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約小額信貸發展的外部因素分析

時間:2022-09-11 02:55:48

導語:制約小額信貸發展的外部因素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制約小額信貸發展的外部因素分析

1.制約小額信貸發展外部因素

1.1社會因素

1.1.1政策支持

政府在對小額信貸的內部機制和排除外部干擾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是小額信貸參與的客觀主體之一。政府依靠制定和實施小額信貸的相關政策來達到預期效果。因此,對小額信貸而言,一些不合理的政策制定、當地政策落實不到位等,都會對小額信貸產生負面的影響,進而產生風險問題。小額信貸業務機構的注冊和審核制度非常嚴格,為了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目標和農民對資金的需求,就不得不需要政府資金的支持,這樣才能保證小額信貸業務的正常發展。政府對小額信貸機構的性質進行限定,對貸款利率的規定,這使得小額信貸這種公益機構,存貸利差小,經營成本高,這就需要國家政策的補貼才能持續經營下去。因此,一旦政府撤銷了對小額信貸的政策傾斜,將會導致信貸機構因為資金鏈斷裂和資金的短缺而陷入經營困境。

1.1.2信用環境

在金融市場上,信息不對稱的條件下,商業銀行由于對貸款客戶的相關信息和還款能力不了解,不得不采用抵押、擔保等方式來減少商業銀行自身所承擔的風險。作為農村金融市場的媒介,小額信貸機構在業務的開展過程中,也會面臨著相同的風險。這其中就包含信用風險。信用風險直接影響到小額信貸機構貸款的還款率,進而影響到其盈利和可持續發展。雙鴨山農村小額信貸以扶貧為基本,因此,其延遲還款的風險與其他的風險相比,對機構的影響更為嚴重。有些地區在實踐中,當地政府對貧困農民的貸款給予部分豁免,這也嚴重影響貧困農民對小額信用貸款有償性的認識?;砻馐关毨мr民對小額信用貸款產生了豁免的期望,從而影響了小額信貸機構貸款到期的回收率,使很多原本可以正常收回的貸款延期甚至拒絕償還。長此以往,必定會影響整個地區的信用環境,這種情況對當地農村小額信用貸款的發展及可持續造成了消極的影響。

1.2經濟因素

1.2.1當地的生產規模

雙鴨山生產規模近幾年幾乎保持不變,這種情況不容忽視。一方面,由于雙鴨山大部分農村耕種土壤在封凍前均處于干旱狀態,春季時,不利于農作物的播種和出苗,使目前生產規模難以擴大。另一方面,大部分農民的農業生產設備過于老舊和落后,且缺少提升農業生產設備的理念,成為了制約當地生產規模的因素。由于雙鴨山過于穩定的農業生產規模,使得農村小額信貸的需求量幾乎不變,這對當地小額信貸的經營收益和發展十分不利,影響了小額信貸的可持續發展。

1.2.2當地的農民收入

雙鴨山的農民收入不穩定,由于雙鴨山地理位置、周圍環境、市場經濟等不穩定因素的影響,農民收入很難得到保障。當地政府年度工作的側重,對農民的收入也有影響。如果本年度的工作重點是農業,農民的收入將會有所增加;反之,則會減少農民的收入。

1.3自然因素

雙鴨山農村小額信貸的服務對象一般都是農民,農民貸款的主要用途是農業生產活動。然而,在農業生產活動中,自然災害等因素易對農業生產造成影響。所以農業生產活動的特點是周期長、成本高、風險大、收益不確定。農村小額信貸機構向農民發放貸款后,農民將大部分信貸資金用于農業生產活動上,而自然環境很大成程度上制約或影響著農業生產,也就是說,自然環境間接地影響著小額信貸機構的經營與收益。由于自然風險的特殊性,小額信貸對農業相關項目的概率無法準確計算,從而致使小額信貸機構無法利用計算概率來規避相關的自然風險,并按照預期來達到既定的收益。同時,雙鴨山農業保險市場由于賠付條件和比率等大部分因素的影響明顯比小額信貸的發展落后。所以,自然災害產生的損失基本上由農民自己承擔,從而導致他們貸款的積極性下降,很容易進入惡性的貧困循環,嚴重制約了小額信貸的發展。

2.促進小額信貸發展的對策建議

2.1完善小額信貸發展的政策環境

為了確保雙鴨山農村小額信貸的穩健運行,就離不開良好的政策環境。主要包括:當地政府可以利用對農民有益的相關政策制定,來完善小額信貸的外部運營環境。雙鴨山政府應該制定相關的政策,使社會資金回流到農村,鼓勵小額信貸機構將大部分網點設在農村鄉鎮地區,以此實現雙鴨山小額信貸機構經營的可持續性。當地政府應該實施并完善監管制度,約束各個小額信貸機構的經營。同時,正確的引導并樹立各個農村小額信貸機構的市場定位,盡快出臺相關的監管條例和措施,從而對各個機構進行多方位的監管。當地政府也應該放寬小額信貸機構的申請條件,使大部分小額信貸機構合理化、正規化,使農村小額信貸機構逐漸轉化為當地正規的村鎮銀行。有效促進小額信貸機構提高自身的創新性,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使得貸款回流到農村。

2.2加強小額信貸信用系統管理

健康的信用環境是保證雙鴨山農村小額信貸機構穩健運行的必要條件之一。加強宣傳,提高農民還款的信用觀念,使農民強化“有借有還”的信用觀念,由點到面,通過個人信用的改善提升村鎮的整體信用,充分利用信貸資金的使用率和還款率,使農村小額信貸實現真正的良性循環。

2.3發展農業保險分散小額信貸運營風險

由于雙鴨山農村地區的農民收入水平較低,并且農業保險意識不強,從而導致當地的農業保險發展滯后。農業保險是一種保障農民生產活動正常進行的有效手段,既分散了參保農戶面對自然災害所承擔的風險,又減少了為農民進行小額信貸機構的運營風險。導致農戶不能按時全部還款的原因有很多,既有農民自身不想按時還款的意愿,也有因自然風險造成的經濟損失,使農民沒有能力按時還款。農業保險的引入,可以有效地減少信貸機構貸款損失的發生,最終實現農民、小額信貸機構和農業保險機構的三重收益。

作者:王瀛垚 單位:東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