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學生公寓安全管理工作探索
時間:2022-12-19 09:15:54
導語:高層學生公寓安全管理工作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學生公寓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陣地之一。隨著高校辦學規模的擴大,我國高層學生公寓數量不斷增多,管理難度加大。本文著重分析了高層學生公寓的特殊性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通過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提出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體制機制、優化專業隊伍配備、提高技防和信息化水平、強化學生安全教育等改進方法與途徑,為加強高層學生公寓安全管理提供實踐參考。
關鍵詞:高層公寓;安全管理;安全教育
近年來,學生公寓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安全是學生公寓管理的重中之重,公寓各項工作開展都是建立在保障安全的基礎之上。安全管理又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工作,需要體制機制明確、職責明晰、保障到位、全員參與。如何加強學生公寓安全管理一直是高校后勤部門極其重視的一項課題,各高校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實踐工作。其中,高層學生公寓安全管理更加復雜,要求更高也更具專業性,目前還面臨諸多問題,需要深入研究、重點關注、確保投入。
一、高層學生公寓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分析
(一)高層學生公寓的定義
高層建筑指樓層高、層數多的高層房屋建筑。《民用建筑設計通則》根據住宅建筑的層數分類:1至3層稱低層住宅、4至6層為多層住宅、7至9層為中高層住宅、10層及以上為高層住宅、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為超高層住宅。由此高層學生公寓是指樓層高在7層以上的、用于學生在校生活、學習和住宿等用途的高層房屋建筑。
(二)高層學生公寓的特點
高層學生公寓相對普通學生公寓,具有規模大,層數多,住宿人數多,密度大,設施設備種類繁多、配套復雜,逃生疏散難,安全管理難度大等特點,對管理的專業水平以及住宿學生的安全意識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學生人數多。高層學生公寓的樓層數在7層以上,多是單元形式,房間數量多,學生居住密集,住宿在2000人以上的比較普遍。一般來說,高層公寓居住學生多,進出公寓大廳的人員頻繁,且進出公寓的時間相對集中,容易出現高峰、擁堵情況。
2.設備設施多,運行成本高。和普通公寓相比,高層學生公寓配備的設備設施多且復雜,一般包括高配雙路供電系統、生活用水變頻供水系統、污水排水系統、安全監控系統疏散逃生備用設備設施等。這些設備的日常運行、維修維護保養成本遠大于普通學生公寓,學校需要安排專項經費,用于定期維修、檢測、更新。
3.管理人員要求高。高層公寓設備設施多,并配備有消防中控等專業設施,需要專業隊伍管理和維護、持證上崗。
4.逃生疏散難,安全管理難度大。在火災等突發情況發生時快速、有序組織疏散、逃生,要求公寓工作人員和學生本身需要具備牢靠的安全知識和較高的逃生技能。
二、高層學生公寓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十年,由于高校辦學規模擴大和校園用地緊張,學生公寓也逐漸向規模大、樓層高、綜合體方向發展,高層學生公寓增多,而且有的集合學生住宿、餐飲、辦公為一體,給學生公寓管理工作帶來更多新挑戰。以北京為例,據統計6層以上學生公寓占總學生公寓比例約為8%,住宿學生約25萬人,占住宿學生總數近35%。高校高層公寓的安全管理總體比較規范,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安全管理體制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
高校將高層公寓普遍同化于一般學生公寓管理,沒有顯示出“高層”特性。安全管理從體制機制上缺少制度保障,保衛處、學生公寓部門、學生系統等相關單位的職責劃分尚不明確。在設備設施維護的經費來源、隊伍建設、運行管理方面還存在漏洞。經常出了問題才找經費修繕,對消防中控值機投入不夠,盡管平時有例行檢查,但不深入、常常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高層公寓安全管理主體過于單一化,例如只是樓管人員為主體,沒有發揮住宿學生的主體性,倡導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形成安全管理合力。
(二)管理服務人員不足,崗位匹配度不高
參照北京高校標準化學生公寓標準:公寓管理服務人員不少于住宿學生數的1.2%。目前高校高層公寓普遍存在管理服務人員不足、高層公寓人員配備等同普通公寓的情況。高層公寓應配備專業的物業管理人員,消防中控室必須持證上崗24小時值守。相應的運行經費也要比普通學生公寓高出許多。但目前狀況參差不齊,難以適應和滿足高校新型高層公寓安全管理需求。
(三)安全技防設施與管理要求有差距
目前只有少數高校高層公寓已進入到先進的數字化、智能化的技防系統建設階段,部分學校仍然在使用效能相對低下的模擬系統,更無疏散逃生的應急裝備。技防系統后期投入維護與更新費用不足,維護升級改造不及時,設備逐步老化失靈、視頻監控圖像畫面不清等現象,已不能滿足校園安全管理的現實需求,安全防范效能大大降低。
(四)學生安全教育培訓現狀效果不佳
