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技術管理在煤礦安全生產的作用3篇
時間:2022-07-02 03:12:10
導語:機電技術管理在煤礦安全生產的作用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前的現代化企業都在使用機電設備,煤礦生產已經擺脫了過去的人力生產,更加依賴機電設備的應用。實際開采過程中,機電設備會存在不安全、不穩定的因素,因此煤礦要關注機電技術管理,消除機電設備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才能為安全生產創造保障條件。
關鍵詞:煤礦;機電技術;安全生產;管理
煤炭資源對社會生產和百姓生活意義重大,但是在煤礦開采的過程中,由于煤礦機械設備存在不安全因素,會影響到煤礦施工的安全。因此,為規避機械設備應用存在的風險問題,就需要對機電技術管理應用的安全性進行分析,這樣才能彌補應用中的不足,并通過提高安全生產意識、加強安全技術來保障生產,這樣才能在安全管理模式下規避機電設備應用帶來的風險問題。
1機電技術管理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作用分析
隨著煤礦生產的新型機電設備越來越多,我國煤礦生產企業已經逐步進入智能化、現代化階段,保證了開采一體化工作的落實,提高了開采工作的效率。同時,先進設備的引用也使傳統開采工藝發生了改變,有效地降低了人力成本,降低了開采人員的勞動量[1]。因此,實現機電技術的升級與應用,不僅滿足開采工作的需求,還能繼續提高效率,減輕勞動量。機電技術作為煤礦開采中的重要技術環節,涉及的管理內容十分廣泛且復雜,技術含量高。雖然可以提升勞動生產效率,但是也需要增加管理成本,才能滿足各項工作的穩定運行。在近幾年的發展中,隨著技術的升級以及機械設備的更新,煤礦實現了安全管理的不斷優化。但是數據表明,煤礦安全事故發生頻率仍然比較高,而且多數事故是由于機電設備管理存有漏洞造成的。比如,近幾年許多瓦斯事故都是由于機械設備運轉時出現了電火花,導致高濃度瓦斯在空氣中發生混合后引發爆炸,這就需要通過技術管理保障設備運轉質量,并確保在安全保障下消除機電設備的應用隱患,這樣才能為安全生產創造更加有利的管理條件,也能進一步規避安全隱患,提高開采作業的安全性。
2機電技術管理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應用不足
2.1缺乏風險管控意識
很多煤礦并沒有意識到機電技術管理工作開展的重要性,又缺少專門的技術人員配合安全管理,提供專業意見,管理方式一直沿用過去的模式,最多只能夠做好技術保障,無法確認機械設備運轉過程中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很多煤礦為了降低運營成本,就會忽略安全防范方面的投入,使機電技術缺少相應管理,產生嚴重的安全隱患[2]。比如,煤礦需要防靜電和防雷設備,規避機械設備的運轉質量問題,但是很多企業為了控制成本會減少設備數量,甚至一直沿用過去淘汰的老舊設備,導致設備自身的機械性能無法匹配工程總量,帶來安全隱患問題。
2.2安全管理缺乏制度化
要想有效落實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必須要保證各項配套管理制度的應用力度,也要保證制度落實的有效性。因此,對于安全事故的預防工作,首先要健全管理制度,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制定管理制度時,要參考工程建設的需求,也要以運轉流程為基礎規范工作,用制度與規則解決開采過程中的問題,保障各項工作的有效運轉。從大數據的分析結果來看,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實際效果并不盡如人意,因為很多企業在機電技術管理方面缺少標準和制度,或者制度存在不合理因素,即使出臺了配套應用措施,也會由于管理方式過于粗放,無法保障設備運行的安全性,因此需要通過精細化的管理措施,對各項操作的標準內容進行完善,并通過開展培訓工作強調安全生產的重要性,這樣才能有效規避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2.3人員綜合素質水平有待提升
