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術在行政管理體制創新的應用

時間:2022-07-28 03:12:06

導語:信息化技術在行政管理體制創新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息化技術在行政管理體制創新的應用

摘要:分析表明,全國高校在市場經濟中的不斷發展,民辦院校與各大高校之間的競爭也越發激烈,即將迎來一場前有未有的沖擊與挑戰,民辦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也即將進入一個拐點。闡述立足于利用大數據信息技術從基本上探析當下民辦高校管理體制的創新路徑,愿構建一套新的符合我國當下國情的民辦院校管理體制。

關鍵詞:信息化,民辦高校,行政管理

隨著大數據信息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擴展、進步,民辦高等學校的發展十分迅速,更好地解決了中國現階段教育資源和教育創新等方面的不足,有效地改變了教育行業體制落后的現狀。民辦教育是目前中國高等教育體制中十分重要的教育機構組成部分,伴隨當下大數據信息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國教育體制發展的不穩定性隨之顯露,尤其是民辦高等院校行政管理方面更加面臨著市場經濟的運行風險。著名學者培根說過:“若想獲得全新的成果,就要用全新的方法”。要想民辦院校一直在高等教育院校中持續占據有利地位,那么嘗試新的應用方法必不可少。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行政管理工作上的效率,民辦高校應更加積極改變現存的諸多問題,需著重將信息技術應用到行政管理中。本文將著重分析信息化背景下民辦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力求找尋到解決方案,深入挖掘出大數據信息技術應用于民辦高校行政管理體制的創新途徑,以此來促進我國民辦高等院校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1我國民辦教育的興起與發展

在我國悠久的教育歷史長河中,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出現了民辦高校的雛形。到新中國成立后民辦院校也在陸陸續續發展,而到了1952年,國家才開始對私立學校進行了接收和改造,將全國的民辦院校皆改制成為公辦學校。在1950年代中期中國的整個民辦教育體系逐漸失去立足之地,存在了半個世紀的民辦院校徹底淡出人們的視野。1979年改革開放以后民辦院校真正得到恢復和發展,其迅速重新崛起,為我國高等教育體制迎來了新的發展空間。直到1982年3月,我國第一所民辦大學——中華社會大學在北京成立,標志著我國民辦高等教育重新進入了一個發展階段。截至2020年6月30日,教育部公布全國民辦高校數量達到773所。我國出臺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相關政策體系,這是對民辦高等教育的有效政策支持,也促使民辦高等教育具備多元化辦學模式。信息化發展過程中,“智慧校園”“數字校園”建設迫在眉睫,民辦院校總體發展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得不到更好地創新,將會電子技術第50卷第7期(總第536期)2021年7月117導致各院校發展過程中困難重重,行政管理體制發展也將面臨嚴峻考驗。

