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企業財務控制現狀對策
時間:2022-10-29 03:35:00
導語:現代企業財務控制現狀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現代企業正在成為中國經濟發展進程中的重要生力軍。但是,隨著現代企業在投資規模上的不斷擴張和投資層次上的日益延伸,現代企業財務控制問題正在變得日益緊迫。這是普遍存在于國有企業集團和民營企業集團的共同困境。目前,現代企業正逐漸成為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競爭的主導力量。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現代企業的興衰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集團的財務管理,而財務控制又是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中心環節。不少現代企業通過強化財務控制使集團效益明顯上升,甚至一些虧損的現代企業通過加強財務控制使企業實現了扭虧為盈。本文在闡述我國現代企業財務控制存在的主要問題的基礎上,對財務控制方式的選擇進行了總結,并分析了現代企業的財務控制內容,最后解析了財務控制方式選擇的主要因素,為現代企業財務控制的完善提供了一定程度有意義的看法。
Abstract:ThemodernenterpriseisbecominganimportantnewforceofChina’seconomicdevelopmentprocess.However,withtheexpansionofinvestmentscalesofmodernenterprisesandgrowingextensionofinvestmentlevels,theModernenterprise’sfinancialcontrolisbecomingincreasinglyurgent.Thiscommonplightiscommonlyfoundinthestate-ownedandprivateenterprises.Currently,themodernenterpriseisgraduallybecomingthedominantforceofChina’senterprisesintheinternationalcompetition.Inamarketeconomy,whethermodernenterprisesgainsuccesslargelydependsonthegroup’sfinancialmanagement,andfinancialcontrolisacenterlinkofmodernenterprises’financialmanagement.ManymodernenterprisesenableincreasingefficiencybystrengtheningfinancialcontrolsoftheGroup,evensomemodernenterprisesatlossmakeenterprisesrealizinggainment.Bystrengtheningfinancialcontrols.Inthispaper,onthebasisofexpoundingthemainissuesofChina’smodernenterprisefinancialcontrol,summaryarecarriedonthechoiceoffinancialcontrolstyle,contextsofthefinancialcontrolisanalysed,andfinallythemainfactorsofchoiceofmodernfinancialenterprisesareillustratedwhichprovidesacertainextentmeaningfulviewsforimprovementofmodernfinancialenterprises’control.
Keywords:modernenterprise;Financialcontrol;;Factors
關鍵詞:現代企業;財務控制;問題;因素
