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本市場信息成因論文
時間:2022-04-16 09:04:00
導語:國資本市場信息成因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鍵詞資本市場信息不對稱成因
摘要:隨我國資本市場的逐步發展,金融風險逐年增高,本文通過對我國證券市場的分析和研究,認為我國資本市場風險產生的深層次原因是資本市場中的交易主體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信息不對稱的主要成因是外生性因素。
一、前言
證券是根據法律規定發行的代表對財產所有權的收益權的一種法律憑證。證券產品與一般商品不同,是一種特殊的商品,有其自身的特性,主要表現在:(1)這類產品具有價值上的預期性,既證券產品的價值與其未來的狀況有關;(2)這類產品具有價值上的不確定性,即證券產品的價值可能會與人們的預期價值不一致,會隨著某些因素的變化而變化;(3)從某種意義上講,證券產品具有公共產品的部分特性;(4)證券產品基本上是一種信息產品,消費者完全是按照證券產品所散發的各種信息來判斷其價值,產品的物理形態與產品價值之間沒有直接的聯系,有些證券產品可能只是以概念的形態存在,不存在物理形態,如指數期貨、期權等金融商品。
證券產品的特殊性主要由其特殊的價值決定方式決定的。證券屬于虛擬資本,本身并沒有價值,但它代表了對一定數量現實資本占有權,可以用來買賣,因而具有交換價值。而且它還代表了對所占有的該部分現實資本的收益的所有權,所以其交換價值不僅取決于它所代表的這部分現實資本還與資本預期收益能力有關,是現實資本和收益能力兩者的綜合結果。
證券的交換價值不僅僅表現在它所代表的現實資本的多少上,更多地是表現在其投資價值的高低上,也就是它所具有的為投資者帶來收益的能力上。證券的投資價值主要取決于其預期回報,以股票投資為例,投資股票的預期回報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預期股利;第二部分是預期資本利得。預期股利的大小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公司未來的預期贏利狀況;二是公司的未來股利分配政策。公司未來的預期贏利狀況與公司現在的財務狀況、預期經營業績、經營環境和經營決策密切相關。而這些因素在證券市場上直接表現為信息,使得證券產品的價值(交換價值)幾乎完全取決于交易雙方對各種信息的掌握程度以及在此基礎上所做出的理性判斷。由于交易主體對信息的掌握程度及判斷能力上的差異,形成信息不對稱,造成證券產品價格與價值的背離。
二、現象
我國證券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一般而言,市場只給我們提供了價格方面的信息,在其他信息的分布上存在嚴重的不對稱現象。這種信息不對稱大量地發生在政府與上市公司之間、上市公司與股東之間、在股票市場交易中的資金雄厚大機構和眾多散戶之間。
1、政府與上市公司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政府具有政策制定的信息優勢,上市公司只能根據所掌握有關信息判斷政策導向,進而決定下一步的經營行為;上市公司具有自身經營狀況、財務狀況、產品銷售情況等方面的信息優勢。這樣在政府與上市公司之間形成信息不對稱,在政府與上市公司的搏弈中,政府視為委托人,上市公司為人。上市公司為了謀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滿足資金饑渴或尋求更為寬松的經營環境,而產生經營行為的異化,主觀上故意隱藏信息或制造虛假信息,包裝上市或規避政府監管。
對于利用虛假信息包裝上市的案例在中國股票市場已發生過多起,紅光實業、大慶聯誼、東方鍋爐及康賽集團等經營業績差的公司為了達到圈錢的目的,人為制造虛假信息,規避監管,騙取了上市資格。
上市公司的弄虛作假、欺騙上市的行為固然與證券市場法律法規不完善、上市公司改制不徹底、及部分地方政府的保護有關,尤其是與上市公司遴選制度和發行制度的缺陷密切相關,但更主要的原因是政府與上市公司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造成的,政府對上市公司信息掌握不完全,處于信息劣勢地位,而上市公司正是利用了自身的信息優勢,在與政府的搏弈中取勝。
2、上市公司與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在證券市場上,投資者參與投資的目的是獲取適當的回報。投資者在獲取有關公司公開信息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選擇投資的目標公司。我國的股票市場是一個以中小投資者為主的市場,他們大多不直接參與企業的經營決策活動,真正對企業有控制權的是國家股和法人股股東。投資者對企業的了解只能通過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招股說明書及董事會公告等信息的掌握程度,通過理性分析來進行市場競爭。由于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很難在第一時間獲取足夠多的信息做出自己的投資判斷,往往錯失良機,甚至造成損失;而上市公司對自己的經營狀況顯然具有信息優勢。這樣形成上市公司與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上市公司與投資者形成委托——關系,上市公司為人,投資者為委托人,在上市公司與投資者之間的搏弈中,由于信息不對稱的存在,導致上市公司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
上市公司對自己的經營狀況具有完全信息,這些信息包括公司的財務管理、營業方面的一切非公開信息,如盈利和股息的變化、重大的技術成就、重大自然資源的發現、重要合同的損失、管理班子的變動、企業證券醞釀中的公開上市或私募、醞釀中的股票分割、企業資本結構將發生的調整、企業與他人的合并以及收購企業的預期投標等等,這些信息的公開極有可能影響股價以及一個有理性的人的投資決定。上市公司與投資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一方面是投資人信息獲取和處理能力上存在不同的差異,但更主要的是上市公司為了實現自身的經營目標,出現人為制造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制造虛假信息。這是目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最為嚴重和危害最大的問題,集中體現在上市公司采取偽造、掩飾的方法在會計憑證、會計帳簿、會計報表以及其他統計資料和業務活動記錄材料上做手腳,隱瞞事實,虛報利潤。
- 上一篇:商業科學發展觀學習計劃
- 下一篇:會計科學發展觀學習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