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投資管理體制改革的思考

時間:2022-01-13 09:43:56

導語:農業投資管理體制改革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投資管理體制改革的思考

【摘要】在我國,農業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其具有基礎性的地位,財政資金對于農業的投資具有極大的經濟意義,同時正確的農業投資對我國的政府投資有著良好的引導作用。本文首先闡述了行政體制約束下的農業投資政策失靈的有關情況,從多個方面展開論述,其次研究以縣為單位的農業投資缺乏制度保障,最后提出了農業投資管理體制改革策略和途徑。

【關鍵詞】農業;投資資金;管理體制;政體

我國的農業投資管理體制是由我國的政體決定的,這也就必然會有一定的政治特色,我國農業投資管理體制中存在著較多的部門矛盾與沖突,這對于農業投資的使用效果造成很大的影響,也極大地降低了農業資金的使用效率。在現階段,影響農業投資最主要的因素是滯后的農業投資管理體制。農業投資管理體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約正常農業生產的進行,甚至也使得農村投資的效果大打折扣,落后農業投資體制已經阻礙了新農村建設的發展。

一、行政體制約束下的農業投資政策失靈

1、我國農業行政管理體制的弊端。我國的國情決定了我國的農業管理體制存在行政化,這就會造成農業投資的政策失靈,以及農業投資滯后和管理混亂。當前,我國的農業行政管理體制總體比較混亂,主要存在的問題有:第一,農業部門多樣化,將農業管理分屬于多個單位,同時與農業密切相關的一些行業也分屬于不同的部門管理,這就易導致效率低下;第二,農業生產中的各個環節管理分割,多個部門難以協調,不便于農業生產的開展;第三,在農業部門中,中央與地方的權限不明確,出現問題易造成推諉扯皮。2、我國農業行政管理體制現狀。我國的農業行政管理體制形成多年,部門和單位各自為政,相關的任務和職責不明確,再加之過于分散的管理,一定程度造成了部門之間的矛盾重重,對有利的事各個部門之間相互爭奪,而對于無利甚至承擔責任的事相互推讓,遇到國家層面的較大的農業投資,很難集中合作進行。3、農業投資結構偏差與政策失靈。在農業投資結構出現偏差之后,政府一直試圖通過制定政策來解決問題,雖然這些政策會在一定情況下提升農業投資效率,但是更多的是出現政策失靈的現象,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我國財政農業投資從制定到執行政策良性機制的缺失,與我國現行農業行政管理體制密不可分,這種缺失直接導致了我國財政農業投資出現結構性偏差,進而會降低農業投資資源配置的效率,甚至會出現農業投資浪費的情況。因此,需要不斷地優化農業投資支出結構,進而避免政策失靈的現象的發生。不可避免的是在我國的國情下,還需要繼續制定和實施積極的農業投資政策,來促進農業的增長。

二、以縣為單位的農業投資缺乏制度保障

我國政府在支農資金整合方面一直做著積極的嘗試和探索,通過政府整合農業資金可以集中財力辦大事,還可以防止農業基礎設施的重復建設,效果較為顯著。據調查發現:在縣級政府層面上整合支農資金,這樣有利于農業資金在縣級層面實現統籌使用,有效地解決資金分散的問題,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我國的相關監管制度不健全,縣級政府進行支農資金分配時難以做到效率最大化。首先,縣級地方政府代表的是地方利益,更多時候是為本區域利益服務,在資金分配上偏向于自己獨立的利益,尤其是在分稅制改革之后,這種問題更為突出。為了維護本區域的利益,地方政府對于農業的積極性不高,在投資農業中周期長、見效慢這是顯而易見的,尤其是對于地方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更是如此,與工業和服務業相比,農業所帶來的GDP增長的回報率太低。基于我國當前政績考核方式和評價體系,當地政府部門都特別注重經濟增長目標的實現,這也是為了迎合政績考核。其次,縣級政府的層面決定了其在整合資金過程中,一般是選擇數個大項目或區域,從整體上進行資金的整合。縣級政府將各種渠道籌集來的政府支農投資集中投向某些項目或區域時,這一做法雖然會避免投資分散,但是又會產生一系列的其他問題,如受益人群少、輻射面窄,這無疑會加劇了縣域范圍內各個區域的差距,人為的造成了貧富差距。總體來說,縣級單位進行的財政農業投資整合雖然會直面受眾,但是缺乏有力的制度保障難以解決當前存在的深層矛盾。

三、農業投資管理體制改革策略和途徑

第一,中央與地方之間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按照農業經濟建設的需要,逐步建立新型的中央與地方關系模式。對于行政體制改革,首先需要改革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關系,在一定條件下,逐步強化各部委的垂直管理職能,另外,將省級政府的中央化,達到虛化省級政府的目的,從而變革省的性質,使之具有雙重的特點,既是中央的分支機構,又是作為政區負責較大的地理區域。這樣一來,可以將財政方面的農業投資快速的直達地方,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第二,完善基層政府的事權和財權。基層政府在農業投資管理體制中是重要的一環,其自身的職能和執行力決定了農業投資的方向和成效,要逐步確立“誰投資-誰執行-誰負責”的事權,還要完善財權統一的農業投資管理體制。將資金的使用透明化和公開化,使得農業資金優化配置。

綜上所述,農業投資管理體制改革是在新形勢下進行的,也是為了適應經濟轉型,從大的層面對農業投資進行規范和指導,促進“三農”問題的解決,同時對于改善我國的投資結構也有著積極地意義。

作者:陳 斌 單位:山東財經大學

【參考文獻】

[1]羅東.我國中央政府農業投資分析[D].中國農業科學院,2014

[2]白雪瑞.中國農業增長方式轉變問題研究[D].東北農業大學,2013

[3]劉蘇社.我國政府農業投資效率研究[D].中國農業科學院,2012

[4]任海龍.中國農業投融資問題研究[D].東北農業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