加強學生安全教育、提高學生安全意識是學生公寓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環。尤其針對高層學生公寓,更應該系統、全面、有效的開展安排培訓工作。安全管理不能少了學生主體參與,但目前普遍情況是學生安全意識不強。高校學生很少主動學習安全知識,在宿舍內吸煙、使用明火,默許外來人員尾隨入樓情況經常發生。此外,安全培訓效果不明顯,通過調研數據顯示,在多數學生意識中,認為火災是小概念事件,離自己很遠,沒有必要接受培訓。大部分學生沒有實操過滅火器,不認識疏散標識,不了解疏散通道,自救和逃生技能掌握不夠。
三、加強高層學生公寓安全管理的方法與途徑
(一)建立健全高層學生公寓安全管理體制機制
首先,學校應建立健全各項安全制度,包括安全責任制,安全教育與學分掛鉤制度,檢查制度,獎懲制度等;其次,明確各部門的安全責任,各級、各崗位簽訂安全責任書。建立校園安全工作聯動模式,即以保衛處為牽頭負責單位,后勤負責學生社區的安全工作,保衛處負責對學生區的各項安全工作予以指導、落實安全檢查;后勤部門負責高層公寓的24小時值班,日常管理,突發事件的處理,組織制定安全應急預案等,在中控室配備值機人員,持證上崗;保衛處和各院系負責組織開展所有學生的安全教育和培訓工作,測評學生掌握情況,結果計入學分、納入學生綜合測評等。
(二)加強經費投入,配備專業隊伍
高校需要加大高層公寓管理人員經費投入力度。考慮到近年用工成本不斷增加的問題,經費需每年動態核定。配備數量達標、高素質、專業化的高層公寓管理服務人員隊伍。在設備設施管理和消防中控值機工作中也可以選擇業務外包服務模式,引入社會優質資源提供專業服務。
(三)加強技術防范防手段,提高安全管理效率
高層公寓還必須采用現代安全管理技術,配備相關設施設備。在學生公寓區配置24小時社區安全監控中心,將各宿舍樓消防聯網控制,既能保障應急響應又能集約管理降低成本。在學生宿舍配置火災監控系統,可將火災消滅在萌芽之中。同時,使用新型智能限電裝置,限制大功率電器的使用,減少火災隱患。安裝門禁和監控系統,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此外,在樓層超過20層的超高層或居住5000人以上的高層公寓,應增設消防逃生井、逃生艙等設備,以解決時高層學生最短時間消防疏散問題,真正做到“有備無患”。
(四)運用互聯網平臺加強與學生的互動
近年學校安全管理部門利用人人網、微博、微信等平臺,安全信息、安全提示、受理投訴和了解學生思想動態,時效性強、成本低,可以解決高層公寓密度大,安全信息難以及時有效全覆蓋的問題。同時管理人員還可以在信息公布后瀏覽相關評論,及時準確地了解到住宿學生的意見看法,及時做出反應和回應。
(五)通過切實有效的舉措加強學生安全教育
1.新生的安全教育
《高等學校消防安全管理規定》中明確“對每屆新生進行不低于4學時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訓”,通常高校都是將滅火器使用方法、報警和自救逃生方法等內容放在新生軍訓課里,但調查發現,“培訓過也使用過”滅火器的學生比例不高。這說明學校要充分加強和重視新生這階段的安全教育和培訓,多以鮮活案例和實操為主,豐富培訓內容,吸引學生參與,以達到有效的培訓效果。
2.對高年級學生進行消防安全再教育
根據實踐經驗,新生入學時的安全培訓,即使全體學生都能掌握,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三年后就所剩無幾了,所以要進行了必要的再次“回鍋”。既在學生們快要忘卻的時候,再次進行安全教育,鞏固所學知識,不斷強化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救能力。
3.設置安全教育課堂并與學分或綜合素質測評掛鉤
學生安全最重要,學校應設置安全教育課程和相應的學分,將滅火器實操、報警、疏散逃生方法、消防演習、疏散指示標識等消防安全知識列入安全教育課程;并將學生參加安全培訓、參加消防演習及消防及安全知識掌握情況的測評成績與學生綜合測評等工作掛鉤,旨在通過制度約束,有效調動學生了解安全知識、主動關注自身安全的積極性,真正做到“要我安全”變成“我要安全”。
4.增加消防演習頻次和覆蓋面
快速疏散是高層建筑的世界性難題。遇到火災、地震等突發情況,能否快速疏散是最關鍵的問題,這就需要平時的積累、經常演練。消防演習可以鍛煉住宿學生和員工的疏散逃生能力,檢驗消防預案可行性。鑒于高層公寓自身的特殊性,預案的內容不僅要適合高層的疏散、逃生,預案的演練次數、參與人數皆應高于普通學生公寓。演練中,應增加培訓學生動手能力的實操項目,如滑繩自救、床單結繩自救、油盆滅火等,做到每名學生實際操作用滅火器滅火,通過親身體驗疏散過程,親手操作相關項目,使每名學生熟練掌握疏散標識作用,滅火器使用方法等安全技能。
作者:王偉 伍香芝 單位:清華大學物業管理中心
參考文獻:
[1]孟建偉.生活乃教育之根:大學培養創新人才的哲學思考[J].中國高等教育,2013(22):31-34.
[2]來見祥.高陳國華層學生公寓管理體制與模式芻議[J].財經界,2009(7):22-24.
[3]李鐵,柴曉露,孫文超.高校高層學生公寓安全隱患調查分析:以云南Y院27層LM國際公寓為例[J].法制與社會,2015(34):202-203.
[4]盧瑞揚.高校學生公寓安全管理的分析與探索[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1(5):185-186.
[5]龔玉兵.高校學生公寓管理現狀、難點和建議[J].文教資料,2010(36):218-220.
[6]林小惠,穆文君,周艷龍,等.淺談高層學生公寓安全管理[J].高校后勤研究,2014(2):45-46.
[7]徐亞偉,趙姍姍,張訓超.淺析高校高層學生公寓安全管理[J].邢臺學院學報,2013(3):190-192.
[8]陳國華,龔子福.新形勢下學生公寓安全工作現狀與對策[J].華章,2011(36):164,173
- 上一篇:鋼結構廠房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 下一篇:安全管理人性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