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行政管理的不足和改善措施
時間:2022-10-23 11:12:03
導語:高校行政管理的不足和改善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職能部門服務意識欠缺
目前,很多高校的職能部門服務意識都不濃重,對于本職工作,過于呆板的程序化和行政化,缺少以人為本,沒有時刻以服務教師和學生為宗旨地進行本職工作。現在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缺乏創新改進的精神,沒有人性化的行政改革,造成很多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工作質量不能讓高校師生滿意,職能部門的行政人員往往只是被動地按“經驗”和“規章”進行消極工作,這樣極容易造成程序煩瑣,工作不能高效開展。
(二)高校行政崗位設置不合理
現在的高校行政崗位存在很多問題,設置往往不合理,很多崗位是因人設崗,而不是基于實際行政工作需要而進行行政崗位的設置。高校行政崗位的不合理處還體現在崗位職能設置不合理。例如,教務員或是教學秘書,日常工作多且雜,涉及高校各個職能部門,貫穿于高校教育教學所有環節,而對于如此重要的崗位,每個系部往往就設置一個教務崗位,這樣很容易導致因為工作交錯忙亂而產生的教學事故的發生。相反,對于有些崗位,日常工作并不復雜,卻往往面臨著一崗多人,這樣不僅導致人力資源的浪費,還極其容易造成同一崗位多個工作者工作的怠慢和懶散。
(三)行政崗位流動過于頻繁
高校教學科研固然是高校的基本,是高校發展的重中之重,然后行政管理不能一味地被輕視甚至是忽略。高校教育和科研的發展,需要與時俱進不斷改革創新的行政管理方法相輔助,高校的行政管理是直接影響到高校的科研教學工作的。而大多數的高校這種“只重教學科研,忽略行政作用”的態度,往往使得行政人員不分專業,不分特長,只因崗位需要人員就直接調動流轉的現象出現。要知道,現代高校的職能部門分工很細,不同的職能部門有著不同的工作要求和工作內容,這樣的頻繁變遷,會導致行政人員只能不斷地適應新崗位,從而降低了高校行政工作的高效率和有效性。
(四)高校行政人員個人素質有待提高
我國高校行政人員來源主要有三種:從高校教師選拔;從應屆畢業生選拔;其他社會專業人員選拔以及部分留任教師家屬。這樣而來的行政人員,往往是沒有任何管理經驗,加上行政管理工作的復雜多樣化,使得很多剛接觸行政管理的工作人員對工作的突發事件往往缺乏有效的處理措施。另外,長期而繁雜的工作也使得這些行政工作人員往往缺乏精力和時間進行學習和深造,久而久之,高校行政人員會出現個人素質和學識跟不上現代高校教育的發展,出現滯后甚至倒退的現象。
(五)高校基層行政人員待遇普遍較低
高校行政人員,特別是基層人員,往往面臨著嚴峻的待遇問題。行政人員晉升困難,缺乏合理的考核晉升制度。工作的性質決定高校行政人員不可能如教學科研人員那樣有著較多的可支配時間來進行學習和獲得額外收入,大部分高校的行政人員在周末以及寒暑假還要加班和值班。高校對行政人員的工作不重視,只一味地關注科研學術研究,忽略了行政人員的工作待遇,這樣使得大多數行政工作人員對工作缺乏激情,對收入的不公而產生消極的工作心理,這也是導致高校行政出現問題的原因之一。
(六)信息化管理技術落后
進入信息化時代的今天,高校的很多管理都要依靠信息化管理技術。不同以往,今天高校的學生之間,教師之間,師生之間,行政人員與教學師生之間的交流和反饋大多數都是通過信息管理技術來實現的。然而高校的信息化管理技術卻依舊存在著很大的不足。例如,學生學籍信息登記不全面,登記系統容易崩潰,排課系統過于復雜煩瑣,學生上課情況沒法有效反映在管理系統上面等。信息化管理技術的落后,不僅僅降低工作效率,而且增大了高校人力物力的投入。另一方面,高校的信息化數據共享率較低。高校各系部對數據的整理和收集往往是根據各系部的需要和便利來進行,沒有從學校的全局考慮。但是行政工作往往都是各個系部、各個職能部門相互合作、相互協調完成,這樣就使得很多時候各部門溝通困難,數據共享極為不方便,甚至出現重復統計的后果出現。
二、新形勢完善高校行政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服務觀念,增強學校行政“人性化”意識
要建立以人為本、人性化的高校行政氛圍,首先要強化行政人員為師生服務的服務意識和服務價值,讓行政人員懂得,行政工作的意義所在。對于高校領導,要提倡行政人員大膽創新,發掘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方法,更新現有行政管理觀念。從工作中尊重行政人員的工作成果,給予對行政工作價值的肯定,定期對行政人員進行行政工作和服務意識的交流,從而培養行政人員發自內心的以為師生服務為榮的思想覺悟。