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升級與進步,很多煤礦在開采過程中應用了安全設施,滿足各項工作的運轉,而且通過功能升級和更新換代保證開采質量,這使過去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技術已經無法匹配現代設備的應用。因此,為保證煤礦生產的安全,需保證管理人員能夠及時掌握新型設備的技術應用要點,也要通過維護工作確保設備應用的質量。如果管理人員無法掌握先進的機電技術管理方式,就會導致設備缺乏應用安全,也會給煤礦開采作業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此外,由于很多煤礦不注重學習新技術、新知識,管理模式一直沿用過去的傳統套路,無法匹配安全管理工作的需求,也會導致安全事故高發。
2.4管理部門職能缺位
在煤礦經營發展過程中,雖然大部分企業都對煤礦機電科進行了設置,其職責在于對機電管理和機電生產工作進行負責。但在實際工作落實環節,機電管理目標單純將管理目光放在提高部門經濟效益層面,卻對機電設備的技術管理工作開展缺乏自主意識。在這種情況下,導致機電設備網絡會存在中斷的情況,這會對煤礦機電技術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形成制約。
2.5機械設備陳舊制約發展
煤礦機電設備存在老舊的情況,這會增加企業安全生產隱患。部分煤礦生產企業的設備裝置不夠完善,尤其在為了趕產的情況下,導致絞車在超負荷的情況下進行工作,這些都會增加生產的安全隱患,容易出現事故。此外,在使用設備的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操作失誤,導致設備不能正常運作,不僅降低了工作效率,更形成一種危險隱患。
3機電技術管理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應用策略
3.1增強人員的安全意識及安全技能
開展安全工作,首先要提高煤礦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提高管理人員的安全管理技能,使管理人員全面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企業也要定期對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培訓,結合具體案例讓員工深刻了解一旦發生安全事故會帶來怎樣的后果,讓員工深入了解規章制度,提高安全意識。企業也要開展培訓工作,提高員工的機電技術管理技能。煤礦開采本身就是高風險行業,如果員工只是思想上重視,不具備安全技能,也會帶來安全隱患。因此需要通過定期培訓,讓員工提高機電安全操作能力,在安全事故發生后,在第一時間總結經驗,規避風險,這樣才能有效地降低安全隱患[3]。培訓工作中需要保證管理人員學習到檢查機電設備的具體方法,提高風險識別能力。除此以外,企業還可以組織安全事故定期演練,有效地降低事故損失。
3.2發揮機電技術管理保障作用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以及云計算技術都為安全生產發揮技術保障作用。比如,在過去只能通過人為管理落實各項工作,現在卻可以通過技術升級對各項管理系統進行一體化處理,這樣就能憑借信息系統實現實時監控,并通過安全預警工作滿足數字化建設,進而有效規避由于人工操作不足帶來的安全隱患。另外,3D信息技術也能模擬現場施工情況,消除傳統模式帶來的弊端,也可以借助完善的管理系統來實現安全數據的應用,通過提高數據應用的真實性為決策工作做好保障。此外,還應注意在生產應用中進行管理。比如,在煤礦安全生產過程中,會運用自動化安全支撐技術,改良傳統的液壓支架,提高支撐的穩定性。并根據煤炭層的厚度選擇不同的控制技術,在頂層較薄的情況下,會通過電控自動化技術進行施工,可以將自動化開采設備、耦合器、電源箱等以智能化的方式進行重疊安裝,使開采作業能夠在相對安全的環境下進行。還應與施工現場薄煤層的實際分布位置為依據,架設安全支護結構,確保在煤礦的開采作業中起到支撐作用。由于近年來開采技術日臻完善,還實現了采煤過程與信息分析、處理、采集保持同步,能夠及時解決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因此,由于煤礦機電技術生產模式的不斷增加,則更應加強對上述不同步驟的施工過程進行管理,以此確保煤礦安全生產,提高采煤工作的安全系數。
