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額信貸國際對比與學習
時間:2022-05-03 05:16:00
導語:農村小額信貸國際對比與學習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非政府組織模式:孟加拉格萊珉鄉村銀行(GrameenBank)是一種非政府組織從事農村小額信貸的典型案例。格萊珉鄉村銀行創建于1976年,1983年在政府支持下轉化為一個獨立的銀行,但其實質仍為非政府組織。孟加拉格萊珉鄉村銀行被認為是全球第一家取得成功的小額信貸組織。它不采用傳統的銀行貸款要求抵押擔保的方式,而是通過小組聯保、無抵押、無擔保、分批放貸、分期償還的小額信貸方式,為中低收入者提供貸款服務。到2008年末,孟加拉格萊珉鄉村銀行已經擁有1265個營業所、近1.3萬名員工,覆蓋了農村350萬貧困農戶,基本貸款年利率20,貸款回收率99.1,凈利潤1500萬美元。值得一提的是:格萊珉鄉村銀行為擺脫依賴外來補貼的負面形象,自1998年起不再接受政府和國際組織援助資金的注入,而且還針對客戶需求和同行競爭壓力,開始發放額度較大的中小型企業貸款。
(二)正規金融機構模式:印度尼西亞人民銀行農村信貸部(BR1一UD)和泰國農業合作銀行(BAAC)是正規金融機構從事農村小額信貸的典型模式。他們都在開展農村小額信貸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印尼人民銀行在國內有320個分支行、3600多個被稱為農村信貸部的零售機構。農村全國林信貸部是其基本經營單位,主要從事農村小額信貸,實行獨立核算,可以自主決定貸款規模、期限和抵押,執行貸款發放與回收。每年經營利潤的lO在第二年分配給員工。實行商業貸款利率以覆蓋成本;如果借款者在6個月內都按時還款,銀行將每月返回本金的5作為獎勵;儲蓄利率根據存款額確定,存款越多,利率越高。這種政策使BRI吸收了印尼農村約3300萬農戶手中的小額游資,儲蓄成為其主要的貸款本金來源。而且他們還嚴格分離銀行的社會服務職能和盈利職能,銀行不承擔對農戶的培訓、教育等義務。BRI—UD的高利率和鼓勵儲蓄的政策,使正規金融機構開展農村小額信貸實現了財務上的可持續性。
(三)社區合作銀行模式:社區合作銀行(又稱信用聯盟)是完全由內部成員管理、自助式、不以盈利為目的的金融合作組織。它由特定的群體或機構組織管理。社區合作銀行由所有社員擁有并管理,每個成員都有一票的投票權來選舉合作社的管理者。
(四)鄉村銀行模式:鄉村銀行是烏干達的國際社區資助基金會(FINCA)開創的一種提供小額信貸的組織形式,提供市場利率的信貸是其主要業務。信貸運行依靠自助小組的民主自治,具體體現為由1O一5O人組成的互助小組,為成員提供小額貸款。鄉村銀行組織小組成員積極儲蓄,并相互擔保彼此的貸款。(五)國家小額信貸批發基金模式:孟加拉的農村就業支持基金會(PKSF)獨具特色,是一個成功的自主性、批發式小額信貸的非營利機構,受到了國際小額信貸產業界的廣泛支持和推崇。為了推動小額信貸的持續發展,盂加拉政府于1990年設立了農村就業支持基金會,該基金會注冊為非盈利性股份制公司,注冊資金1.7億美元,由國內外贈款和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組成,農村就業支持基金會(PKSF)僅對符合其標準的小額信貸機構提供免于擔保的小額信貸批發業務(資金融通),以支持小額信貸的發展。農村就業支持基金會這一國家級小額信貸批發基金的設立,促進了小額信貸行業標準和最佳實踐的推廣,推動小額信貸機構的良性競爭和可持續發展。
二、我國農村小額信貸發展的現狀及面臨的挑戰
(一)我國農村小額信貸發展的現狀
