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議高校教學隊伍構建策略

時間:2022-12-12 09:58:30

導語:試議高校教學隊伍構建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試議高校教學隊伍構建策略

一、創(chuàng)新新疆普通高等學校教學督導隊伍建設模式的可行性

新疆普通高等學校教學督導工作的開展已有一定基礎,絕大部分高校已經將教學督導工作納入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出臺制度,建立機構,配備人員,劃撥經費,提供工作條件,努力推進督導工作。在教學督導隊伍建設方面,多數(shù)高等學校在本校離退休教授中遴選師德優(yōu)良、教學水平高、富有教學與管理經驗且身體健康者組成精干的督導隊伍,面向全校開展工作,向校領導負責;有的高等學校則組建了專兼職相結合的教學督導隊伍,督導隊伍成員中一部分是已經離退休并有高級職稱、富有教學經驗且身體健康的老教師,另一部分是各教學院系有高級職稱、教學經驗豐富的領導或教師;還有一些高等學校,既在校內離退休教授中遴選督導隊伍成員,也從校外聘請少數(shù)有聲望的專家承擔督導工作。可以說,自治區(qū)高等學校在建設教學督導隊伍方面已積累了一定的經驗,這為創(chuàng)新督導隊伍建設模式提供了基礎條件。同時,多年來各級政府對教育開展的督導實踐為改進高等學校的教學督導隊伍建設模式提供了寶貴的參照和借鑒。“我國當代教育督導制度,作為一項教育管理制度在教育法規(guī)中得到確認,是以《關于實施〈義務教育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國辦發(fā)〔1986〕69號文)為起點。……我國教育督導的范圍目前主要是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尤其是普通教育。”

目前,我區(qū)縣級及其以上政府均設有教育督導機構,由教育行政部門管理,納入行政機構編制;其人員一部分選自中等學校和小學中職稱、資歷、聲望、水平較高的教師,另一部分出自行政部門和學校的管理干部。教育督導機構在監(jiān)督促進黨和政府教育方針、教育法規(guī)、政策的貫徹落實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對自治區(qū)基礎教育學校維持正常的教學秩序、不斷提高教育質量、順利通過國家“兩基”評估驗收作出了積極貢獻。地方政府建設教育督導隊伍的豐富實踐為高等學校改進教學督導隊伍建設模式提供了借鑒。2012年9月國務院公布的《教育督導條例》為創(chuàng)新高等學校教學督導隊伍建設模式提供了重要政策依據(jù)。《教育督導條例》明確規(guī)定:“對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范圍的各級各類教育實施教育督導,適用本條例。”并對承擔教育督導工作任務的督學提出了任職條件,規(guī)定應具備六項條件并經教育督導機構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教育督導條例》的頒布為改進高等學校教學督導隊伍建設模式提供了政策依據(jù),高等學校的教學督導工作包括督導人員的選聘應當符合這個條例的規(guī)定。自治區(qū)普通高等學校廣大教師、學生和社會公眾對于提高高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強烈要求,成為創(chuàng)新教學督導隊伍建設模式的重要動力。如前所述,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新疆高等學校的人才培養(yǎng)質量不容樂觀,教師隊伍創(chuàng)新能力不足和畢業(yè)生就業(yè)形勢嚴峻已經成為困擾區(qū)內高校的難題,亦是新疆高等學校為社會所詬病的軟肋,更是政府急切希望高校加快教育教學改革的原因所在。只要是對于提高高等學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有利的舉措,學校的師生員工必定會鼎力支持,政府和社會公眾也容易理解。創(chuàng)新教學督導隊伍建設模式,以高質量的督導隊伍為教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添力加油,進而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一定能夠得到高等學校內部和外部的強力支持。