3.3完善煤礦安全管理制度
由于煤礦安全隱患問題往往難以識別,因此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必須小心安全管理盲區,對盲區進行有效的處理。煤礦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標準工作流程,并保證在作業過程中按標準實施施工流程,保證標準化施工,規避安全盲區帶來的安全隱患。此外,要保證各項管理工作的系統化、規范化與可控化,保證通過完整的工作流程降低安全隱患發生的可能性。
3.4提高管理部門工作職能
煤礦發展離不開職能部門的管理,企業應注意提高煤礦機電科的工作職能,由于本部門負責的是對機電的管理與生產,因此,應提高部門責任意識,建立健全部門的工作職能體系,以此幫助企業對機電安全進行管理,以此提高管理效率和質量,促進企業的長效可持續發展。
3.5提高安全設備安全性
部分煤礦在發展過程中,為了縮減開支,會抱有一定的僥幸心理,循環利用一些老舊的機械設備,由于這部分老舊設備本就存在安全隱患,再加上對其進行超負荷的利用,導致機器設備的安全性能不堪一擊,而這也是導致事故頻發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需要及時淘汰老舊設備,并注意對新進設備進行養護,以此提高新設備的工作性能。
4總結
在煤礦發展的過程中,機電設備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只有實現安全生產才能確保煤礦長期發展,所以需要落實機電技術管理工作,提高設備應用的可靠性,消除安全隱患,才能保證煤礦長期發展。
參考文獻:
[1]左影輝.煤礦機電技術管理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運用研究[J].科技與創新,2020(21):104-105.
[2]張偉生.煤礦機電技術管理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應用[J].當代化工研究,2020(17):82-83.
[3]王磊.論煤礦機電技術管理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應用[J].石化技術,2020,27(08):157+159.
作者:薛江 單位:山西汾河焦煤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篇:機電技術管理在煤礦安全生產的應用
摘要:現代煤礦擁有大量先進機電設備,這些機電設備的應用大大推動了現代煤礦的發展建設。在實際發展運行過程當中,現代機電設備的可靠性會影響煤礦生產的安全建設。要想高效控制安全事故的發生,現代煤礦除了要增強機電技術管理,還要從實際運營效果出發,從技術管理方面針對實際問題制定針對性的策略,發揮機電設備最高性能的使用效率,帶動煤礦企業的安全建設發展。本文將針對煤礦機電技術管理過程中的問題和安全生產問題進行簡要的分析探討。
關鍵詞:煤礦機電;煤礦安全;技術管理;生產應用;分析探討
1機電技術管理對于現代煤礦安全生產的意義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提升,綜合國力越來越強,各大企業和行業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尤其對于煤炭這樣的能源行業來說,因為不可再生資源的需求量在逐漸上升,我國對這些能源的開采力度越來越大。在現代社會中,人們非常關注生態安全問題,因此開采設備的安全性和開采程度需要重點關注。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如何提升開采設備的安全性是提高生產管理水平的重要課題,對進一步研究機電技術管理有非常好的應用價值[1]。
2機電技術管理的相關內容
2.1質量控制方面
當前的節點管理控制包括質量的控制分析,設備安裝實際上是保證設備安全運行的基礎,也是煤礦行業的管理基礎。設備安裝會對煤礦的安全生產起到實質性的影響,如果得不到重視,后續運行過程中會存在很多安全隱患。針對機電設備的安裝,管理人員必須要明確其設備的特殊性能和使用效率,不僅要保證功能的實現,還需要保證安全完善的防護措施,保證設備實現高效運行。同時,設備運行過程中的管理和檢修也是非常重要的問題。由于煤礦作業環境非常惡劣且多變,設備經常會發生故障,想要提升運行效率,保證設備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就需要針對當地氣候、地質特征進行防護。例如,冬季要做好防凍工作,夏季要做好散熱工作,保證機電設備的正常運行。不同設備的檢修方法也存在差異,所以在檢修過程中需要結合實際針對性地進行技術管理,有計劃地進行檢修,盡可能地消除設備運行隱患。