(二)精簡職能崗位,合理設置行政崗位
由于歷史原因,大部分高校的行政體系都是比較臃腫,常出現“一崗多人”的情況出現,甚至出現很多行政人員平時都沒有被安排具體工作的情況出現。這樣造成的多余行政開支不僅僅浪費了高校的大量資源,也制約了高校教學科研的發展,從現代高校的可持續發展來看,是極為不科學的。因此,從資源的合理配置來看,現狀下的高校行政人員可以進行一定的削減,甚至還可以在一些工作量較小的職能部門提倡“一人多崗”。當然,對于比較重要同時工作量比較大的崗位,例如教務員、教學秘書等,可以在一個崗位上設置2-3個人,合理分工,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因工作時間緊工作量大而造成的工作失誤。
(三)鼓勵高校行政人員的自我增值
現代教育下的高校,不僅僅要鼓勵教學人員、科研人員的自我增值,對于行政人員的自我增值也是刻不容緩。高校科研教學的發展,離不開相應配套的行政管理方法的改革和發展,這就要求高校行政管理人員業務水平和理論知識不可以停滯不前,必須與時俱進,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學、科研、行政三方面相輔相成,適應現代大學的發展要求。高校對于行政人員的增值主要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實現:一是定期進行職業崗位培訓;二是勵行政人員進行深造和專業知識的學習;三是各職能部門可以定期進行工作交流或是與其他學校進行交流學習;四是對于行政人員因工作而進行的自我增值可以適當進行經濟補貼。
(四)引進高校行政人員激勵體制
想要使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高效地開展,引進一定的激勵體制是必不可少的。這種激勵體制,既可以是對高校行政人員待遇的提高,也可以是提供高校行政人員更多的晉升空間。關于行政人員的待遇激勵體制,我們可以采取“考核級別—獎金”的形式,采用嚴格、有效、合理、公平的考核制度,讓行政人員的待遇與考核掛鉤,多勞多得,對于工作表現突出的行政人員,給予額外的經濟獎勵。至于行政人員的晉升激勵體制,是對于那些工作能力強、工作負責、有突出表現的工作人員,要給予給更多的晉升空間。高校對于人才的選拔要多樣化,要不拘一格,對于年輕的行政工作人員要給予更多的表現機會和成長空間。
(五)加快高校信息化管理技術的建設
學校的決策層的決策和改革,最重要的是取決于高校的反饋信息。在信息化發展的今天,高校加大對高校信息化管理技術建設的投入,是必要的。有一個好的信息化管理平臺,會使校領導對高校的日常教學工作和行政工作有更直觀、更全面的了解,對于基層行政人員而言,卻是能更有效地完成日常工作和減少工作上的失誤。總之,現代高校的發展需要相應配套的信息化管理技術建設,高校信息化管理技術的水平已經成為高校不可缺少的主要“硬件”之一。加快信息化管理技術的建設有三方面:第一,加大硬件設施的投入,根據實際情況更新平臺硬件設施,硬件設備是信息化高校的基礎。第二,管理軟件的開發投入。對于信息化管理軟件,不能千篇一律地參照其他學校,而是要根據自身學校的實際需要,對信息管理平臺軟件進行合理的開發和改進,讓其成為專屬于自身高校的信息化管理平臺。第三,專業管理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現代高校的信息化進程要求高校一方面要對現有的技術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和交流,另一方面還要根據信息化時代的發展,不斷引進高素質的信息化管理技術人才。
三、小結
對于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我們不能停留于傳統的高校管理經驗之談,要勇于創新,敢于在工作中發現存在的不足。在思想上,我們要加強道德上的建設,遵守職業道德,提倡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學為核心,服務社會的行政工作宗旨,激發行政人員的奉獻精神。在實際工作上,我們要根據所在高校的實際情況,不斷總結高校行政管理經驗,提升高校行政人員的個人素質和職業能力,建設一支適應現代高校發展的行政隊伍,與教學科研相輔相成,提高高校的綜合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作者:王偉洵單位:韓山師范學院
- 上一篇:勞動教養下的行政處罰論文
- 下一篇:企業檔案管理與行政管理論文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