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信貸風險防范論文

時間:2022-03-01 09:38:00

導語:商業銀行信貸風險防范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商業銀行信貸風險防范論文

樹立穩健經營理念,堅持"三性"有機統一

首先,牢固確立依法穩健經營的指導思想是信貸風險防范工作的前提。銀行高級管理人員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不盲目擴張,不搞不計質量的追求規模和速度,也絕不許涉足帳外經營的違規禁區;其次,遵循審慎的辦事原則,在經營每項貸款業務時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用貸款風險五級分類的理念,保持對信貸業務各方面風險的清醒認識和敏感性;再次,制定合理的信貸政策,根據不同時期、不同業務特點,明確本銀行的信貸政策指導意見,切實可行地來指導本行信貸業務的健康、協調發展。商業銀行必須至少制定兩種管理政策,即資產負債管理政策和信貸政策。在宏觀管理上,銀行管理層要研究規定本行可以承受信用風險的程度、優先發放貸款的一級市場區域、潛在的市場份額、貸款增長速度、貸款結構等等;在微觀管理上,信貸專業部門要因地制宜,認真審核貸款客戶的經營者與信譽、資金實力與負債程度、經濟效益與發展前景等。

構筑以人為本工程,健全貸款責任制度

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和最起決定作用的因素,在信貸業務和管理中,人才的重要性是明顯易見的。商業銀行要充分發揮全體信貸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切實增強風險意識,防范信貸風險。一是要對進入信貸崗位的專業人員要求符合一定的標準,信貸員一般要具備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外,還須有正直、踏實和謹慎的素質;二是要注重信貸人才的培養,既要做好基礎理論知識、業務技能的學習,更要重視法律訴訟知識、心智技能的培訓和鍛煉;三是要通過以老帶新,實施師徒幫教制,使每一位信貸人員都具有識別風險、把握風險和防范風險的能力;四是要實行獎勤罰懶考核,充分調動信貸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對業績突出的給予精神和物質上的獎勵,對業績差的給予處罰和淘汰;五是要落實信貸責任追究制,按照《貸款通則》的規定,實行行長(經理、主任)負責制,同時明確信貸工作崗位責任制,凡是貸款造成損失的,對相關責任人應有一定的經濟處罰,加大貸款責任追究制度的實施力度,防止出現"踢皮球"現象。

實施客戶授信管理,不斷優化貸款結構

實施客戶授信管理,就是收集市場動態和客戶經營情況,采用多種分析方法,充分評定客戶償債能力和意愿,審慎地確定授信額度,減少信用風險的一種方法。一要科學測評客戶信用等級。采用定量與定性分析相結合,靜態與動態相結合,時點值與平均值相結合,財務因素與非財務因素分析相結合,年度評審與不定期評審相結合的方式,按照客戶的現金流量、財務狀況分析其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根據客戶的行業、產品、經營管理、經營者素質和信譽等因素分析其發展前景、管理能力、信用狀況,經綜合評定后得出客戶信用等級。通過信用評級把信貸風險防范的重點從事后監督轉為事前防范,以風險分類的標準衡量潛在客戶,優化客戶選擇,不斷提高銀行基本客戶群的整體質量。

二要合理核定客戶綜合授信額度。綜合授信是銀行對單個客戶辦理本外幣貸款、承兌、擔保、開立信用證及其他貿易融資等業務的統-授信。綜合授信額度,系根據國家信貸政策,對己在或將在銀行發生授信業務的客戶按照其基本情況所確定的、在一定期間內對銀行信用的最高承受能力的量化指標,而核定的依據應是客戶的舉債能力,以客戶上年末或近期的凈資產,乘以該客戶信用等級相對應的最高授信系數,測算對該客戶綜合授信額度的基礎值,并綜合分析客戶的償債能力、市場發展前景、非財務因素、信用支持程度和在本銀行結算業務量以及從其業務中獲得的收益等因素后核定。

