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征收對策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20 02:24:00
導語:個人所得稅征收對策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我國現行諸稅種中,個人所得稅是被公認為稅收流失最為嚴重的一個稅種,被稱為征管“第一難”。針對我國個人所得稅稅收流失嚴重這一實際情況,本文分析了我國個人所得稅流失的原因,為完善我國的個人所得稅的稅收征管提出了相應對策。
關鍵詞:個人所得稅;稅收流失;稅收征收
個人所得稅是我國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然而,在我國現行稅制中,個人所得稅卻被公眾認為是稅收流失最嚴重的稅種。個稅流失嚴重不僅使國家財政收入損失巨大,還加劇了個人收入分配不公的狀況,貧富差距的拉大還造成了社會不安定的因素。因此本文就個人所得稅流失的原因及征管對策談點淺見。
一、導致個人所得稅流失的原因
1.現行個人所得稅制存在缺陷
(1)現行稅制模式難以體現公平合理。現階段我國個人所得稅的征收采用分類稅制,它雖然可以采用源泉課稅,容易控制稅源,但不能區別納稅人各種負擔狀況,不利于縱向公平,而且,稅源扣繳是按年、月綜合計算和按次單項計算,一方面會造成對一些納稅人的不合理征稅,另一方面易使個人收入通過劃分不同項目和多次發放而低于起征點,達到避稅目的。
(2)條款剛性差,費用扣除缺乏彈性。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經濟千差萬別,居民收入水平也有差異,但不問青紅皂白,起征線一律劃在2000元,有“一刀切”之嫌。現實生活中,由于每個納稅人取得相同的收入所支付的成本、費用所占收入的比重不同,并且每個家庭的收入、支出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規定所有納稅人均從所得中扣除相同數額或相同比率的費用顯然是不合理的。
(3)稅率設計不合理。由于我國現階段采取分類所得稅制,個人所得稅稅率依所得的性質類別不同而異,大體有三種:一是超額累進稅率,即對工薪所得實行5%—45%的9級超額累進稅制,對個體經營、承包租賃經營所得則實行5%—35%的5級超額累進稅制;二是對其他8項所得項目適用20%的比例稅率,稿酬所得在使用20%的比例稅率后減征30%;三是對一次收入畸高者的勞務報酬所得適用加成征稅稅率。這種稅率結構非常繁瑣、復雜,既不利于納稅人納稅,也不便于稅務機關征收管理。且在“極高收入”情況下,勞動所得稅負重于非勞動所得,顯然有失公平。
2.缺乏科學嚴密的征管體系
(1)征管方式落后。我國現行個人所得稅實行個人申報與代扣代繳相結合的征收方法,仍屬薄弱環節,呈現“一抓就有”、“一查就靈”的局面。許多代扣代繳單位并不認真負責地履行法律義務,使得代扣代繳工作還遠未落實到位。另外,扣繳義務人因代扣代繳工作量大且集中,每月都要耗費很多人力,難以承受,工作中難免有懈怠之處,這也導致代扣代繳工作難以全面落實。
(2)征管手段落后。目前,尚缺乏現代化的綜合信息網絡,沒有暢通的信息渠道,信息往往僅來源于稅務內部,沒有與外部建立起廣泛、密切的聯系,致使個人所得稅的稅源監控困難。
(3)內部監督弱化,稅務人員素質不高。有的稅務人員主動征稅意識不強,只要完成征收指標就萬事大吉,至于納稅人是否徹底交納個人所得稅款,則不去追究。由于內部監督機制弱化,極少數專管員竟幫助個體工商戶一起偷逃稅款。而且,一些人業務水平低,甚至對繁雜的稅收法規一知半解。
(4)征納稅比例失衡,稅務檢查、稅務審計力度不夠。個人所得稅在我國整體稅收中所占比例不大,僅2007年所得稅收入也只是占稅收總收入的6.44%。各級稅務機關往往對此稅種重視不夠,又由于此稅種收入額少,業務復雜,矛盾突出,因而在工作上存在畏難情緒,征管不力。
3.未形成良好的納稅氛圍
