自我組織、自我更新的擴大動態系統。它是一種動態的經濟.它要求用發展、變化和全面的觀點而不是靜止、孤立的觀點去觀察、認識和判斷經濟現象。確定某種社會現象是否具有社會危害性,是否構成犯罪,不僅要立足于現實,還要著眼于未來,要看其是否順應自然,順應社會發展和代表生產力的發展大趨勢,所以“三個有利于”標準也是認定行為社會危害性有無及其程度的總標準。在這個總標誰釣基礎上,還要根據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建立一些具體的標準。比如在市場經拚條件下,對于經濟行為的合法與非法包括犯罪的評判認定,就應當以市場經濟運作內在買求為標準,因為,它是‘三個有利于”標準的具體表現。市場經濟運作的內在要求可概括為怪濟自由、公平競爭、誠實信用三大原則。經濟自由原則旨在最大限度地發揮經濟活力,提商經濟效益,公平競爭原則旨在為經濟主體提供參與經濟活動的平等地位與均等機會,誠實信用原則旨在保障契約的被遵守,防止對合法經濟權益的侵犯。三大原則均致力于維護市場經濟秩序,保障市場經濟運行,因此,凡是違背這三大原則的經濟行為,應在法律上評判為非法,危害嚴重的,則應認定為經濟犯罪,否則就應在法律上評判為合法。例如:目前比較突出的不正當經濟競爭行為,制造‘梢售,假冒偽劣有品的行為,嚴重浸犯知識產權的行為和經濟欺詐行為等,都是有背于三大原則的,而被評判為具有社會危害性。而某些經濟投機行為在以前是定性為破壞計劃的非法行為,予以嚴厲禁止,直至以犯罪論處。但是根據市場經濟價值觀,投機是事先預測將來價格變動趨勢以謀取利潤,它向未來不確定的價格進行風險住挑戰,只要不違背公平競爭和誠實信用的原則,就不具有社會危害性。它們的作用是促使市場富有流動性和具有朝氣,是具有積極意義的經濟行為。伐有投機行為,就不可能有國家的證券市場和期貨市場。第三,刑法觀念的轉變還要求樹立適應市場經濟的戒罰現念,追求形罰的整體杜會效果的現實。

在我國,重刑主義是具有傳統性的刑罰觀念,在幾千年的歷史中一直被延傳,在現在的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中這一觀念應存在其形響,具體表現為:在立法中規定死刑飛監禁刑等王刑的刑罰種類占的比重較大,在立法中對于輕罪規定較重的刑罰方志在最邢方面側重返擇較重的刑種和適用較長的刑期。重刑主義觀念只看到了刑罰功能的一部分,夸大萬搖罰灼功能,似乎不適用重刑,就不能體現刑罰專政工具性的作用,不適用重幾就不能有效地退制犯罪。重刑對威懾警戒社會上的不穩定分子是有一定作用的,對翔舫犯罪有一定的效呆,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味地追求適用重刑,會產生大量的消極因素。應當蓑倡輕刑與重刑并舉。在具體運用手段上,應當注重發揮財產刑的作用。一大力加弦經濟處罰,這一方面是現代文明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對以追求金錢為宗旨氏破壞社會主義經濟秩序、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及公私合法財產權力的一切犯罪活動,妥加搔運劫罰金刑和沒收財產刑并結合一定的剝奪自由(對個別危害特別嚴重的也不排陳適用死形),這桿才能使犯罪人從思想深處感到國家對其犯罪行為的否定評價和嚴厲譴責。車純的剝奪自由和提高法定刑并不能從根本上打擊很多犯罪,尤其經濟犯罪,如果從經擠上嚴厲處罰這些犯那,使犯罪人在經濟上也占不到任何便宜,他就可能權衡行為利弊,巴為被懲罰而矢掉的可毯比想得至帕勺多。不考慮犯罪性質而使用單一的重邢,會使懲罰失去效果。另外,對子某些級罪也應側重于獨立適用財產刑,這樣就比較公正,罪刑相適應的原則才能真正得以體現,面公正性是市場經濟的要求之一。注重發揮財產刑的作用,藏表現為不僅使犯罪人本人受到人身和經濟上懲罰,同時也在經濟上補償了社會與被害人擴使得刑罰的社會經濟調整功俄得粼實現。我國正進行的經濟體制轉變,主要目的就在于使我國盡快走上富強、高皮民主、高遭文明的大道,要實現這一目標,沒有寬松適宜的環境,投有適退二的刑罰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