三要運用信貸組合管理原理,分散貸款風險。通過授信業務的對象風險評級組合、行業企業類別組合、授信業務品種組合、業務回報率和期限組合,來防范和分散授信業務在某一客戶、某一行業或某一產品上的集中風險,也要盡可能規避社會經濟環境和周期的風險。同時根據市場和客戶經營變化、資金往來情況等,適時調整客戶授信額度,一般每季確定調整計劃一次,從而保持貸款安全性和流動性、盈利性的統-。

完善信貸內控制度,防范業務運作風險

商業銀行從加強管理,防范內部風險出發,必須建立一整套的信貸規章制度,進一步規范授信程序,強化監督機制,不斷地進行檢查、輔導、整改和考核,逐步達到制定制度無漏洞,執行制度無彈性。

首先要完善和規范授信業務程序。商業銀行必須進一步健全審貸分離制約機制。審貸分離是提高新發放貸款質量的基本保證。這不但要從實際上、而不是從形式上做到機構分立,更應該做到職責分明、相互制約、協調發展。貸款程序規定信貸部門的工作程序,要在貸款的"調查、審查、決策、檢查、回歸"的環節上環環相扣,達到層層把關,控制風險之目的。例如,貸款調查部門必須全部完成貸款調查程序后,才能將貸款調查材料上報貸款審查部門,審查部門在進行貸款審查前,必須首先核實貸款調查部門是否全部完成了貸款調查程序(包括調查員提出的現場調查詢問提綱和與借款企業管理人員談話記錄),若發現有漏掉的程序或步驟,就有權要求貸款調查部門進行補課。

其次,實行民主科學的授信決策。商業銀行要切實規范貸審會工作制度,廣泛開展信貸討論,集體審議大額和疑難授信業務,分析客戶授信風險,把握貸款合理投放。防止一言堂和長官意志決策帶來的信貸風險。并要充分發揮會計、稽核部門的臨柜和日常密切監督作用,形成環環相扣、相互制約機制。

再次要做到有章可循,規范運作、嚴格管理。根據銀行信貸業務管理的一系列辦法和規定,結合當地實際,依照經營合規化、操作規范化、文本標準化的要求,及時修訂銀行的信貸管理制度和操作使用文本。并通過電子化手段的應用,不斷提高信貸管理水平。在條件許可下,盡快建立銀行放款中心,有效防范信貸手續上的法律風險和其他人為風險。要定期檢查,互幫互學。以加大對信貸專業執行制度的檢查頻率為著力點,夯實信貸基礎管理,做到邊檢查、邊輔導、邊整改、邊學習。并定期經常召開信貸人員學習交流會,達到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交流信息、共同提高、堵塞漏洞、防范風險的目的。

建立風險預警機制,促使質量關口前移

商業銀行要積極利用現代化科技手段,通過對信貸信息的綜合加工處理,分析預測風險,提出防范對策。一是組織信貸人員定期開展市場和行業調查,確定企業的發展前景和貸款風險程度,對不同行業、不同產品的企業分別制定相應的檢查制度和防范對策;二是使貸款風險五級分類工作制度化、經常化。銀行進行貸款"三查"既要根據借款人的經營效益,更要重視其現金流量,還要了解和掌握非財務因素、信用支持情況等,而銀行按期收回貸款的資金來源是企業未來現金流量,因此,必須以貸款風險分類理念貫穿信貸全過程,注重對借款人在貸款期間的現金流量、非財務因素等進行預測和分析,在此基礎上作出貸款決策;三是充分利用銀行信貸集中式臺帳系統和人民銀行的貸款卡咨詢系統,了解借款企業在所有商業銀行的融資情況、付息情況、企業大事記、財務狀況等信息,預測分析借款人下一階段的經營趨勢,對有可能影響貸款安全的,及時采取有力的應對措施加以防范和化解;四是銀行要與法院、工商、稅務、經委等有關部門保持密切聯系,及時掌握借款企業相關信息,發揮信息反饋作用,抓住關鍵點和突破口,主動轉移和規避風險。

總之,對商業銀行信貸風險防范管理來說,堅持穩健審慎經營是前提,構筑以人為本體制是保證,明確業務市場定位是方向,調整信貸資產結構是手段,達到"三性"統一結合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