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以人為本”行政管理改革

時間:2022-01-18 03:09:59

導語:淺析“以人為本”行政管理改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析“以人為本”行政管理改革

摘要:自以人為本理念提出以來,我國社會各界都十分重視圍繞著這一理念來進行管理工作的開展。對于以人為本觀念而言,其充分的體現出了我國的人文主義關懷思想。本文將從以人為本理念下的行政管理改革進行分析,以期通過本文的分析和論述來推動我國的行政管理發展。為我國的行政管理與以人為本的良好結合,提供參考建議。

關鍵詞:以人為本;行政;管理

1以人為本理念概述

在以人為本理念中,人作為主體,來講行管理,并且在以人為本理念中將人在社會發展中的主體地位進行強調,突出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并提出了圍繞人來進行社會發展改革的重要思想。我國的以人為本管理理念是將我國的人民群眾作為一個整體,并突出了人民群眾在我國的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圍繞群眾進行行政管理改革的重要性。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以人為本是一種唯物主義觀念,其將人民群眾作為歷史的創造者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并且提出了人民群眾與社會管理之間的辯證關系,認為人民群眾應當成為社會的管理者以及共享社會發展的成果。在當代中國,科學發展觀是保證我國可持續發展和長遠發展的重要理念,同時科學發展觀也在很大程度上肯定了人民群眾的權利和利益,認為黨中央在進行國家管理的時候,需要利用一切力量和手段來保障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權益享受。對于人民群眾而言,人民群眾的最根本利益就是就是對人的價值的肯定。我國正處在建立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階段,在經濟方面,我國正在市場經濟體系完善的重要時期,很大程度上我國人民群眾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一定的滿足,但是在精神領域上卻顯得比較空虛。人民群眾的全面發展,作為馬克思主義的最高價值取向,在以人為本理念的帶動下,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推動人民群眾發展顯得十分的重要,物質生活的滿足為人們追求精神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為人民群眾朝著全面發展大闊步前進,掃平了前進的道路。

2以人為本理念與行政管理發展中的必然趨勢

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社會的變革與進步,都是基于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以及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的矛盾運動下發展起來的。生產力在社會發展中占據著絕對的地位。從唯物主義觀念上來解釋,生產力便是最根本和最活躍的因素,是社會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對于人民群眾而言,其是產生生產力的來源,其決定著生產關系的同時還會影響到上層建筑以及社會形態變化,對決定社會變革和進步,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人為本理念下的行政管理工作,能夠客觀的尊重這一規律,尊重群眾的創造能力,將馬克思主義中的群眾哲學與我國的社會發展進行緊密地結合,并將人民群眾的創造力和發展力進行更好地提升。中國黨中央的建黨宗旨以及追求目標就是為了一心一意的服務群眾,解決人民群眾的問題。從我國目前所制定出來的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上我們也可以看得出,我國共產黨的一些工作都是以保障人民群眾最根本利益為目標,在以人為本的行政管理工作下,能夠讓行政管理工作更大程度上的實現服務于民,解決人民困難,且能夠讓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對于行政管理部門而言,將人性化管理理念與管理工作進行結合,能夠充分地調動起管理者們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創造性,讓管理者的管理潛能及服務管理能力得到較好的激發,進而能夠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所服務。我們在進行以人為本理念與人性化管理結合的時候,在調動起行政管理部門人員積極性和自覺性的同時,能夠基于不同對象的不同需求,進行工作內容、手段、方法上的痛癥,并起到推動管理服務發展和實現管理者與被管理者有機結合的目標,讓管理者們的自我價值能夠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發揮,同時也能夠讓人民群眾的自我價值得到更大實現。在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下,通過將情感作為連接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紐帶,通過以創造和活動作為核心途徑,讓管理者們能夠根據人民群眾需求,來開展行政管理工作,并最大程度上尊重人們的情感需求,讓情感帶動發展,讓行政管理工作更富有人情味,同時也能夠建立起和諧、互助、激勵的良好行政管理內部架構。

3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行政管理重點

在管理時要正視人民群眾的地位。政府在開展以人為本的行政管理過程中,一定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從思想和行為上給予社會人民群眾較高的重視度,正視人民群眾的地位,并確保人民群眾始終處在主體和主導的地位上。正視人民的主體地位,需要從將行政管理工作重心與人民群眾位置的結合。要保障行政管理時,一切管理都是基于滿足人民需求,推動人民發展,保障人民利益的基礎上進行開展。對于我國的行政管理人員而言,要正視自己的地位和工作,要甘愿為人民做公仆,為人民服務,了解其權利來源于人民,因此應當自覺的受到人民的監督。從思想方面來看,行政管理人員應當樹立起正確的理念和觀念,明確以人為本的服務宗旨和理念,強化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通過情感的紐帶與人民群眾密切的聯系,保證決策的民主性和科學性。我國政府行政單位要在開展工作的時候,將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作為工作開展的基礎,要從經濟、政治等多角度來迎合人民群眾的需求。作為社會發展和社會建設的主要驅動力,人民群眾在我國行政管理改革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要想充分發揮其意義,行政管理部門需要建立起良好的利益機制,最大程度上地調動起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力,通過處理好不同階層間的人民群眾利益關系,在完善社會利益分配機制,解決利益分配差別問題,立足于解決人民群眾切身問題等方面入手,來讓人民群眾的各方面需求能夠得到較好的滿足。保證人在法律上的權利。在行政管理方面,要充分利用法律武器充分保障人權,充分享有自己的權利,人權將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要堅持“以人為本”,就要尊重人民的權利,維護人民的合法權益。隨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主體權利意識將不斷增強,成為他們行為的重要動力。因此,國家必須保障人民的權利,關注一切社會活動中的人民的權利。采取措施,不斷改善和完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制度,為人民行使自己的各項權利提供制度保障。要深化經濟和社會改革,消除社會各方面的不平等,維護基本人權,同時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為公民參與社會治理和國家治理提供制度保障。同時也要重視人的價值和人的價值,這是人的社會地位和功能的全面體現。這是人的存在的目的和意義。在管理上,要為公民的發展和潛力創造一個寬松、自由、平等的環境。

4結語

在本文的論述中,筆者就以人為本的管理服務理念,以及其在我國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和論述,在分析和論述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清晰的了解到,對于我國的行政管理工作而言,以人為本的管理服務理念很大程度上迎合了我國發展的基本需求,也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我國行政管理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和改革的良好實現。通過對以人為本理念進行闡述,能夠為我國的行政管理改革理清思路和明確改革目標,對推動我國行政管理部門發展,帶動我國社會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王春霞.基于以人為本的學校教育行政管理分析[J].新課程(下),2017(7):217.

[2]程敬華,譚欣,閆學勝.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依據、原因及實踐路徑[J].理論觀察,2016(4):48-49.

[3]林琳.新時期中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模式研究[D].山東輕工業學院,2010.

[4]孟繁華.創新政府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體制[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哲學年會論文集[C].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5.

作者:馬同霞 單位:南昌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