1.非政府組織(NGOs)運作的小額信貸非政府組織(NGOs)等民間組織運作的小額信貸是現階段我國小額信貸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它通常以一個社團機構作為載體,利用國際贈款、扶貧資金等來開展小額信貸業務,并希望通過有效運作來實現機構的自我生存和發展。
2.政府部門推動運作的小額信貸政府部門推動運作的小額信貸大體上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1994年一l997年),各級政府的扶貧部門主要作為觀察者,對由國際機構和非政府組織開展的小額信貸試驗進行研究、學習和思考;第二階段(1997年一1999年)為積極參與階段,這一階段,政府部門運作的小額信貸主要利用扶貧專項貸款,采取的方式是在非政府組織運作的小額信貸基礎上進行一些簡化與調整,基本保留了小組聯保、分期還款、中心會議、小額連續貸款等原則。但其他方面進行了較大調整,如改以婦女為貸款對象為貸款對象不分男女;小組自愿組合改為以窮人自愿為主;每周還款為靈活還款等。第三階段(1999年至今),這一階段的標志是1999年4月20日中國農業銀行頒布的《中國農業銀行“小額信貸”到戶貸款管理辦法(試行)》的出臺,辦法明確規定:小額信貸扶貧貸款,由貧困戶與農業銀行直接簽訂貸款合同,不得由任何中介機構承貸或轉貸。從2005年開始,中國人民銀行在川、黔、陜、晉、蒙五省區進行的小額信貸機構試點,允許成立新的小額信貸機構開展小額信貸業務,這一舉措極大低推動了我國小額信貸的正規化發展。
3.正規金融機構運作的小額信貸現階段我國參與小額信貸的正規金融機構有:一是農村信用社從1999年開始拓展的農戶小額信貸業務,這是正規金融機構第一次開展小額信貸業務;二是商業銀行在城市針對下崗失業人員開展的再就業小額信貸,郵政儲蓄銀行在存單質押的基礎上發展了小額信用貸款、聯保貸款等;三是國家開發銀行和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開展的小額信貸的批發業務;四是新批準成立的農村金融機構開展的小額貸款。
(二)我國農村小額信貸發展所面臨的挑戰
1.缺乏小額信貸發展的政策和法律環境。迄今為止,我國對非政府組織運作的小額信貸還處于探索階段,還沒有一整套法律來界定非政府組織小額信貸機構的法律地位,其業務也僅限定在只貸不存,特別是對貸款利率的限制阻礙了小額信貸機構的市場化發展。不僅如此,對于小額信貸機構的外部監管也不完備,僅僅靠小額信貸機構內部的自查自糾。沒有外部的有效監管必然導致信息披露缺乏透明度。
2.貸款資金來源不具可持續性。由于小額信貸機構不能吸收儲蓄,因此,非政府組織(NGOs)等小額信貸機構的資金來源基本上依靠國內外捐贈,沒有自己的資金造血功能。貸款本金、運作費用、技術支持費用等基本上靠捐贈,以及少數地方政府的配套資金投入。如果貸款違約率或者呆賬損失達到一定界限,直接后果就是大多數非政府組織的小額信貸機構沒有后續資金安排。
3.小額信貸機構的發展應強調其商業性而非慈善性。許多資金提供者出于改善貧窮人群境況的良好愿望,對小額信貸機構進行捐贈,他們并不在意投資回報的多少。但是,小額信貸的核心是其商業性,不是對資金需求者進行簡單的慈善性捐助,而是應該通過商業性貸款,提高借貸雙方的商業性回報,從而實現小額信貸機構商業上的可持續發展。
4.小額信貸機構缺乏獨立性。事實上,現階段我國的小額信貸機構并不能真正獨立于各級地方政府。長期以來,地方政府不僅面臨發展經濟的任務,而且還要承擔教育、“三農”等多項政策任務,然而手中的各種資源又相對缺乏,同時由于金融改革特別是農村金融改革一直落后與政府和企業改革,這就為地方政府利用行政或其他超經濟手段爭奪轄區內的金融資源提供了條件。此外,目前我國小額信貸機構的貸款模式單一,服務品種不多,為小額信貸機構服務的中介行業缺位等,都會制約和我國小額信貸的健康發展。
三、我國農村小額信貸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一)制定有效法律法規,規范和引導小額信貸機構健康發展
