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信貸業務論文

時間:2022-10-23 02:48:14

導語:商業銀行信貸業務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商業銀行信貸業務論文

一、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的發展

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中小企業有430多萬戶,對GDP的貢獻率高達60%,所繳納稅額占全國的50%,并提供了75%的就業機會,在確保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國中小企業較為集中的是江浙、廣東等沿海地區,隨著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的深化,以大型國有企業為主的東北老工業基地也煥發出中小企業發展的蓬勃生機,如長春地區就以一汽集團為中心輻射發展了眾多的汽車配套及服務企業。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最大困難是資金短缺,而中小企業融資供應的98%來自銀行貸款。由于中小企業發展快、淘汰率高、規模偏小等原因,許多銀行特別是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的積極性很小。在國家出臺了一系列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后,同時也由于金融業特別是商業銀行的競爭日益激烈,中小企業信貸業務逐漸成為各家商業銀行發展的新方向。在中小企業信貸業務快速發展的同時,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弱、誠信度差、擔保法律滯后、信息透明度低等諸多不利的風險因素也逐漸凸顯,如何防范商業銀行中小企業信貸風險已刻不容緩。

二、中小企業信貸的主要風險

市場風險。在我國的自由市場經濟環境下,經濟周期的波動不可避免,這就給信貸帶來了市場風險。中小企業規模小,生產工藝落后,產品知名度低、依附性強,市場競爭能力特別是主導市場的能力較弱,更容易受到經濟周期波動的影響,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差。信用風險。中小企業大多信用水平不高,自身品牌和聲譽尚未建立,在貸款時只能通過實物抵押或保證人來進行。但目前社會信用擔保機制缺乏,難以找到合適的擔保人;并且中小企業普遍家底較薄,特別是處于創業初期的中小企業,固定資產少,容易造成擔保空缺。經營風險。大多數中小企業是家長式或家族式管理模式,經營決策由實際控制人一人敲定,中小企業的管理能力、競爭能力和發展潛力也更多地反映在實際控制人的個人能力和經驗上。有70%的中小企業會在創業后的五年內被淘汰,而運行期超過十年的不足10%。道德風險。大多數中小企業的財務制度不健全,信息披露不充分,甚至有的還弄虛作假,銀行無法全面準確的把握企業的真實狀況,加劇了信息不對稱對信貸資金的風險。另外企業償還信貸資金的意愿也更多體現在實際控制人的信譽上,造成了有的企業惡意拖欠貸款。

三、中小企業信貸業務風險防范策略

(一)嚴把信貸準入資格

準確把握中小企業所處的行業環境。要重點關注國家在經濟結構調整中出臺的對各行業提出的鼓勵、限制或淘汰政策,以及相關部門通過技術鑒定、資格準入、環保標準、區域政策等條件設立的行業準入限制,權衡政策對中小企業的經營、發展產生的正面或負面影響。還要考慮中小企業在專業特色市場中的地位、在大型核心企業上下游中的衛星小企業群體中的地位等。詳細了解企業經營者從業經歷和信譽。中小企業的發展大多取決于實際經營者的從業經驗和商業頭腦,所以應要求實際控制人在本行業有一定的從業年限。對經營者的個人信譽,應從商業信譽、融資信譽、工商信譽、稅務信譽等方面進行調研和了解,重點關注其不良信用記錄。

(二)完善信用評級制度

由于中小企業存在信息透明度差、資料不完整、管理不規范等問題,因此單純依據企業的財務報表和經營資料對企業的信用等級進行評價不足以支撐其信用的可信度。因此,商業銀行要針對中小企業的高成長性、效益的不確定性等特點制定不同于大型企業標準的信用評級標準,使信用等級體系能夠合理反映中小企業的資信狀況和償債能力,為信貸部門的信貸審批提供有效支持。中小企業信用等級評估,必須考慮企業貸款規模小、流轉快、周期難以確定、容易逾期等特點。除客戶財務指標外,還應將客戶的固定資產、抵押物資、經營動態、企業資信記錄、企業經營者個人征信記錄、貸款擔保方資信變化等有關因素納入到評級范圍。

(三)健全貸款擔保體系

采取多種擔保途徑。對首次接觸的小企業客戶,由于信息的不對稱,可靠的第二還款來源對授信決策至關重要。對于銀行優質客戶、世界500強企業或國有大型企業集團建立的穩定供銷、協作關系的中小企業貸款,應由以上優質核心企業提供擔保。要積極促進社會擔保公司的發展,建立商業銀行、擔保公司、中小企業的三方合作關系,解決中小企業信貸難的問題。是加強抵押品的管理。為了降低貸款風險,中小企業貸款過程中設立一定的抵押品很重要。抵押品的設定應以簡明、增值、易處理為原則,比如土地、房屋、存貨等。同時對抵押品要有科學的估價,并密切關注市場變化,掌握其貶值或升值的動態,規避風險。

(四)建立貸后管理機制

定期跟蹤和檢查。信貸管理人員應定期及不定期地走訪授信客戶及其上下游客戶和商業伙伴,檢查授信客戶的交易記錄及業務往來情況,定期審查授信戶的營運及財務資料等,動態把握客戶生產經營狀況和資金流向。跟蹤關注有關法律及訴訟事件。由專門的人員定期收集外界相關資料,核對是否牽涉到本行的授信客戶或擔保人,及時采取應對措施。關注風險緩釋能力的變化。在抵押品和擔保人方面,通過定期和不定期的押品重估,監控抵押品市值變化,確保維持合理的押品折扣率。商業銀行在進行授信復檢時,要求重新評估擔保人的擔保能力,并核查擔保人的資信變化,還可向征信部門等特定機構查詢信用記錄。

作者:王欣單位: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