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消費信貸市場構造區域異同
時間:2022-04-07 02:42:00
導語:我國消費信貸市場構造區域異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消費是整個經濟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消費者對各類物質消費品和服務的購買力的持續增長,是維持國民經濟持續發展最根本的原動力。隨著買方市場逐步形成以及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長,消費信貸的客觀需求在我國城鄉已日益凸顯。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我國消費占GDP的比重一直在60%左右,消費需求是支撐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筆者擬從產業的視角,利用2001~2009年全國及各區域的消費信貸數據,對消費信貸集中度進行比較和實證分析,找出消費信貸市場的區域差異,為優化我國消費信貸市場結構提供參考。
一、中國消費信貸的發展現狀
1.我國消費信貸的發展現狀。消費信貸業務在我國起步較晚,但近年來發展勢頭非常迅猛,隨著商業銀行的高度重視、國民經濟增長和經濟體制改革進一步實施,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我國的消費信貸從有統計數據的2001年的0.699萬億元發展到2009年底的5.5萬億元。截至2009年我國消費信貸總量已占到GDP總量的16.42%①,銀行貸款規模的13.75%。由表1可知,2001~2009年,我國住房和汽車消費貸款占消費貸款總額的比重基本都在85%以上,且住房消費貸款的比重基本都在75%以上,從而反映出我國消費信貸市場上以住房貸款為主的供給結構的極度不平衡。
2.各區域消費信貸發展現狀。為了研究我國各區域個人消費信貸的發展現狀,筆者將我國劃分為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四個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區域,具體劃分如表2所示。鑒于各商業銀行分區域消費信貸數據獲取的難度,筆者采用2006~2009年各區域個人消費信貸總額為基礎研究數據進行分析,如圖1所示。由圖1可知,從2006年到2009年全國個人消費信貸年末余額逐年增加,中部和西部地區的個人消費信貸年末余額也在同步增加,而東部和東北地區的消費信貸年末余額除了2008年出現明顯下降外也在逐年增加。由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橫行,而我國國內流動性出現過剩,通脹加劇,央行采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因此2008年東部和東北地區消費信貸出現下降反映出我國東部和東北地區市場敏感度較高,貨幣政策的執行在這兩個區域時滯較小。從圖1還可以看出,東部地區個人消費信貸總額所占比例基本都在65%以上,2008年略有下降,為62%。西部地區個人消費信貸總額所占比例基本都在16%以上,2007年為14%,略有下降。而中部和東北地區個人消費信貸總額所占比例不足20%,這也反映了中部地區消費信貸所占比例較小,信貸市場競爭較為激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國消費信貸市場的供給結構不合理,呈現出東部地區一家獨大的現象,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供給結構,改革相關體制,加強創新,加強供給主體的競爭性,以維持經濟社會的健康穩定發展。
二、欠發達地區消費信貸市場結構的實證分析
市場結構是反映市場競爭和壟斷關系的概念,是指在特定行業中,企業與企業間在數量、規模、份額上的關系及由此決定的競爭形式的總和,集中體現了市場的競爭和壟斷程度。影響市場結構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市場集中度、規模經濟、產品的差別化程度、企業的進退壁壘等,并由此構成了完全壟斷、寡頭壟斷、壟斷競爭和完全競爭四種典型的市場結構。從產業層面來分析欠發達地區消費信貸市場結構,目的是通過對欠發達地區消費信貸市場結構的研究來反映市場中消費貸款供給主體的行為,進而通過各供給主體的行為來實現欠發達地區消費信貸市場各供給主體的有效競爭,并以此來促進各供給主體信貸效率的提升,進而提高其綜合競爭力。
由于目前我國消費信貸市場主要是由國有及股份制商業銀行作為供給主體,所以筆者采用與銀行業市場結構相同的分析方法來分析消費信貸市場結構,即采用市場集中度來分析消費信貸市場屬于哪一種市場類型。市場集中度可用市場集中率和赫希曼—赫芬達爾指數兩個指標來衡量。鑒于部分數據的可獲取性,筆者僅用市場集中率進行衡量。市場集中率(CRn)是指產業內規模最大的前幾家企業的有關數值Xi(銷售額、資產額、產量等)占整個市場或行業的比重,其計算公式為CRn=ni=1ΣXiNi=1ΣXiΣΣ100%CRn是行業中規模最大的前n家企業的市場集中率,其中n值取決于計算的需要,通常取n=4或n=8,Xi為行業內第i家企業的相關數值,N表示行業中的廠商總數。0≤CRn≤1,CRn越趨近于1,企業市場支配力量越大,行業壟斷程度越高。根據我國銀行業現狀,確定n=8,即測定中國銀行業前8家最大的商業銀行在相應項目所占的市場份額。全國與各區域消費信貸市場集中率(CR8)分別如表3、表4所示。
從表3可以看出,全國消費信貸市場的CR8值都在40%以下,屬于貝恩所劃分的原子型(競爭型),從而就全國消費信貸市場而言,其市場結構屬于原子型(競爭型),集中體現了8家主要商業銀行在全國消費信貸市場的競爭地位。從橫向看,由表4可以得出,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消費信貸市場的CR8值都在40%以下,說明這四大區域消費信貸市場結構都屬于貝恩所劃分的原子型(競爭型),集中體現了8家主要商業銀行在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消費信貸市場的市場競爭地位,這從側面也反映出我國商業銀行經營的同質性較強。從縱向看,2006~2009年,只有中部地區CR8低于全國水平,東北地區2006年略高于全國水平,以后均低于全國水平,說明中部和東北地區消費信貸市場競爭性更強。2006~2008年西部地區CR8略高于全國水平,2008年二者的差距最大,2009年又略低于全國水平,從側面也反映出西部地區對我國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和國內流動性過剩的貨幣政策的響應較為滯后。東部地區CR8每年都略高于全國水平,說明東部地區消費信貸尤其是住房貸款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競爭性稍弱。
三、結論
綜合全國及我國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CR8系數的實證分析結果,我們認為我國各地區消費信貸市場競爭程度近年來增加的趨勢是客觀存在的,消費信貸的CR8指數已降至競爭型分界點以下,證明中國整體及各區域消費信貸市場結構已經處于競爭性市場。但到目前為止,該市場的供給結構仍不合理,主要以個人住房消費貸款為主。而且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競爭性要略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但總體競爭性在增加,企業效率提高的趨勢相同。根據本文所得出的結論,筆者提出以下三點建議,以期改善我國消費信貸市場乃至商業銀行整體信貸市場結構:①轉變觀念,豐富產品,強化管理,大力促進消費信貸業務發展。②培植農村消費信貸市場,擴大消費信貸范圍與對象。③合理細分市場,準確定位目標。
- 上一篇:實踐活動建議征求工作通知
- 下一篇:農村消費信貸健康發展模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