(1)公民納稅意識淡薄及社會評價體系的偏差。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實行的是低工資低稅賦政策,這種生活環境形成的稅收土壤,使我國國民納稅觀念比較淡薄。一些納稅人發生納稅義務后不申報納稅,有意偷逃稅款,而部分代扣代繳的單位和辦稅人員則有意隱瞞收入,存僥幸心理,坐等稅務部門來查。
此外,現在個稅偷逃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我國社會評價體系有問題。在國內,有人一方面為社會捐款捐物,另一方面又在大肆偷逃稅,因為社會和個人似乎都認為捐贈比納稅更有價值和意義,不覺得偷稅可恥。
(2)個人收入的廣泛性、隱蔽性、多樣性、現金化決定了個人所得稅的征收具有特殊性。
中國有13億人口,個人所得稅同其他任何一種稅種相比,戶數最多,稅源分散,征收面廣;個人收入普遍被看作個人隱私,具有隱蔽性,稅務部門無法如實掌握居民個人的收入來源和收入狀況,也就談不上對其征稅;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個人收入渠道發生了很大變化,呈現出多樣化趨勢,由單一的工資收入變為既有工薪收入,又有勞務和非勞務收入,還有股票、債券等其他收入;個人收入的主要形式仍是現金,大量的現金交易,給個人所得稅的征收和稽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3)執法不嚴,懲罰不力。在中國,對偷逃稅者的打擊不夠,處理時往往“以補代罰,以罰代刑,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致使納稅人及扣繳義務人存有僥幸心理,偷逃稅行為屢禁不止。而有的稅務人員未樹立正確的執法意識,在工作中受“人”、“情”等因素左右,愈加導致納稅人納稅意識的淡化,偷逃稅款現象嚴重。
二、抑制個人所得稅流失的對策
個人所得稅的流失不只是削弱國家財力,它還會直接導致分配秩序的混亂,擾亂社會正常人的心態。因此,本文認為抑制個人所得稅的流失,應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1.修改和完善現行個人所得稅制
(1)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制應從目前的分類制改為綜合、分類相結合的混合制,然后再向綜合制發展。對屬于勞動所得,有費用扣除的應稅項目,在分項的基礎上,實行綜合征收,即平時對所得實行分項預扣,然后在年終綜合一年所得,對起征點以上部分課以累進稅率的綜合所得稅,同時對已預繳的部分允許扣除。對屬于投資性的,沒有費用扣除的應稅項目,宜實行分項征收,這樣不但有利于解決現階段征管中稅源流失的問題,而且有利于稅收改革的公平。
(2)調整扣除額,實現量能征收。扣除費用大體包括兩部分,一是本人及其贍養人口的生計費用;二是納稅人取得收入應支付的必要費用。在扣除有關費用后,要合理確定生計、贍養、撫養等基本扣除。所謂“合理”就要考慮家庭人口贍養系數、居住地區等因素引起的基本生活費用開支的差異,然后根據最低生活費用來劃定免征額,并隨物價指數的變動適時地調整。我們可以借鑒國際慣例,以家庭為單位征收個人所得稅。
(3)稅率、預扣率的設計應更趨于合理。對工薪勞動所得實行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級次應減少,最高稅率應降低,可分為五級:5%,10%,20%,30%,40%。而對偶然所得等非勞動所得可加成征收。對平時所得實行分項分次預扣時,可根據收入水平,確定不同級次的預扣率。
2.加快征管改革步伐,提高稅收征管質量
(1)加大代扣代繳的力度與自行申報相結合。實踐證明,在目前情況下,代扣代繳的源泉控管辦法為個人所得稅征收的最有效辦法。針對扣繳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首先要對代扣代繳辦法制定全國范圍內統一的、規范的、法規性的文件。其次,要對有支付個人收入的單位,全面落實法定扣繳責任,責任到單位、到人。再次,稅務部門對扣繳單位要定期、不定期地進行檢查,特別是對那些高收入的行業和單位。對一部分重點納稅人實行自行申報,不僅可以實現源泉控管,而且可以提高個人的納稅意識,起到對納稅人與扣繳義務人的雙向控管。