2.2設備的技術改造方面
許多煤礦依舊使用傳統的老舊設備,因為功能弱化,已經無法適應當前開采的需要,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對這些設備進行技術改造是非常重要的問題。使用現代技術,融合到當前的煤礦開采和建設過程中,對這些設備實施改造,以高效的開采模式和管理手段,使煤礦機電技術的管理效率大大提升,同時促進企業的現代化可持續發展,提升生產性能的同時,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
2.3技術人員的管理方面
現代煤礦需要素質過硬、擁有良好道德素養的機電技術管理人員。技術培訓是提升工作人員專業能力的有效方式,通過大量的培訓可以讓工作人員學到新技術,幫助企業推動技術人員的進步和工作效率的提升。對機電工作人員的管理還要包括崗位考評、職稱評定等內容,借助這些考核機制和管理模式,讓機電設備管理工作人員更加全面地掌握機電設備的管理和養護方式,這樣才能進一步保障設備的可靠運行[2]。
3煤礦安全生產當中的有效措施
3.1強化工作管理基礎
機電設備的運行和管理以規范科學的發展為目標,只有強化管理水平,才能夠為后續生產建設奠定扎實的基礎條件。機電技術人員要意識到,機電設備是服務于該行業的重要技術手段,應該有足夠的安全意識,將機電設備的管理與安全生產相結合,保證運行順暢,確保機電設備使用的高效性。日常管理中需要注意提升對機電技術管理的效果,明確工作人員的管理職責,保證管理過程當中設備的運行質量。機電設備的選擇需要考慮到生產因素和發展需要,同時要保證機電設備的各個部件實際質量達到合格標準,生產過程當中要嚴格檢查,消除安全隱患,同時要對電機和避雷設備進行可靠性試驗,降低風險。
3.2注重對設備的現場管理和優化
現場管理對于煤礦行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安全控制方法,機電管理人員要對設備進行嚴格的現場管理,這樣才能在更多的細節把控當中提升煤礦機電設備的運行效率。煤礦行業的工作設備運行環境非常特殊且復雜,所以要對可能影響設備安全的環境和因素進行嚴格監察。例如,煤礦必須要重視通風技術的使用,完善通風技術和相關系統,要保證技術的實際使用效率。煤礦通風技術需要結合當地的煤礦地質條件分析實際開采情況,通過這些技術的結合應用消除現場的安全事故和潛在的安全隱患,從技術角度進一步完善現場管理,確保生產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煤礦的發展建設需要進一步提升技術管理水平,保障技術逐漸進步和優化的同時,全面進行分析和思考,與現場管理需求進行融合,保證現場管理制度的完善,科學消除現場管理中的問題,提升設備的現場運行效率。
3.3進一步規范相關設備的管理技術標準
煤礦需要針對機電設備完善技術標準,完善管理方041針。借助標準化的管理模式,讓整個技術管理變得更加科學規范。機電設備管理不僅要保證設備的可靠性,同時要保證設備使用的安全性,這是煤礦行業建設的重中之重。規范化的技術管理模式和標準可以幫助機電設備消除安全隱患,為后續的安全生產和持續發展提供有利條件。尤其是要進一步規范機電設備的安全管理標準,考慮到煤礦開采的實際需求,需要結合實際發展模式保證安全生產,對于強制性標準要嚴格執行,這樣才能進一步維持設備運行的可靠性。煤礦設備的標準需要根據實際需求制定,在保證開采工藝的基礎上維護設備功能的穩定性,保證機電設備運行技術的實用性[3]。
3.4保證機電設備的針對性管理
煤礦想要進一步提升機電設備的管理水平,提升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效益,就需要制定針對性的管理方案。在實際管理過程當中,不僅要完善管理計劃,還需要優化計劃,用成熟的管理模式消除機電設備運行過程中的風險全隱患,保證在煤礦工程設備始終處于高效狀態,提升綜合管理效率的同時,滿足現代生產發展的安全需求。在具體管理過程當中要確保針對性和目的性,保證設備運行能夠達到預期標準,發揮出高效作用,在確保管理目標的同時實現安全治理。