前言隨著中國加入WTO,我國企業集團必須在世界舞臺上與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競爭。目前我國企業集團的發展還不如人意,雖然有國家政策和體制方面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其財務管理尤其是財務控制不完善造成的。長期以來,我國企業集團凝聚力不強,集團內各子公司各自為陣,無法發揮整體優勢;重復建設、盲目引進屢見不鮮,投資小型化、分散化問題突出:資金管理混亂,造成頻繁失控,資金浪費現象嚴重;財務控制形同虛設,財務管理漏洞百出。近幾年來,企業集團的財務控制問題己經得到了我國財務界的關注。總之,此問題的探索在我國具有明顯的現實意義。
顯然,我國現代企業財務控制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解決財務控制方式問題的基礎,財務控制方式的選擇是關鍵,現代企業的財務控制內容是內涵,而財務控制方式選擇的主要因素是最終歸屬點,本文按此思路對現代企業的財務控制方式進行了分析。
1.現代企業財務控制的概述
財務控制是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母公司控制子公司的重要環節,它在財務管理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現代企業財務控制的概念按照傳統的定義,財務控制是指“財務人員(部門)通過財務法規、財務制度、財務定額、財務計劃目標等對資金運動(或日常財務活動、現金流轉)進行指導、組織、督促和約束,確保財務計劃(目標)實現的管理活動。財務控制是財務管理的重要環節或基本職能,與財務預測、財務決策、財務分析與評價一起成為財務管理的系統或全部職能。
現代企業的財務控制是在出資人所有權及企業法人財產權基礎上產生的,圍繞集團發展的總體目標,利用各種財務手段,對各成員企業的經濟活動進行調節、引導、控制和監督,使其經營管理活動符合集團發展的總體目標,維護集團的整體利益。財務控制是一種權力控制,一方對一方進行控制,必然基于一種或幾種權力。財務控制實質上是對企業中利益相關的組織、人員行為的控制,即通過控制財務活動中的資產、人員行為,來協調各方的目標,保證企業目標的實現。現代企業的財務控制包括兩個方面:出資所有者的財務控制和企業管理者的財務控制。從出資者角度看,現代企業的本質特征是出資者的所有權與企業法人財產權的分離。出資者將其資本投入到企業以后,其資本就與債權資本結合在一起構成了企業的資本,形成企業的法人財產,出資者這時失去了對法人財產的直接控制權,出資者為了實現其資本保值增值的目標,就只能通過控制其資本的方式操縱法人財產,以實現出資者資本價值的最大化。而控制資本既是產權控制的重要內容,也是財務控制的前提與基礎。從企業內部管理角度看,其財務控制的對象就是其運營的法人財產。
2.現代企業財務的控制方式
現代企業對子公司的財務控制從總體上要解決的問題是集權與分權的關系問題,因此,財務控制模式的焦點也是如何處理財務控制權的集中與分散問題。
2.1財務權利
從管理的角度來看,現代企業管理與單體企業管理的不同之處主要在于以產權為基礎的管理,主要反映在重大項目的投資決策權、重大資金的籌資決策權、資產收益分配權和主要領導干部的任免權等等上面。可以看出,這些權利都是和財務領域密不可分的。在經濟學當中,一切權利都是圍繞配置與利用資源的目標而產生的。具體到財務領域,財務目標決定了財務資源的配置和利用,資源配置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企業當前和未來經濟利益。圍繞財務目標產生的不同層次和角度,財務權利大致可以分為:財務決策權、財務資源調配權、財務資源使用權和財務監控權。
財務決策權是宏觀上經營者財務權利的最高層次,它內在包括其他財務權利,還可以分解為財務戰略決策權和財務運作決策權。財務資源調配權是根據具體項目和生產情況調動財務資源的權利,是財務決策權分化出來的權利。這種權利在分布上依據生產特點和項目性質而異,在分配上依據職務等級而異。如預算審批權、流動資金調配權等。財務資源使用權是最低一級的財務權利,是財務資源調配權行使后的體現,也是財務資源真正發揮作用這一層次上的權利。財務監控權是對其他幾個層次的財務權利的分配過程和行使過程進行監督和控制的權利。在低層面上,財務監控權是財務決策權派生出來的監督財務資源調配和使用情況的權利,在更高的層次上,它是企業所有者用于監督企業經營者的財務權利。
2.2財務控制模式的選擇
根據財務控制權限集中程度的不同,現代企業財務控制可分為集權模式和分權模式兩種。
(1)集權模式
