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安全生產與事故預防

時間:2022-02-05 11:13:23

導語:農機安全生產與事故預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機安全生產與事故預防

隨著農業機械化的普及,農業機械在農村的應用非常普遍,相關的安全事故也隨之增多。根據統計,如今農村交通事故中,有10%是由于農機所引起的。農機的安全使用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也關系到農村社會的穩定,對新農村建設有著直接的影響。為此,筆者現就農機安全生產與農機事故預防談幾點看法。

1我國當前農機的安全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1.1農機安全執法困難。當前農村農機安全中,拖拉機的安全隱患最大,但是,對拖拉機的管理,《道路交通安全法》卻沒有明確的規定執法主體,因此,在實踐中存在著各部門互相推諉、扯皮的現象,嚴重的阻礙了對農機安全的執法,導致了執法困難。

1.2執法主體的性質不明。當前,農機安全的監督和行政執法尚無明確、統一的監理機構,且體制設置也多不科學,極大地影響了針對農機安全的執法和管理。

1.3管理人員不足。當前,農機監理機構缺乏有效的人才、資金和設備支持,監理人員完全無法對轄區內的農機進行有效的管理,因此,許多監督和檢查措施流于形式,無法起到真正的作用。

1.4農機手缺乏正確的安全意識。由于種種主客觀的因素,農機手常按照自己的習慣進行操作,安全意識極為淡薄,不僅不遵守相關的操作準則,甚至違反道路交通法律法規。在農村生產和生活中,對農機的無照駕駛、無牌駕駛、違章違法駕駛的情況并不罕見。這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帶來了極大的隱患。

2加強我國農機安全的措施建議

針對我國當前農機安全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筆者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了相關建議,以期從根本上降低農機事故的發生率,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

2.1加強培訓。為了切實保障農機安全,相關部門應當積極地組織相關培訓活動,對農機手進行安全知識的培訓,并且嚴格的落實《拖拉機駕駛培訓管理辦法》這一行政法規,從根本上提高駕駛員的安全意識。在這一過程中,要堅持公正、公平、公開,絕對杜絕走后門和權錢交易。

2.2強化針對農機的入戶管理。作為農機監管部門最為基礎的法定職能,對農機牌證的審核和辦法必須要嚴格的遵循相關標準和法律法規的規定,專業、客觀、科學、全面的進行檢查,做到“不合格不上路,上路即合格”的標準,對不參加強險和異地農機車輛,一律不應上牌,且應當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處理。

2.3健全年度技術檢驗制度。年度技術檢驗制度是加強農機安全最基礎、最有效的工作制度,可以及時的發現存在的隱患,并且給予適當的解決。在這過程中,要確保逐人、逐臺、逐機的檢查,以嚴格的檢查來確保農機的良好技術狀態和安全性能。此外,要利用年檢的機會,對駕駛員進行相關的安全教育,從而最大程度的提高駕駛員的安全意識。

2.4加強宣傳。農機監理部門應當借助現代的傳媒條件,利用電視、網絡、報紙、移動終端對農村農機手進行教育,并且借助年審等機會,集中組織農村農機手學習。學習應當形式多樣,切忌刻板的課堂教學和理論講授,可以采取錄像、圖片等生動的形式,激發農機手的學習興趣,最大程度的提高學習效果。此外,應當定時和不定時的組織宣傳員進入農村和農村中小學進行安全知識的普及,形式應當接地氣,符合當地老百姓的思維方式,以現實中的代價慘痛的實際事故進行教育,最大程度的激發人民群眾的安全意識。

2.5建設完善的檢查制度。除了年審等定期檢查外,相關部門還應當根據自身和本地的實際情況,設置巡回檢查執法隊伍,不定期的對本地農村的農機安全進行抽查,以期最大程度的發現潛在的隱患,并及時的進行處理。在春種、麥收、脫谷、秋收等農忙季節,極易發生機器傷人的事故,因此相關工作人員更應當深入農村,全面、嚴格的檢查安全生產情況,最大程度的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這樣不僅可以保證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還可以有效的促進我國農業的發展。

2.6加強農機手的技術培訓。要不斷提高農機手的使用及維修技術,進行農機組成、養護和故障排除等技術培訓,使農機手可以正確地處理復雜的作業環境,實現農機的安全生產。同時進行有關法律法規的教育,使農機手真正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杜絕酒后開車、疲勞開車、超載、超速等違法違章行為。

2.7部門聯動。除了農機監理部門外,包括交通、農業等相關部門應當加強聯動,從而消除農機安全隱患,最大程度降低農機事故的發生。

作者:楊俊艷 單位:河北省滄縣農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