3.5強化機電設備的養護和維修
煤礦管理的工程條件相對較差,在持續運轉過程中非常容易發生故障,對煤礦造成不利影響。想要進一步提升應用效率,就要消除隱患,保證設備正常運行,對機電設備進行及時的養護和維修。定期對設備進行檢查維護,保證在檢測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避免在使用過程中出現不必要的問題[4]。借助保養和檢查工作的基礎,帶動設備的良好運行,降低設備故障率。設備管理和維護過程當中,需要結合煤礦機電設備運行的實際發展狀況,借助設備的養護和檢查計劃進行關鍵問題的檢查和保養,結合實際應用效果、運行現狀以及設備特點進行周期性的檢查,實現計劃周期的可持續發展,提升維修的質量,維護工程的實際使用效率。
4結語
煤礦行業的發展建設中,安全生產是重中之重,也是行業發展的核心問題。煤礦機電技術管理在行業中的安全應用,決定著行業能否安全和高質量發展。在應用過程中如果出現問題,會對企業管理造成非常大的壓力,也有可能造成經濟損失。所以在企業建設管理過程當中,需要逐漸提升設備的管理水平,逐漸優化,以合理科學的發展模式針對每個環節和細節進行專業處理和監督,增強員工培訓,進一步保障煤礦安全生產,推動相關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建設,以科學合理的發展模式帶動經濟效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春彥,鄧桂波,劉永強.煤礦機電技術管理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應用[J].石化技術,2020,27(05):231+248.
[2]張凱.論煤礦機電技術管理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應用[J].礦業裝備,2020(02):68-69.
[3]劉麗芳.研究煤礦機電技術管理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應用[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20,40(04):88-89.
[4]張艷慧.煤礦機電技術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9(24):215-216.
作者:任雙換 單位:陜北礦業涌鑫礦業公司
第三篇:煤礦機電技術管理與煤礦安全生產探討
摘要:煤礦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可或缺,對于社會經濟的發展有著決定性的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煤礦企業的發展水平也逐年提高,與之相適應的機電設備的應用也更加廣泛。在日常使用中若出現機電設備的故障,不但會造成設備正常使用受阻還會影響到煤礦生產的安全。安全問題不僅會對煤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還會給企業員工帶來傷害。因此對煤礦機電技術管理和安全生產分析的研究就顯得十分重要了。機電技術的應用能大幅度降低煤礦生產中安全事故的發生率,有效提高煤礦生產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開展煤礦機電技術管理過程中要著重提高當前煤礦機電技術管理人員自身素質,實現煤礦企業可持續發展。本文淺談煤礦機電技術管理與煤礦安全生產分析,希望有所幫助。
關鍵詞:煤礦機電技術管理;煤礦安全生產;控制措施
1.煤礦機電技術管理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煤礦企業不斷創新,內部生產結構也變得復雜,煤礦的生產設備控制系統逐漸邁向了新的時代,自動化的程度也逐年增加。目前我國多數采煤礦的設備都是機電技術,這就要求企業員工對機電設備熟練掌握。煤礦機電技術管理主要包括煤礦設備操作、系統操作及管理系統,如故障申報系統、系統升級、傳輸系統、故障者診斷系統等,以提高煤礦安全生產效果,顯示煤礦設備較強功能,活化煤礦節能高產的發展進步。