在集權模式下,現代企業的各種財務決策權均集中于集團母公司,集團母公司集中控制和管理集團內部的經營和財務,并作出相應的財務決策,所有子公司必須嚴格執行集團母公司的決策,按集團的決定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各子公司只有日常業務決策權限和具體的執行權,負責短期財務規劃和日常經營管理。母公司財務部門成為現代企業財務的總管,不但參與決策和執行決策,在特定情況下還直接參與子公司決策的執行過程,子公司在財務上被設定為母公司的二級法人。
這種模式的主要優點為:一是有利于保證現代企業內部財務目標的一致性。由于不同層次上的管理者對企業財務目標的理解和認識可能存在差距,加之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之間總會存在一些矛盾和沖突,從而導致各自實際追求的財務目標產生偏差。財務控制的集中化可以大大減少集團內部各有關單位的“內部人控制”現象,從而有助于確保集團內部各層次、各子公司或分支機構所追求的財務目標及與之相適應的重大財務決策同集團總體財務目標保持協調一致。二是有利于實現企業整體利益的最大化。集團的整體利益與集團內部各成員單位的局部利益發生一些矛盾和沖突是難免的。現代企業財務控制的集權化更加有助于實現現代企業的整體利益。三是有利于有效地進行投資方向的戰略調整。當現代企業需要作出戰略調整時,它就必須集中一定的資源,這必然要求現代企業具有相應可供調控的財力。只有在集權式財務控制模式下,才更易于實現資源共享,有利于現代企業順利實現戰略調整。四是有利于迅速果斷地作出決策,財務控制效率較高,能全方位地控制子公司的財務行為。五是企業的信息在縱向能夠得到較充分的溝通,便于實現資源共享,現代企業較易調動內部財務資源,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六是通過集團產品結構和組織結構的整體優化,有利于降低成本,取得規模效益。
集權的缺點在于:(a)壓抑了下級的積極主動性;(b)企業信息在橫向不利于溝通;(c)管理權限集中在最高層,管理者距離生產和經營的最前沿較遠,不熟悉情況,容易做出武斷的決策。
(2)分權模式
在分權模式下,母公司將日常財務事項的決策權與管理權下放到子公司,只保留少數關系全局利益和發展的重大財務事項的決策權或審批權,而不直接干預子公司的生產經營與財務活動。財務控制的分權模式主要涉及三方面內容:(a)分權管理的重心在于強化對結果的評價。在分權制下,母公司或管理總部對子公司的管理主要通過對結果的評價來進行。(b)母公司對子公司擁有重大財務事項決策權。分權制并不等于對子公司的所有權利都下放。(c)子公司財務機構具有相對獨立性。在分權制下,母公司財務部門負責集團整體的財務戰略與預算管理,負責對各子公司的業績評價與考核。
分權模式的主要優點有兩個:一是有利于調動各成員單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由于財務分權本身就是一種激勵,各成員單位在擁有一定的理財自主權后,其理財積極性和創造性必然較高;二是財務決策周期短,決策針對性強,應付市場變化能力較強。成員單位在授權范圍內可以直接作出決策,不需要事事進行“上”與“下”之間的信息溝通,從而決策程序減少,效率提高。
但分權模式也有其明顯的缺陷,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第一,現代企業內部財務目標的不協調。第二,各成員單位資源調動受到一定限制。由于各成員單位有較大的經濟自主權,現代企業財務權利的行使將受到一定影響,對不同單位之間的資源調動將受到各成員單位財務自主權的制約,不利于資源的優化配置。第三,過度分權增加了現代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不協調性,影響規模經濟效益的發揮,導致內部資源配置上的重復浪費,造成現代企業整體實力及市場競爭力下降。第四,分權控制很容易形成隨意挪用資金和私設小金庫等行為。
3.我國現代企業財務控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現代企業正逐漸成為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競爭的主導力量。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現代企業的興衰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集團的財務管理,而財務控制又是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中心環節。我國現代企業財務控制仍處于有待進一步完善的階段,不同程度上存在著一些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3.1財務控制集分權模式兩極化,效率低下
