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國企改革的問題及工會思考

時間:2022-11-18 04:25:03

導語:深化國企改革的問題及工會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深化國企改革的問題及工會思考

一、國企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資產評估機制不完善,國有資產流失嚴重

存在一部分國有企業,在改革過程中并沒有注意保護國有資產,而是人為進行暗箱操作,嚴重踐踏了資產評估機制,導致國有資產流失。國有資產的嚴重流失和化公為私,不僅嚴重蛀蝕了社會主義大廈的經濟基礎,而且嚴重損害了社會主義的公平和正義,嚴重打擊了廣大職工群眾對黨和社會主義事業的信任感,廣大職工群眾對此感到十分沮喪。

(二)勞資關系不協調,容易引發雙方矛盾

減少運營成本進行了大幅度的減員,呈現出由個人勞動爭議向群體性勞動爭議轉變,由具體利益受侵犯造成的勞動爭議向因企業改革中利益調整引發的勞動爭議轉變的新特點,并且這種勞動爭議和突發事件的規模越來越大。

(三)收入差距的不斷拉大,工會難以保證職工權益

國有企業改革必然會涉及到分配制度的變革,收入分配制度更加面向市場化,分配制度必然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分配方式以及薪資檔次也會更加明顯,國有企業為了生存,更加注重人才的積累,將晉升空間和優惠薪資更多的傾向了高級管理人員和技術人才,在分配上制定出一系列向管理、科技人員傾斜的政策,這使得企業內部不同職工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拉大,大多數從事一般工作的普通職工群體處于低收入狀態。

(四)職工隊伍分化為不同群體,使工會工作對象變得復雜

國有企業改革是多角度,多方位的改革,這種改革必然導致職工隊伍多樣化,出現不同的職工隊伍群體,這些職工群體必然代表的不同的利益,而且不同群體之間、在企業享受到的待遇和尊重也不可能相同。一是經營管理者群體。這個群體過去是企業的黨政領導(處級以上干部)。企業改制、轉制后,成為企業的董事長、總經理、董事等,執行的是年薪制、期權制、股權制等分配方式。二是白領階級。這部門群體在經過國有企業改革后得到了管理者的更加青睞,因此,白領群體會作為國有企業重要的發展要素,參與利潤分配,這部門群體大體包括,高科技人員,高級職員,企業中層管理者。三是普通職工群體。他們是企業從事具體生產勞動的一線職工,也是企業人數最為龐大的群體,他們要通過自己掌握的技能來取得工資。四是打工者群體。主要是哪些企業外聘的農民臨時工、勞務工、季節工等,他們靠具體勞動來獲取報酬。通過上述分析,不同的利益群體在企業改革后顯然地位是不同的,獲得的待遇也是不同的,這樣必然會影響到員工本身的工作積極性,工會應該根據職工群體的變化及時調整工作內容和方法。

二、針對國企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工會的改進對策分析

(一)優化廠務公開管理制度,減少國有資產流失

為了有效的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國有企業必須將現有資產及時的公布出來,讓廣大職工對國有資產進行有效的監督,此外,工會應該有針對性的培養資產評估師,對國有資產進行有效的評估。否則,即使公開了評估結果,工會組織和職工群眾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國企轉制承包方案除了要經職代會審議通過外,承包的程度也應公開公平公正。(

(二)協調勞動關系,全力加強職工文化建設

國有企業改革后,必然會損害一部分員工的利益,利用機器生產來提升生產效率必然成為國有企業改革后提升效用的必經之路。但是發展的過程中員工仍然是企業的第一生產力,必須注重員工的基本要求,協調工作中存在的矛盾。為此,工會組織應及時將職工現狀傳遞給企業管理層,最大化的反映職工的心聲。國有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精神文化的建設,因此,工會要將企業文件建設作為企業發展的精神支柱,以此來全面提升廣大員工的精神風貌。工作之余可以多組織員工參與性較高的活動,通過活動的形式做好文化等精神領域建設,讓廣大職工能在一個和諧、開放、健康的平臺中,提高自身能力。

(三)完善薪酬體系,調動基層員工工作積極性

就目前而言,國有企業職工隊伍的薪酬差距愈來愈大已經是眾人皆知的事實,這樣必然會導致員工工作積極性下降,工作效率不高的情況出現,工會應該根據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及時協調不同層級以及不同種類員工的利益,減少勞資矛盾。設計薪酬體系時,更多的把一線職工作為主要工作對象,把低收入職工、困難職工作為突出維護職能的重點。此外,還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表彰先進活動,表彰的范圍可以多傾向于基層員工,突出一線員工的個人能力和平常工作業績,把握好一線員工付出與回報的關系,不斷強化職工的競爭意識、效率意識和開拓創新精神。只有把這部分職工的利益維護好,工會組織才能在企業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中找準位置,發揮應有的作用。

(四)要健全完善工會領導組織體系

工會組織承擔著工會的大部門責任,是工會開展各項活動以及日常工作的組織基礎。想要滿足不同利益群體的利益,必須要結合不同利益群體的實際情況來開展工作,創新工作思路。要適應職工成分的多元化,將企業內部聘用的臨時工、農民工吸收到工會組織中來,充實工會組織的力量,進一步擴大工會組織的基礎,補充新鮮血液。

三、結束語

隨著國有企業面臨著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國有企業在戰略目標,人員結構,管理機制,技術革新,勞資關系方面已經發生了眾多變化,國有企業已經打破了原有的格局,進行了大范圍的調整和改革。在這種新的局勢下,工會組織必須根據國有企業的調整及時調整自己的職能,針對改革后存在的問題,提出有建設性和發展性的對策,并找出一條適合國有企業改革后的新道路,才能促進國有企業更為健康的發展。

本文作者:曹軍工作單位:中鐵上海工程局第三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