二、改革的基本思路

改進自治區(qū)普通高等學校教學督導隊伍建設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以高等學校為主導,建設吸收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校內外相結合的教學督導工作隊伍,遴選高素質教學督導人員,提高督導工作的績效和公信力,切實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建設校內外相結合、素質優(yōu)良的教學督導隊伍,首先要改變只面向高校內部選聘督導人員的習慣性做法。時下新疆多數(shù)高等學校實行的督導人選由校內人員自愿申請、有請即準、選人面窄、敷衍湊數(shù)的現(xiàn)狀已經不能適應迅速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需要,必須吸納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外校和社會上符合條件人員進入督導隊伍,保持督導隊伍活力,提高督導工作公信力,增強督導工作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力。其次,這種模式并不需要增加人員編制,政府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均設有教研性質的機構,可從該機構中遴選人員進入高等學校的教學督導隊伍,代表政府承擔問責任務;社會對高等學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狀況理當擁有評價的權利,應該參與高校的教學督導工作,可從高校學生親屬、中小學教師和管理者、其他高校和企事業(yè)單位等聘請符合條件的人員進入高校教學督導隊伍,校外人員在教學督導隊伍中所占比例不應少于三分之一。要盡力暢通讓一流教師和管理干部入選高等學校教學督導隊伍的渠道,堅決避免二三流人才敷衍湊數(shù)成為督導隊伍主力的不正常現(xiàn)象,讓一流的督導隊伍創(chuàng)立一流的督導工作質量,促使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提升進入健康科學的軌道。一要明確教學督導隊伍準入門檻與任職要求,確保思想道德品質優(yōu)秀、作風公道正派、教學與管理經驗豐富、群眾認可度高、熱心為教育事業(yè)奉獻力量、具有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且身體健康的人員入選督導隊伍;二要完善督導人員選聘與退出制度,由高校人事部門牽頭,會同學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門協(xié)商提出選聘督導人員的范圍和條件,公告,采用自愿申請、單位推薦、教師或學生推薦、學生親屬推薦等多種方法產生擬選用人員方案,報高校校長辦公會議審定,由高校校長頒發(fā)聘書,每年一聘,可以續(xù)聘;三要明確高等學校是建設校內外相結合督導隊伍的責任主體,教學督導隊伍建設規(guī)劃、遴選辦法、工作制度、督導隊伍中在職人員與離退休人員的比例、日常管理與考核等事項均由高校決定并負責實施。

教學督導隊伍的人數(shù)應根據(jù)學生和學科專業(yè)數(shù)量確定,一般每500—800名學生配備1位督導人員;高校應該保障并適時提高教學督導人員的待遇,按照不低于校內中層機構正職人員津貼的標準確定督導人員的報酬。要加強對已選定的教學督導人員的培訓,培訓合格者方予聘任。這種校內外人員相結合組成的教學督導隊伍,較之以往多數(shù)高等學校教學督導隊伍成員均來自于校內的狀況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一是擴大了高等學校選聘教學督導人員的范圍,有利于高校教學督導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實現(xiàn)“優(yōu)秀人才做督導,優(yōu)秀督導促教學”局面的形成;二是能夠及時將政府和社會對于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與建議吸收到教學督導實踐中,促使高校出臺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改革舉措,適時調整人才培養(yǎng)方案和培養(yǎng)過程,實現(xiàn)高等學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目標與社會實際需要相吻合;三是增加了高校與社會聯(lián)系、交流、合作的渠道,有利于高等學校開門辦學,更好地服務于社會。

三、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創(chuàng)建校內外相結合的高等學校教學督導隊伍,需要注意的問題還有:一是在人選條件上,要強調德才兼?zhèn)洹⒁缘聻橄龋桓叩葘W校的首要責任是立德樹人。教學督導人員應當是師德的楷模,至少也應該是自身思想品德無可挑剔,方能在師生中真正樹立既“督”又“導”的示范形象,這是提高督導工作權威和公信力的基礎;在遴選督導人員時應力求對學校已有學科專業(yè)的全覆蓋,至少每個一級學科有一位熟悉該學科的督導人員。二是在創(chuàng)新教學督導隊伍建設模式中既要將績效放在重要位置,也要注重以人為本,把績效要求與道德品質要求結合起來,防止績效唯一,避免發(fā)生一些學者所指出的現(xiàn)象:“作為人類理性之一部分的經濟理性已然被泛化為人類理性的全部,成為現(xiàn)代社會用以衡量一切的終極圭臬。隨之,經濟理性的觀念也不斷滲透和侵入日常生活世界的各個角落、各個層面,成為左右現(xiàn)代人判斷、選擇和決定一切事情的基本依據(jù),甚至是唯一依據(jù)。”高等學校育人為本的根本性質決定了它不應只追求顯性的短期的績效,教學督導隊伍的建設應當體現(xiàn)立德樹人的要求。三是在教學督導人員待遇方面,應將改善物質待遇與精神鼓勵結合起來,通過比照校內中層正職閱讀相關文件材料、定期安排考察交流活動、提供外出參加學術會議機會、定期安排體檢等體現(xiàn)學校對督導人員的重視和關心,同時以不低于本校中層正職平均津貼水平來確定督導人員報酬,使督導人員的待遇有較強的吸引力。不斷改進高等學校教學督導隊伍建設模式,扎實提高督導工作水平,對于進一步完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促進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高質量實現(xiàn)無疑是有重要意義的。

作者:張治安翟曉甜單位:伊犁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