我們應該在開展小額信貸機構試點的基礎上,借鑒國外已有的成功經驗,針對小額信貸機構以及所從事的小額金融服務制定一整套法律法規。一方面能夠清晰地界定小額信貸機構的法律地位,使他們能在合法的前提下為農村大量中低收入人群提供金融服務;另一方面可以依法對各類小額信貸機構進行有效監管,規范和引導小額信貸機構健康有序的發展。
(二)制定靈活的小額信貸利率,并逐步實行市場化利率
小額信貸既是一種扶貧行為,更是一種經濟行為。現階段,我國小額信貸服務的成本比較高,而利率上限的設定使得絕大部分小額信貸機構的利息收入不能覆蓋成本,從而使信貸資金無以為繼。因此,我們應該考慮N4,額信貸資金的回籠和小額信貸機構財務上的可持續發展。在這一點上可以借鑒印度尼西亞人民銀行農村信貸部(BRI—UD)和泰國農業合作銀行(BAAC)的成功經驗,實行市場化利率。在具體操作上可以分步進行,首先在部分地區和部分機構實行市場化利率,通過試點,積累經驗,再逐步過渡到利率全面市場化。
(三)引入農村小額信貸的競爭機制,實現小額信貸機構規模發展
目前,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的主體是農村信用合作社,農信社不僅是吸收儲蓄的主體,也是小額信貸的主體。由于農信社分支網點多,小額貸款覆蓋面大?,F階段,要實現小額信貸機構與農信社的有效競爭是不現實的。因此,要實現小額信貸機構規模發展,就必須打破農信社在小額信貸方面的壟斷局面,借鑒國際上小額信貸機構的擴充模式,引入農村小額信貸市場的競爭機制。
(四)制定合理的風險分擔機制,減少農戶還貸風險
調查表明,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是造成農民歉收和收入損失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小額信貸機構呆賬、壞賬的主要原因。同時,由于農業生產具有明顯的季節性、階段性和地域性,以及農產品供求信息的不對稱性,使得小額信貸也面臨著市場風險。因此,各級政府要充分考慮到農戶、小額信貸機構和農信社的風險承擔能力,制定合理的風險分擔機制:第一,建立農戶小額信貸的風險補償機制,對自然災害和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貸款損失給予一定的補償,以降低小額信貸機構和農信社的資金風險;第二,加大對農業保險的支持和補貼力度,促進農村保險事業的發展;第三,建立農業自然災害保險基金,穩定農業生產,減少農戶還貸風險。
(五)豐富小額信貸品種,實行靈活的小額信貸期限
目前,我國小額信貸的模式主要是采用孟加拉格萊珉鄉村銀行(GB)模式,小額信貸的對象也僅限于生產性貸款,其還貸方式實行的是整貸零還方式,期限一般在一年左右。這種單一的貸款模式、貸款對象和還貸方式,嚴重制約了我國小額信貸向規模型、效益型方向的發展。首先,應因地制宜地結合貸款地的自然條件、社會、文化及經濟狀況,設計出有針對性的貸款模式,畢竟孟加拉與中國的情況相差較大;其次,可以按照不同消費信貸模式,拓寬小額信貸的對象和種類,例如,可以給有還款能力的農戶發放一定的生活性貸款;第三,對于一些生產周期較長的種植業、養殖業,或者對于一些期限較短的經營性項目,應該采取靈活的還貸期限。此外,小額信貸的扶持一般都局限在單個農戶的種養項目上,而對農業產業鏈條上的兩個重要環節一加工和銷售的支持較少,使得農戶種養的產品的高附加值部分流失于農業產業之外,影響了農戶的收入,增加了農戶的還款難度。
- 上一篇:全縣打擊成品油走私指導方案
- 下一篇:縣政辦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點管理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