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創新工會工作機制與方法

時間:2022-10-30 03:29:22

導語:新媒體創新工會工作機制與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媒體創新工會工作機制與方法

摘要:為保證我國工會工作的生機與活力,需要利用新媒體技術,保證職工能夠及時獲取最新訊息,并能夠通過這一平臺進行思想交流。為達到這一目的,相關人員應保證工會工作能夠緊跟時代的腳步,并克服在傳統工作之中存在的交互性差與宣傳范圍及力度有限等相應的缺陷,并將新媒體技術融入工會工作方式之中,從而形成一個相應的平臺,使工會工作人員能夠在這一平臺之內進行交流,從而達到不斷創新工作的方式方法與機制的目的。

關鍵詞:新媒體;創新工會工作機制

隨著當前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人民對社會各項新聞事件的了解渠道與交流方式也越發的多樣化,這也使得信息能夠得到更為高效且便捷傳播,其內容也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然而,如何有效且合理的將工會工作與新媒體技術相融合,從而進一步提高工會工作的工作方法,優化其發展趨勢,便成為了當前有關人員最為重視的話題。本文將針對這一問題進行簡單的探討,以便于有效的提升工會工作的工作方法與工作機制,從而使工會工作得到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一、利用新媒體創新工會工作的社會條件分析

(一)利用新媒體創新工會工作是經濟體制改革背景下的現實需要。隨著我國十八大三中全會的召開,我國的發展方向也得到了確定,“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這一句話,便是我國接下來需要實現的目標。通過對本發展目標的內容,我們可以得知,在接下來的日子里,經濟體制改革便成為了我國當前最為重要的目標,此外,這句話中還意味著,生產者、監督者與控制者等角色將逐步的朝著以市場為主體服務之上,這也側面的強調了不可有任何的力量高于或取代市場的作用。這也導致了原本資強勞弱的市場格局將被打破,工會組織也將面臨著新的困難。在本階段,我國的勞資關系處于失衡狀態,而大多數學者認為,在當前勞資沖突與矛盾中,政府是不可缺少的角色。因此,為適應我國當前的社會構造,工會組織便應改變自身的定位,創新工會工作的方式,以便于更好的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此外,作為一種新型的工具與媒介,新媒體技術能夠有效的輔助工會工作的開展,推動工會工作不斷的完善與創新。(二)網絡平臺的快速發展為利用新媒體創新工會工作提供了技術支持。隨著我國信息傳播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平臺的發展速度也越發快速,媒介的生態環境與整個經濟社會環境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新媒體的出現,使得信息以裂變輻射的方式進行傳播,并能夠與觀眾進行互動。3G與4G網絡的誕生與普及,也使得我國經濟社會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這種新型媒介的出現,也為工會工作帶來了更為良好的技術支持。(三)職工網民的大量發展為利用新媒體創新工會工作提供了主體準備。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當前的網民人數已達到6.32億,而互聯網的普及率則達到了46.9%。此外,除去學生、退休人員、無業人員和個體戶這些人員類別之外,職工人員已經占據了當前全部網民數量的42.2%,約等于2.67億人群。由此可以得知,在我國,職工人員已成為網民組成的主要力量。另外,還有相關人士統計,截止到2014年上半年,我國網民的上網時長已達到25.9小時,由此可以看出,網絡改變了大部分人的生活,互聯網技術也逐漸的深入于千家萬戶之中。這些變化也是的職工獲取信息與表達訴求的主要渠道均能夠通過網絡來實現,作為網民的主要組成人員,職工已能夠完全的掌握這一方法,而對于新媒體還沒有足夠了解的員工,則會被時代所淘汰。因此,使職工學會使用新媒體技術,已成為當前最為重要的事情。

