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對青年教師的影響

時間:2022-03-09 08:59:36

導語:工會對青年教師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目前青年教師的現狀

新世紀以來,“80后”、“90后”越來越多的年青人帶著高等學府的高學歷逐漸走向工作崗位,成為我校教職工隊伍中的主力軍,這部分青年教師大多是頭批獨生子女,不管是出生于農村還是城市,均受到了中國式家庭“4+2+1”模式的寵愛,他們從小經歷著改革浪潮的洗禮,直接走進了物質生活豐富的時代;思想上主張消費,具有品牌和享樂意識;生活環境也由封閉到開放,充分拓展了視野;信息獲得渠道變得寬泛,歷經了整個互聯網時代,從網絡中獲得大量資訊,通過各種交友平臺,朋友廣泛、信息量超群。他們的工作理念大部分以自我為中心,但又不自私;講哥們重義氣;渴望通過自己努力得到認可;學習能力超群。

二、青年教師在高校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目前專業認證的教育理念中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不求教師教了什么?追詢學生學到了什么。青年教師作為教育體制下的新生力量,要吸引學生僅僅靠淵博的學識是不行的,需要在理念和能力方面的創新加強建設。而且從學生的總體思想狀況及成長過程看,青年教師將在學生整個學生生涯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我們不能不承認加強青年教師社會主義價值觀培養的重要性及其必要性。高校青年教師不僅承擔著校園文化的傳承者與創造者的角色,同時也是校園文化群建設者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學生年齡差距較小,代溝相對教授專家來說較淺,溝通方便。加上高校青年教師才學能力上的突出展現,更加容易吸引學生的好奇心,他們的言行舉止對大學生的三觀培養占有重大比重。如何加強青年教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融入其內心,成為了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導向。

三、工會工作在青年教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重要作用

高校工會是兼具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等屬性功能的綜合性組織,學院各分工會則兼有教育和橋梁作用,從生活、學習等各方面關心青年教師,得到了青年教師高度認。近幾年,為了適應學校學院的快速發展,引進了不少高學歷的年輕教工,全院在職教工109人,其中45歲以下的青年教工就達73人(1972年后出生),占達67%。學院分工會的職責就是發揮聯系學校工會和職工的橋梁紐帶作用,盡職盡責為每一位教職員工解決難題、協調同事之間的關系、加強學院教職工的凝聚力。通過與青年教師一起活動、搞各種調查問卷、談心等方式,及時了解青年教師的心態,能夠給予他們適當的意見和建議,針對青年教師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分工會不斷的出臺各種活動以及和學院領導之間的共同,積極的加以處理與調節,使廣大職工切實感受到學院、學校的溫暖,進而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學院工會在工作中要搭建有效地載平臺。一是以問卷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或者教職工關心的話題為基本載體,舉辦具有針對性的講座。充分利用校內有效的教育資源,通過系列化、精品化的熱點和專題,加強從內心開始的攻堅戰,以加強對青年教師的人文情懷和人文素質的培養,使青年教師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有效恰當的融合,營造人文氛圍,推進文明校園建設。二是開展讀書活動。大多數的青年教師在科研和教學的雙重壓力下,思想變得束縛。各分工會可以建立工會閱覽專區,心理、保健、育兒等方面開展讀書活動,讓他們在百忙中抽出時間讀好書,緩解壓力。利用“好詞、好句、好書推薦”、“讀后感征文比賽”等活動為載體,使青年教師在重壓下緩解身體和思想上的壓力,營造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三是加強學校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充分運用校園網、學院網、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等有效宣傳渠道,搭建工會網絡服務平臺,開通工會服務月、接待日等,運用網絡加強對青年教師思想的引導。四是安排青年教師積極參與學校的各項有益服務活動。五是感情關懷,營造感恩氛圍。工會要不僅要成為青年教師的知心朋友,為他們排憂解難。更要深層次的了解青年教師生活和工作中的困擾,盡最大能力地解決青年教師所關注上午各種諸如住房、子女上學等之類問題。只有通過各部門的積極聯系解決了青年教師小家的困難,才能讓他們有歸屬感及感恩感,更加熱愛學院、學校這個大家庭,形成文明校園氛圍。工會要積極展示其主要職能作用,利用其職能充分使青年教師完成從認知、認同到一名的實踐者的轉變,將反映現階段全國人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個人層面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逐漸上升到社會層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甚至上升至國家層面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價值觀,從而使在青年教師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內化于心,而且外化于行。

參考文獻:

[1]劉娜.工會組織在青年教師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乍用與思考.

[2]陳瑞三,侯微.創新高校青年教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機制的路徑探析.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2.

作者:王彩勤 王鴿 單位:西安科技大學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