2.煤礦機電技術管理在安全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機電設備比較落后,日常維護不到位由于煤礦作業開采環境惡劣,對機電設備要求較高,這就要求煤礦開采機電設備安全運行,在保證產量和質量的前提下大大提高煤礦開采率。目前,由于煤礦企業機電設備較落后,存在嚴重的老化現象,導致我國煤礦安全事故頻頻發生,進而產生一些采煤生產故障。除此之外,由于各個煤礦企業管理制度未及時創新,導致煤礦企業排查安全隱患和機電設備日常維護的發放較為落后,與現如今機電設備的更新與發展不相匹配。工作人員在日常安全排查和設備維護時不夠完善,嚴重影響了煤礦開采項目的安全性和質量要求。除此之外,企業工作人員對于基礎機電設備的日常檢查不夠全面,檢查結果不能真實有效的反應實際基礎機電設備的使用情況,導致煤礦企業對于基礎機電設備的維護更新不及時,造成煤礦生產的損失與安全問題的產生。(2)技術的專業性不強,員工素質不高煤礦行業作為危險性較高的工作,其相關的勘察人才、建設人員以及開采人員較少,導致煤礦企業中管理人員較為稀缺,相關的煤礦機電技術管理人員的能力也有待提高。一些煤礦企業在進行專業技術管理人才時不能有針對性的選擇,要考慮綜合能力,這就會導致有些煤礦人員嚴重缺乏專業素養。而煤礦員工作為煤礦機電技術管理的主要參與者,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煤礦機電技術管理的有效性。由于工作環境較惡劣,煤礦企業中對于保障制度不夠完善,導致煤礦企業人才匱乏,也很難吸引到高素質人才。因為人才匱乏,所以員工上崗前的培訓也較為短暫,相關專業性知識積累不到位,導致整體素質不高。現如今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煤礦生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機械化普及的現代社會,對于人員“質量”的要求也愈發提高。煤礦員工除了具備相關專業性知識外,還要對于機電設備的使用與維護了如指掌,以此提高煤礦生產的效率。部分企業仍存在操作人員培訓不到位的情況,導致煤礦生產工作人員對于操作中的安全規范和機電設備使用規則不了解,影響了煤礦生產的效率和自身安全的保障。(3)安全生產意識薄弱安全一直是各大企業重視的地方,如今很多煤礦企業會在員工上崗之前進行針對性的安全知識培訓和教育,盡管如此在實際操作中仍然存在由于安全生產問題而產生的傷害。究其根本就是企業員工自身安全意識薄弱,對于企業領導的培訓僅僅停留于知識層面,對于實際操作還存在很多問題。在日常工作中較容易發生機電管理防爆操作不規范以及防火不到位等,使得日常工作中因為操作引起的生產問題尚未解決。在采購時,也會因為相關知識了解不到位,不能確保購買質量。除此之外,在日常煤礦開采時,由于對機械設備的保養和維護意識較差,可能因為粉塵或者空氣條件對機電設備產生損害。
3.煤礦機電設備管理實踐措施
(1)增加高新技術的投入強度在進行煤礦生產工作時,可以適當增加高新技術的投入強度,能更好的提高施工效果,提高煤礦企業的經濟效益。為了促進煤礦機電基礎設備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的應用,應適當提高煤礦企業中對于煤礦機電設備技術管理工作水平,減少在煤礦安全生產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生產安全事故。為了增加高新技術的投入強度,各煤礦企業需要投入一定的資金并進行科學的管理,實現煤礦生產安全的水平和機電設備技術的整體改造。除此之外,需要加強對于煤礦機電基礎設備技術管理的建設,以保證煤礦管理工作順利的進行。(2)加強設備前期的管理工作,構建完善的安全機制在機電設備投入使用之前,需要對其有明確妥善使用,盡量避免因使用手法不當而造成的設備損傷。首先在選擇機電設備時要確保機電設備的選型正確,能與之工作的煤礦生產技術相適應。往往最基礎的問題容易被忽視,因此,對于新工藝的投入也會有所影響。在選擇煤礦機電生產設備時,需要對生產地質勘察資料進行分析,不同的煤礦設備的使用方法,維修護理方法都有所不同,但它們的使用標準和規模必須滿足國內通行的標準,這樣利于后期的維修處理。在維修的基礎上對于機電設備安全管理有了一定的保障。煤礦機電技術的安全結構管理體系對于煤礦的安全生產過程中起到了比較重要的作用,應不斷的建立健全安全機制,以保證以后的煤礦生產更加安全。對于機電設備來說,較強的電網系統可以提高機電設備的工作效率,因此,在進行機電設備運行系統設計的時候,需要確保其電源的可靠性。