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徑研究下的行政法論文
時間:2022-08-26 09:56:26
導語:路徑研究下的行政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行政法的特征
行政法實施具有動態性。在行政法制定的實施過程中,需要結合實際進行改變,當出現違法行為時,可以做出行政處罰。如果行政處罰不自覺地履行,再根據法定程序依法執行;當相對人對強制執行不滿時,可以進行行政復議等等。總之在具體實施行政法過程中,呈現出先后連續性和關聯性,可以看出行政法實施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其次行政法的實施具有整體性,例如《行政處罰法的實施》,除了與行政相關,還與其他法律相關聯,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行政法的實施具有層次性。
二、行政法實施過程中的不足
(一)實施過程的考察具有局限性
中國現代行政法學是發源于大陸法系。大陸法系是以自由主義治國,對行政法律制度進行理論探究,但對實際考察卻不是很重視。傳統行政法關注的是運用法律解釋技術問題,忽視對行政法經營實施狀態的考察。行政法實施一直都關注行政理論是否符合合法性要求,實施效果卻不是很重視。
(二)行政法理念沒有發生變化
我國的行政法以強制命令為主,認為管理越嚴,越多越好,不注重管理與教育的作用。這種強制命令的手段不利于行政法的實施,無法調動人民的積極性。
(三)行政法實施仍具有形式性
我國的行政法建立起步較晚,有很多機制尚未成熟,在實施過程中比較側重形式法制。從“人治”到“法制”的轉變過程中,缺少法制的傳統和習慣。目前存在的這種注重形式的觀念,是無法滿足未來行政法實施的要求。行政法要逐步建立完整的體系,與國際接軌推出更加科學、完善的行政法規。要公開透明地堅持依法行政,做到有法可依,執法必嚴的行政法執行機制。
三、行政法實施的路徑
(一)注重行政法實施的全面性考察
要將行政法實施的對象擴展,比如司法領域、相關立法領域。制定行政法,要看是否具有法律合理性,是否發生沖突等。實施過程中要注意相對人遵守法律與否,執法機關是否嚴格執行。行政法能否救濟相對人的利益,是否符合當初制定法律的目的。行政法的實施是一個系統性的過程,首先要對各階段進行分析合理性,還要看各階段行為之間是否合理,畢竟單一階段合法性并不能代表整個行政法的合理性。注重各階段之間的關聯性,還要考慮各個階段之間能否促進行政法的實施。
(二)建立實質行政法制
行政法實施從“人治”到“法制”轉變的過程,正處于初期階段。借鑒國外的行政法機制,將國外的優勢與中國實際情況相結合,形成具有實效性行政法治。行政法不僅要具有必要的形式條件,還要具有豐富的內容,滿足當今社會發展對行政法的需要,提高行政解決問題的效率,還要形成公平公正的行政法機制,符合社會主義發展對行政法的需要。
(三)建立完善的行政運行機制
行政立法過程中,要以建立一個積極民主的政府為宗旨,嚴格限定政府的權利與職責范圍,提供一個行政法實施的良好環境。在行政法運行階段,建立健全的聽證制度,廣泛聽取意見,結合實際改正行政法中存在與實際情況相悖的相關法律規定,提高行政法的質量與立法的公平公正性。五、結語我們知道,在法律規定的基礎上,將法律保留范圍逐漸擴大,隨著國家的發展和進步,將以往的理論基礎和多年的實踐經驗相結合,對不同的行政領域進行規劃,以達到保證人民權益,限制國家權力過度擴張的目的。對行政法的實施路徑的研究,有利于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利于社會主義法制健全,有利于行政法的實施,最大化地發揮行政法的作用。現代法制國家對行政法的責任、義務,將逐漸發展全面。在行政法實施過程中,形成有法可依,執法必嚴的良好的法律環境。
作者:李金希單位:江蘇省興化市財政局
- 上一篇:審計局查擺問題專題會工作方案
- 下一篇:審計局集中解決四風問題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