2信息化環境下的我國民辦高校行政管理體制特點

2020年,黨的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了教育的總體目標為建設高質量的教育體系和培養高素質時代新人,同時也明確了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向,這對民辦高等教育補齊存在的短板有極強的針對性。我國民辦高等學校整體工作運行的中心就在于行政管理體制工作。行政管理工作更是確保學校整體教學高質量提升最為重要的必要條件。然而隨著近年來學校逐步傾向于提升教學質量,反而慢慢忽略了行政管理的重要性。而這一現象的出現,直接降低高校行政效率,也致使高校的發展進度隨之下降。(1)行政管理工作觀念落后,未與信息技術相輔相成。目前大多高校對大數據信息技術提升行政管理效率的積極影響有了深層認知,并且逐步實現信息化管理,OA辦公系統及辦公軟件已普及到日常工作中。但是民辦高校多存在相對重視教學方面管理,而弱化行政管理工作的現狀。很多人誤認為行政管理工作僅僅局限于單方面的行政與管理方面,停留于簡單的材料整理及信息傳達,辦公系統僅停留于收發文件,系統中更多模塊功能閑置。部分行政管理人員觀念中的信息技術應用只是辦公軟件及搜索引擎的初步使用,如文字材料撰寫、表格繪制、幻燈片制作及網頁搜索等,忽視了對相關功能進行優化創新,信息技術未真正應用到實際工作中,無法與行政管理工作真正融合。加之民辦高校的辦學經費來源單一,信息化建設投入費用無法得到有效解決,僅按照上級部門文件要求按部就班,內容實效對校園整體發展影響甚微。(2)行政管理人員能力有限,未形成信息技術常態化。民辦高校管理者多聘用母體學校或其他單位有資歷有經驗的退休老教師,在創新意識、掌握社會時代前進方向上稍許欠缺,信息資訊及科技創新不足,難免在思想觀念、做事方法上缺少一些創新意識,因此在行政管理工作上依附于傳統老舊的管理模式,對網絡教育資源管理相對落后,管理人員無法兼任技術人員,無法高效運用信息技術。長此以往,影響信息技術在行政管理工作上的發揮以及行政管理效率的提升。民辦高校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內容繁多復雜,但薪資待遇相對并不高,行政管理人員嚴重缺乏與流動頻繁,培養人才周期較長,一部分人員初步具備信息管理能力,在操作技能成熟后出現離職情況。民辦院校普遍缺乏專業信息技術人才,沒有專業理論的學習和實踐的培訓,導致辦公軟硬件使用效率降低,行政管理工作中無法形成信息技術常態化。(3)內部管理方式有待完善,未制定相應配套制度。信息技術逐步應用于行政管理工作中也需要相應配套制度支撐。在日常工作中信息技術缺乏制度支撐,管理機制相對落后,得不到更好地保障,工作內容也得不到有效地監督,這一現象使得行政管理工作難度加大,工作量也隨之上升,嚴重影響行政管理工作的展開和民辦院校的長遠發展。目前我國民辦院校的行政管理方式整體運作上仍然采取上下級體制為主,與當下信息時代的發展理念并不符,信息技術管理制度仍存在大量空白。民辦院校呈現出多樣化辦學模式,在高校行政管理中需要科學性和民主性,信息技術缺少配套制度和技術方略,出現內部行政管理上的先天不足情況,成為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發展上的制約點。

3基于信息化環境的行政管理體制創新對策

行政管理創新是指在行政體制內創造出一種新的以及更加有效的資源整合的方式方法。它是一個將資源低效率轉化為高效率的重要發展過程。若想逐步解決現如今民辦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所存在的諸多問題,就必須加強學校內部的管理體制創新。而在信息化環境下的行政管理思路創新,更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1)創新思路。加強對行政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視。在我國民辦高校創新思路改革中,真正做到了解和熟知行政管理工作中信息技術的重要性,采取民主科學的管理觀念,全面提升行政管理工作的綜合效率。民辦院校可成立信息化工作小組,負責信息技術建設及管理工作,加強信息化建設,在行政管理中起到協調統籌作用。與此同時逐漸摒棄掉傳統守舊的管理模式和對行政管理工作上落后的認知理念,結合現代社會和人才需求,將“互聯網+管理”、人才再創造等一系列符合時代要求的創新型行政管理機制,真正做到行政管理與信息技術融合,更好地運用于校園工作中,改變人工傳遞、紙質載體的傳統模式,提高網絡資源利用率。如考勤工作中,設置人力云考勤機,可提升考勤效率,減輕專職人員人工查崗工作壓力。同時加大信息化投入與建設,參考并研究其他同類院校先進的信息技術管理方式,深入貫徹大數據信息化背景下的民辦高校行政管理體制新思想、新模式、新文化等創新型行政管理方式,結合現有信息資源,加強數據庫建設,更加卓有實效的促進我國民辦高校向前發展,提高綜合競爭力,永不掉隊。(2)科學管理,創新信息技術人才選聘及培訓機制。行政管理人員是信息技術的主要應用人員,因此需要相應人員具備成熟的行政管理技能。提高行政領導的綜合素質,多渠道招聘會管理、懂技術的專業人員,達到管理人員即技術人員層面,行使學校中的各項管理職能,對發展規劃、人才培養、行政管理等方面得出正確而又有效的結論。科學設置行政機構,通過相關平臺加強行政部門間合作,實現信息化資源共享。民辦高校除了重視人才的管理運用外,更應將人才的儲備和培訓放在首要位置上。加強行政管理人才創新性思路的培養,按時定期組織信息技術專業化培訓,不斷提升行政管理人員信息技術技能水平,強化行政管理人員的創新知識理念,將信息技術更好地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有利于鞏固內部管理結構,校園穩步發展。民辦高校應制定行而有效的行政管理人員薪資待遇體系,穩定信息技術專業人才隊伍。行政管理工作相對于專職教師而言嘉獎有限,實際上管理人員對校園所做出的貢獻和為創造的效益也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應利用好激勵性政策工具,調整考核機制,制定適用于行政管理人員的嘉獎政策,逐步提高薪酬待遇,改善工作條件,從而調動其工作積極性,更好投身于民辦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實際中去。(3)完善制度,形成管理建設長效機制。管理簡約化,建立科學、民主、規范的內部管理機制,健全工作職責與制度,實現權責清晰,規范行政管理。民辦高校要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及2017年最新修訂并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等法律法規,有效地保證行政管理工作有序進行。管理創新也是現代我國高校行政管理體制創新的著重點。及時摒棄傳統而又守舊的管理觀念,順應時展潮流,積極尋求行政管理與信息技術的融合。在信息化快速發展的新時代,行政管理應制度規范,結合信息技術展開,引進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先進科技勢在必行。行政辦公可使用簽到軟件、測評系統、智能排課、企業微信、辦公平臺、檔案管理、App小程序等,以此逐步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效率,使相應工作程序簡化、公正公開,節約成本的同時也能夠促進學校各項事業改革及發展,構建新型管理體制,更好地實現行政管理創新化,推動“智慧校園”“數字校園”建設。