(2)加快信息化建設,逐步實現征管手段現代化。建立高效科學的個人所得稅征管信息處理系統,盡快實現與工商、銀行、海關等部門的計算機聯網,實現資源共享,加強稅源信息收集、分析和整理工作,實現個人所得稅的稅務登記、納稅申報、征收管理都通過計算機處理,簡化程序,提高效率。(3)強化征管力量,提高征管人員的素質。稅收工作政策性強、專業性高,相應對稅務人員各方面的要求也較高。因此,要加強對稅務人員的錄用、管理。一方面通過公務員考試擇優錄取;另一方面是加強在職人員的再教育,定期舉行稅務人員職稱考試,盡快建立一支既懂稅收政策法規,又懂財會業務,能夠掌握相應數據處理的技術手段,將個人申報的信息進行有效的傳遞、存儲、取用和交叉核查,且政治思想過硬的稽征管理隊伍。
(4)重視個人所得稅,開展有效的稅務檢查及稅務審計。實踐證明,稅務檢查及稅務審計是檢驗征管質量,挖掘稅源潛力的有效手段。
3.創造良好的課稅環境,保障個人所得稅法順利實施
(1)大力宣傳稅法,擴大納稅人知情權,增強納稅意識。要運用廣播、電視、報紙、雜志、電腦網絡等宣傳工具和不拘一格的宣傳形式,花大力氣持久地宣傳、解釋、普及稅法。同時擴大納稅人的知情權,增加政府財政預算、財政開支的透明度,使納稅人真實感受到是國家的主人,消除納稅抵觸情緒。
(2)全面實行銀行存款實名制度和收付票據化。在全面落實儲蓄存款實名制度基礎上,最大范圍地實現收付的票據化。若每個公民有一個以身份證號碼統一編號的納稅人編碼,將個人工資、薪金、福利、社會保障、納稅等內容都納入該賬戶,這樣,稅務部門就可借助于計算機網絡實行稅源監控。此外,改進現行現金管理辦法,減少現金流量,較大的款項必須通過銀行結算或以信用卡支付,使個人取得收入顯性化,從根本上改變個人所得稅流失的現狀。
(3)健全執法機制,加強稅務稽查力量,嚴厲打擊偷稅行為。為開展強有力的個人所得稅稽查工作,稅務部門應充實相當數量和素質的稽查人員,用現代化手段裝備稅務稽查隊伍,以實行科學管理和嚴密監控,主動出擊,加強對重點行業、重點納稅人的稅收稽征管理,發現問題要及時查處。任何人違反稅法,不分尊卑貴賤,都應予以裁,從而加速催生公民的遵從意識和理性納稅觀念。
(4)開發服務功能,方便納稅人。納稅人如有不明確的問題或復雜的納稅事宜,稅務機關要及時給予周到熱情的服務,最大限度地方便納稅人,通過人性化服務來促進征稅管理。
當然,為保證以上措施的有效實施,應向發達國家對個人所得稅稅收征管的法制化、手段的現代化及嚴格的稅務審計制度學習;還應加強稅務司法體系的建設,真正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參考文獻:
[1]周艷恒張宏亮:我國個人所得稅改革措施的探討[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2005,22(1).
[2]孟樹理:完善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稅收征管體制[J].中國財稅法網2004,(7).
[3]董樹奎:對我國個人所得稅現狀的分析[J].中國稅務,2003,(5).
[4]孫欣路:關于加強個人所得稅征管的若干思考[J].中國稅務財會,2003,(9).
[5]陳大有:我國個人所得稅征收現狀令人堪憂[J].中國稅務報,2003,28.
[6]國家稅務總局編制《2006年稅收統計年鑒》、《2007年稅收統計年鑒》和《2008年稅收統計年鑒》.
- 上一篇:全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 下一篇:局長在全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會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