二、怎么樣利用新媒體創新公會工作

(一)對職工群體性事件的預警機制進行創新發展。截至目前,我國勞資雙方還存在著一定的矛盾,這些矛盾一旦被激化,便會導致職工群體性事件的發生。在我國,勞資矛盾主要出現于兩個方面,一是職工的合法權益受到威脅,職工產生嚴重的不滿情緒,從而導致的勞資矛盾,另一方面則是由偶然的個體事件,逐步的擴大到群體事件,從而造成了勞資雙方出現矛盾。而若是相關人員能夠重視新媒體技術,便能使此媒介在職工群體性事件中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若是能夠充分的利用新媒體技術,便能夠有效的對網絡上某些職工的不當言論進行引導與安撫,對于一些較為偏激的言論,應及時的上報于相應部門,從而得到有效的處理,最大程度的體現出新媒體預防機制的作用,預見職工勞資關系中可能出現的矛盾,以便于對這些矛盾進行針對性處理工作,了解職工的動態與依據。(二)大力拓展服務的渠道。在工會的工作之中,服務職工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這一職工也是工會日常工作之一。做好服務職工工作的體系建設,是當前工會之中的重點所在。這一目的體現于一下三個方面。首先,這一項工作體現于關注職工實際需求這一方面,這也是工會服務職工應最為重視的一點。對于職工而言,工會的工作重點與職工的利益有著非常重要的聯系。新媒體技術可以為職工提供相應的“知情權”與“表述權”,而工會也可以通過新媒體,將自身與群眾的關系緊密的聯系在一起,了解職工在工作與生活之中的難點與需求,并在網絡之中提供服務指南與意見建議反饋專欄等多種板塊,擴展職工合理的建議渠道,最大程度的解決職工關心的問題。第二點則是通過構建起工會服務平臺,通過構建平臺能夠為職工排除工作上與生活上的困難,并對職工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從而有效的提高職工工作的質量與效率。最后一點便是應選擇一些具有趣味性的生活化內容,并將這些內容進行推廣工作。在工會的微信公眾號之中,大多都有著與職工生活有關的內容,如“生活趣聞”、“健康天地”等板塊,從而滿足廣大職工的實際需求。(三)主動構建職工的文化視野。因新媒體的用戶數量較多,受眾人群也較為廣泛,而其所具有的開放性、互動性等特點,也能夠在極大程度上提高職工參與集體活動的積極性,借助于微課、音樂文圖等多種多媒體媒介,能夠讓職工在參加活動的同時,獲得更多的樂趣,并起到了輔助職工文化的宣傳工作傳播的效果。但這一方法會受到較多因素影響,如職工是否能夠在適當的時間內接受新媒體技術的教育、新媒體教育的傳播途徑等,均會為這項技術帶來直接的影響。此外,因傳統媒體信息宣傳采用的是普及性的手段,不具備側重點,這一缺陷嚴重的影響了宣傳的效果。而合理的使用新媒體技術,能夠有效的改善這一缺陷,并能夠突破傳統媒體信息傳播的局限性,實現了普及性與適用性兩者兼得的效果。(四)利用新媒體創新工人群體性事件的預警機制。發生職工群體事件之前,會有一定的時間醞釀。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由于相關人員沒有有效的保證職工的利益,或是勞資雙方的利益產生了沖突等,均會導致職工出現不滿情緒,隨著這些不滿情緒的堆積累加,吸納了一部分職工參與其中,并經過一定的組織與動員,從而導致了職工群體事件的發生。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個體人員出現了一定的不滿,并將這種情緒傳遞給了更多的職工,導致了從個體到職工群體事件的演變。因當前QQ、微信等新媒體社交平臺的普及,使得這些設備成為了集體行動組織者的首選平臺,組織者通過某一特定的交流群,通過刻薄的語言將自身的不滿發泄出來,并把周圍有著相同經歷的人聚集到一起,在關鍵時刻,組織者便會將所有人組織到一起,將個體行為變換為職工群體事件。由此可見,新媒體技術在職工群體事件之中有著極為關鍵的作用。但截至目前,因這種方式所產生的個人行為轉變為職工群體行為利用了新媒體技術,而工會人員往往會在群體事件發生之后才會知曉這一事件,并對其進行補救措施。這種無法洞察先機,嘗嘗處于被動介入狀態的現象之所以會出現,其實僅僅是因為工會對于新媒體監管的力度過于落后,無法在第一時間了解相應情況。

三、總結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新媒體技術已然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并為傳統社會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工會組織也隨之將要面臨更為巨大的考驗。本文針對了如何利用新媒體技術,創新工會工作的機制與方法進行了簡單的介紹。若是工會人員想要真正的獲得社會的廣泛支持,并使職工能夠積極的參與到團體活動之中,便需要有效的利用新媒體技術,充分的整合并利用各種相應的資源,使工會職工的心能夠緊密的聯系到一起,減少甚至消除職工問題的出現。

參考文獻

[1]王曉真,倪朝霞.移動互聯時代工會新媒體建設發展路徑的思考[J].工會理論研究(上海工會管理職業學院學報),2018(02):32-36.

[2]呂炎.淺議利用新媒體創新工會工作的機制與方法[J].科技風,2017(03):219.

[3]李明付,陳營營.移動新媒體視域下高校工會工作創新的思考[J].經貿實踐,2016(22):168.

[4]薛曉霞.新媒體語境下推進工會工作的實現途徑[J].兵團工運,2016(03):20-21.

作者:陸春花 單位:南通市污水處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