在財務控制的集分權模式上,我國的現代企業兩極分化嚴重。現行的集團財務控制要么過度集權,把成員企業當作沒有法人地位的附屬工廠或車間,整個集團被看作一個大企業管理,領導財務權利絕對化;要么過度分權,大量的財務控制權下放到子公司,任其自由發展。
另外,現代企業財務控制體制不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財務控制的原則性與靈活性沒有有機統一。如果下屬企業中擁有很少的財務決策權,那么對臨時發生的財務問題總要層層上報到集團總部,再由總部層層決策下來實行,這樣就很容易錯過市場商機。反之,當子公司財務決策權過大,又容易造成財務決策盲目而失誤,不僅對集團參與市場競爭起不到決策參謀作用,而且還會成為向市場競爭對手提供競爭信息的工具,有礙于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3.2財務控制缺乏一體性
財務控制按照所有者意圖,根據有關法規、制度和標準,通過一定的財務活動和財務關系,促使與財務活動有關的各方面按照財務要求的行為規范去活動。從我國目前的情況看,現代企業的財務控制主要集中于事后控制,往往缺乏至關重要的事前預算和事中控制。許多現代企業在事前決策形成之后,對于進一步的財務控制工作往往注重于年度利潤規劃,滿足于制定出全年的銷售收入、成本費用、目標利潤等幾個總括性目標,而沒有進一步將決策具體化,編制出據以進行控制管理的月份、季度、年度財務預算。因此,期中預算與經營業績比較也就難以進行,事中控制流于空談。至于事后控制,雖基于年終考核之需而能得到一定的重視,尚可在年度利潤規劃的基礎上輔之以相關會計資料勉強為之,但有效性亦頗受影響。既然事前控制未必有效,于是下屬企業對決策的整個執行過程基本上超出了核心企業的財務控制范圍,游離于核心企業的財務控制之外。
現代企業自身沒有建立起貫通母子公司的財務控制機制,財務控制各自為政,母公司不能從現代企業戰略高度來統一安排投資、融資活動,整個集團盲目擴大投資規模,投資結構欠佳,對外舉債失控,財務結構極為虛弱,一旦經濟不景氣或產品銷路不暢,資金流動出現障礙,集團就會陷入困境難以自拔。內部財務考核指標過于單一,不能全面考查子公司業績。相當多的現代企業的內部考核指標僅有合同額和利潤額兩項。
3.3財務與會計職能不分,機構設置不規范
目前我國企業的財務與會計機構通常是合二為一的,這種機構設置在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尚能滿足管理的需要,但與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相比,其弊端暴露無遺。表現在:(1)財務的服務對象是企業的所有者,它具體運作和操縱的對象是企業內部的事務,而會計的服務對象是企業內、外部利害關系人,其提供的公開化會計信息必須體現“真實公允”的原則。將服務對象和靈活程度不同的兩項工作合并一處,必然導致財務的靈活性干擾會計的公允性。(2)財務部門承擔著資金籌劃、財務管理的艱巨任務,但是其工作任務彈性較強、程序和時間要求比較靈活,而會計承擔的是信息收集、處理、報告等核算工作,其工作任務彈性較弱,程序與時間要求比較嚴格和規范。如果企業尤其是現代企業把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工作混雜在一起,很容易造成較為“剛性”的會計核算工作擠兌較為“彈性”的財務管理工作,難以擺脫長期以來重會計核算、輕財務管理的局面。
3.4現代企業資金運作不規范
目前,現代企業的資金運作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現代企業資金條塊分割嚴重。一些現代企業仍未超出以某種契約關系為聯系紐帶而進行資本營運,其實質仍是行政命令虛擬的企業聯合形式,集團內部各成員仍嚴格劃分勢力范圍,較難實現資金的集中管理、統一調配,難于發揮大集團大資金的作用。二是現代企業存量資金盤活效果差。由于計劃經濟模式下的“重產值、輕效益、重外延、輕內涵、重投入、輕產出”的慣性作用,使得企業內部可供盤活的資金賬面金額大,但實際盤活余地少,從而影響到存量資金效果。三是現代企業內部聚積大量的沉淀資金。
3.5內部審計形同虛設