4結語

雖然我國民辦高校在信息化環境下行政管理方面還存在一些待改善的問題,但是我們要緊跟信息化快速發展節奏,運用創新的思路、創新的方法、創新的管理體制解決問題,積極努力構建與創新符合我國當下國情的行政管理體系,就能夠逐步提高民辦院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中信息技術應用效率,促進信息化良性發展,更好地確保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與我國教育事業保持同步進行,繼而促進我國民辦高校行政管理取得更高、更快的發展。由于本人知識理論淺薄,研究水平有限,只是對信息化環境下民辦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方面提了一些初步的幾點提議,見解淺顯與不足之處仍然存在,本人在今后的工作與交流中一定更加深入的對此問題進行系統的探究,力求為民辦高校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傾盡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孫洪敏.創新概論[M].陜西: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馬國華.創新學習[M].江蘇: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

[3]黃聰麟.淺議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徑[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32(10):214-216.

[4]陳艷.臺灣私立高等教育與大陸民辦高等教育的管理機制比較研究[D].湖北:華中師范大學,2013.

[5]張萬鵬.黑龍江省民辦高校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D].黑龍江:哈爾濱工程大學.2016.

[6]盧彩晨,鄔大光.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回顧與前瞻[J].教育發展研究,2007(06):1-9.

[7]吳疆.現代教育技術教程[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3.

[8]王瑾.XN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績效考核評價研究[D].陜西: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6.

[9]孫祎,王紅娜,孫錦.現代信息技術對促進高校行政管理效能提升的探析[J].中國新通信,2018,20(12):163.

[10]劉珍珍.信息技術對高校行政管理效能提升的作用與策略[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20(06):65-66.

[11]程嵐.如何有效提高高校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06):242.

[12]陳淑芳.芻議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26(12):52+57.

[13]張基溫,張展為,史林娟.電子政務導論[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4.

[14]駱康保.行政管理中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實踐研究[J].科技與創新,2017(11):155+157.

[15]劉洋洋.高校信息化建設現狀分析及促進策略研究[D].四川:西南財經大學,2013.

[16]劉秉政.現階段我國高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上海:華東理工大學,2013.

[17]鄒菲菲.信息化技術背景下民辦高校人力資源管理的改革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7,36(09):7-9.

[18]邊志鋒.陜西省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設現狀與對策研究[J].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16,29(05):115-118.

[19]李春青.數據挖掘技術在高校信息化管理中的應用[J].軟件導刊,2015,14(02):155-156.

作者:趙艷艷 單位:吉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