除此之外,為了預防煤礦機電設備運行時的電路斷電或電壓升高造成短路問題,對于機電的供電系統,應選擇雙回路系統,做到電源的獨立,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使煤礦機電設備的作業更加安全,可以降低安全事故的出現。(3)提高設備監控系統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煤礦機電設備的控制系統也逐步向現代化方向看齊。在規模較大的煤礦企業中,自動化生產設備已是常態,這就需要工作人員對于煤礦的機電設備指標和參數都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能進行設計,使其自動化生產。為了能夠實現自動化機電設備的使用,就必須確保煤礦機電設備電網安全性能并進行監督,建立相應的監控系統。由于煤礦施工環境較惡劣,條件較艱苦,這就對于實現全部自動化設備應用有一定的困難,所以選擇有效的監督手段,設置合理的監控系統,不僅能夠提高生產效率,還可以確保煤礦安全生產。(4)強化管理基礎工作,提高機電技術人員的專業素質對于機電設備的應用中,機電技術管理的規范與細化是基礎,為了保證機電設備可靠的運行,機電技術人員除了樹立機電設備使用要求意識,還要將機電設備管理與安全管理相結合。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強化管理的基礎工作,明確企業員工的職責,保證機電設備技術生產的質量。對于產品的選型,也要做好監督,確保機電產品備件質量合格,除此之外,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進行定期檢查,及時消除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并進行需要的可靠性實驗。除了需要強化管理基礎工作外,還需要提高機電技術人員的專業素養,在煤礦企業中,對于機電設備的使用要求需要一定的專業性,因為工作人員是機電設備的直接操作員,所以對于自身的專業素養有一定的要求。同時,煤礦企業需要完善員工的薪資待遇制度,并對基礎設施進行提升處理,吸引高素質的優秀人才,以此提高整體素質。煤礦企業對于員工入職之前,還應著重展開培訓內容,除了機電設備的正確使用方法之外,還有安全行為規范的操作要求,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除此之外,企業的員工也應注重自我提升,主動學習相關知識,緊跟時代潮流,對于創新型機器也能及時學會使用方法。
4.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煤礦機電技術管理與煤礦安全生產來說,想要提高煤礦安全生產中機電技術管理水平,在設備上就需要建立健全煤礦機電電網,為了實現機械自動化生產,就需要建立安全監控系統。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保證煤礦工作人員的素質水平,確保其對于機電設備充分了解,盡量避免由于使用不規范而造成的設備損害。在制度方面,應該構建合理的管理控制制度和人才培養制度。不應只進行表面功夫,應將書面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理論知識永遠只是紙上功夫,實際操作往往可能與之相差甚遠,這就要求企業在進行培訓時應落實到位,確保實踐理論相結合,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保證煤礦工作的安全生產。
參考文獻
[1]邊寶玉.淺析煤礦機電設備的安全管理與維護[J].科技風,2018,(21):129.
[2]楊金亮.煤礦機電設備的安全管理與維護淺談[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0):1233.
[3]白雪巖.煤礦機電設備的安全管理與維護淺談[J].石化技術,2020,27(7):200-201.
[4]王伯剛.淺談煤礦機電設備的安全管理及維護[J].科技經濟導刊,2018,26(17):240.
[5]田山軍.煤礦安全生產中的機電技術管理[J].電力系統裝備.2019,(21):220-221.
作者:劉東東 單位:華陽宏廈一建
- 上一篇:縣級政策轉換及有效治理研究
- 下一篇:鐵路物資管理高質量發展及建議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