目前企業財務監控中內部審計工作成為流于形式的過程。一是審計管理形式化。現代公司每年都要組織不同形式的審計,己經成為一種固定的程序,然而由于內審人員與被審計單位處于同一層次,因而對公司財務中存在的問題不可能深究,僅僅是一種形式和走過場。這種審計不僅起不到監督的作用,從某種程度上縱容了企業少數人員違法違紀行為。二是審計責任虛無化。現代企業內部審計是審計人員受集團委托對成員企業財務進行檢查監督的過程,因而審計人員都負有重要的使命和責任。但在現實中審計工作成為一種形式,審計人員無論認真與否,均無需承擔責任,因而使得審計監管乏力。三是審計結果虛假化。審計結果應當真實可*,但在現實中不同的審計機構對同一企業同一時期的情況審計,結果往往不盡相同,且相差甚遠,這些都是審計結果虛假不真實的表現。
4.選擇財務控制模式應考慮的主要因素
一般而言,現代企業選擇財務控制模式時主要應考慮這些因素:股權集中度、子公司對母公司財務戰略的影響程度、組織結構、發展戰略、集團規模等。
從集團層次上看,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控制要嚴于對關聯公司的控制,對全資子公司的控制要嚴于對相對控股子公司的控制,因此,母公司對全資控股子公司和優勢控股子公司采用集權控制,對質量參股子公司和任意參股子公司采用分權制。為維護和增強現代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對不同重要程度的子公司應采取不同的控制模式。對具有重要影響的子公司,母公司必須保持高度集中的控制權與管理權,即使是部分分權也必須局限于集權的框架內;對與集團發展戰略、核心能力、核心業務以及可預見的未來發展關系一般、影響不大的子公司,從提高管理效率、發揮各自的積極性以及增強市場競爭的應變能力角度,采用分權型的管理體制較合適。
從組織結構上看,U型結構是一種典型的集權化結構,相應地,其財務控制模式也應是集權式的。H型是一種有機的組織結構,各部門之間聯系較松散,部門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在這一組織結構下,采用分權式的財務控制模式較為合適,而M型結構屬于相融式組織結構,因此其財務控制既可采用集權模式也可采用分權模式。
從經營特點上看,現代企業的經營特點不同,選擇的財務控制模式也會有所不同。在單一化和一體化經營的情況下,集團內部各單位在業務上有著較大的聯系,財務控制自然地要求集權化程度高一些。企業采取多角化經營時,由于各子公司所在行業的不同,各子公司之間的業務聯系比較少,現代企業難以實施統一的集權化控制,因此對各子公司的財務控制應給予適當授權。
從發展階段來看,現代企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為適應業務發展的需要,也會采取不同的財務控制模式。通常來說,公司在發展的初期規模較小,業務比較單一,采用集權化財務控制模式,可以較好地發揮同樣決策和資源整合的優勢,在行業中形成管理上的規模效益。隨著公司規模的不斷擴大,業務領域的不斷開拓,集權型的財務控制模式就不能滿足公司在財務控制和經營方式上多樣化的需要了,這時候,就需要對子公司在各方面進行更多的授權,從而使現代企業的財務控制模式逐步向分權化發展。
另外,財務控制模式應服從于企業的發展戰略,充分體現企業的戰略思想。公司的發展戰略可以分為穩定型戰略、擴張型戰略、緊縮型戰略和混合型戰略。企業在某一階段不同的戰略選擇需要依*不同的財務控制模式。通常實施穩定型戰略的公司內部可以集權化程度高一些;實行擴張型戰略的公司則傾向于比較靈活的分權型控制模式,以適應其開拓市場的需要;實施緊縮型戰略的公司對企業的各項重大財務活動都要嚴格控制,因此強調集權;對于實行混合型戰略的公司,則應根據子公司經營的特點分別采取不同的控制方式。
參考文獻:
[1]韓偉模.財務與會計監管熱點問題述評[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
[2]林鐘高.財務治理.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M],2005
[3]李晏野.徐星美;企業集團財務控制理論述評及啟示,經濟學動態[J],2006
[4]呂杰.論企業內部財務控制制度的改進和管理,大眾科學(科學研究與實踐)[J],2007
[5]陳潮鵬.完善企業集團財務控制的措施,商業會計[J],2007
[6]黃曦.論企業集團財務控制[J].中外企業家,2006,(06)
[7]江鳳娣.企業集團財務控制問題研究[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06,(08)
- 上一篇:應收帳款核算與管理研究
- 下一篇:提高資金控制力研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