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增值稅轉型含義及會計處理思緒
時間:2022-04-13 05:02:00
導語:淺析增值稅轉型含義及會計處理思緒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增值稅是以商品生產和流通中各環節的新增價值、商品附加值或提供勞務的增值額為計稅依據而征收的稅種。在2008年11月5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決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國所有地區和行業推行增值稅轉型改革,將“生產型增值稅”轉為更合理的“消費型增值稅”。
關鍵詞:增值稅;轉型;會計處理
一、我國增值稅轉型改革方案的主要內容
2008年11月5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決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全國所有地區、所有行業推行增值稅轉型改革,即在全國范圍內真正實現生產型增值稅向消費型增值稅的轉變。此次增值稅轉型改革方案的主要內容是:自2009年1月1日起,在維持現行增值稅稅率不變的前提下,允許全國范圍內(不分地區和行業)的所有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抵扣其新購進設備所含的進項稅額,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結轉下期繼續抵扣。同時,取消進口設備免征增值稅和外商投資企業采購國產設備增值稅退稅政策,將小規模納稅人的增值稅征收率統一調低至3%,將礦產品增值稅稅率恢復到17%。
二、我國增值稅轉型的意義
(一)有助于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增厚企業利潤總額產品銷售成本由原材料轉移成本、固定資產折舊轉移成本和生產工資成本等成本組成。生產型增值稅制度下,固定資產在取得時應按成本入賬,成本包括買價、增值稅和其他有關費用;而消費型增值稅模式,將設備采購過程中交納的增值稅作為抵扣進項,進人當期應交增值稅額進項核算,不進入固定資產科目核算,因而該設備折舊額就相應有所減小,反映到會計核算上,表現為企業生產成本的降低,進而提高當期的利潤總額。
(二)有利于加速設備更新,促進企業技術更新改造消費型增值稅制度下,企業可以將購置固定資產和其他材料時向銷售商支付的增值稅款一次性全部扣除。這樣徹底消除了流轉稅重復征收的各種弊端,可以將增值稅對投資的不利影響減少到最低限度,增加企業的投資積極性。長期看更可以刺激投資,拉動內需,鼓勵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提高企業生產效益和競爭力,加速設備更新,促進企業技術更新改造。
(三)更加符合配比原則
生產型增值稅制度下,固定資產增值稅進項計入成本,相應的當期可抵扣的進項稅減少。同時固定資產折舊額增大,計入產品成本的成本費用增大,產品收入既定條件下,不符合配比性原則。增值稅轉型后,固定資產和存貨一樣,購進時統一設定“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允許從當期的銷項稅額抵扣,更能體現稅收的公平性和會計的可比性原則。
(四)更加符合國際慣例,有利于與國際接軌國際上,實行增值稅的國家普遍都選擇消費型增值稅,生產型增值稅只是個別國家采用。因此實行消費型增值稅對順利與國際接軌,減少貿易摩擦,促進中外企業間的正常交流具有重要意義。
三、增值稅全面轉型后的會計處理思路
推行的消費型增值稅,是一次徹底的增值稅轉型改革。固定資產購進環節的增值稅就像購進原材料、存貨等涉及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一樣,直接在當期銷項稅額中全額抵扣。因此,增值稅轉型后不再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原增值稅轉型試點企業也不需要再設立“應交稅費———應抵扣固定資產增值稅”和“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新增增值稅額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額)”等科目,而是統一直接通過“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核算。對于東北老工業基地、中部六省老工業基地城市、內蒙古東部地區、四川汶川等已納入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試點的納稅人,2009年1月1日以后發生的固定資產進項稅額,不再采取退稅方式,其2008年12月31日以前(含12月31日)發生的待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額期末余額,應于2009年1月份一次性轉入“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
(一)采購固定資產的會計處理
采購的固定資產,按照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額(如果購進固定資產涉及支付運輸費用時,運輸費用按照7%的扣除率計算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照專用發票上記載的應計入固定資產價值的金額,借記“固定資產”等科目,按照應付或實際支付的金額,貸記“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銀行存款”、“長期應付款”等科目。
[例1]甲公司購入生產用設備一臺,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價款40000元,增值稅6800元,支付運輸費1000元。已取得增值稅合法抵扣憑證,款項均以銀行存款支付。
借:固定資產4093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6870貸:銀行存款47800
(二)接受捐贈固定資產的會計處理
按照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照確認的固定資產價值,借記“固定資產”、“工程物資”等科目;如果捐出方代為支付了固定資產進項稅額,則按照增值稅進項稅額與固定資產價值的合計數,貸記“營業外收入”等科目。
[例2]乙企業接受捐贈新固定資產一臺,發票注明價款為100000元,增值稅17000元,支付運輸費1000元。增值稅由捐贈企業支付,各項合法憑證均已取得,款項以銀行存款支付。則相關會計處理為:借:固定資產10093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070貸:營業外收入117000銀行存款1000
(三)投資轉入的固定資產的會計處理
按照確認的固定資產價值,借記“固定資產”、“工程物資”等科目,按照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照增值稅與固定資產價值的合計數,貸記“實收資本”等科目。
(四)自行建造固定資產的會計處理
由于轉型后對購進貨物和固定資產不加以區分,建造固定資產領用的一般貨物,也就和一般生產或銷售領用一般貨物的會計處理一樣,其進項稅額允許抵扣。在會計核算上的具體表現就是建造領用一般物資其支付或負擔的進項稅不需轉出。按領用物資價值借記“在建工程”、貸記“原材料”、“工程物資”等科目。
[例3]丙企業自行建造一大型生產設備,為工程購入各種專用物資200000元,支付增值稅34000元,專用物資于當期全部用于該工程建設,則相關會計處理如下:1.購入工程物資時借:工程物資2000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34000貸:銀行存款2340002.領用工程物資和原材料時借:在建工程200000貸:工程物資200000
(五)銷售固定資產的會計處理
在生產型增值稅制度下,銷售固定資產一般免證增值稅;但是增值稅一旦轉變為消費型,銷售固定資產就理應與銷售一般貨物一樣計算并交納增值稅。
[例4]企業銷售固定資產取得價款收入5000元,固定資產原值100000元,至銷售時該資產已計提折舊92000元。
借:固定資產清理8000
累計折舊92000貸:固定資產100000借:銀行存款5850貸:固定資產清理50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850借:營業外支出———處置固定資產凈損失3000貸:固定資產清理3000
(六)視同銷售固定資產的會計處理
自制或委托加工的固定資產用于非應稅或免稅項目、投資、分配、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捐贈等用途時,應視同銷售貨物并計算應交增值稅,分別借記“在建工程”、“長期股權投資”、“應付股利”、“應付職工薪酬”、“營業外支出”等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固定資產清理”等科目。
(七)進項稅額轉出的會計處理
企業購入固定資產時已按規定將增值稅進項稅額記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的,如果相關固定資產專用于非增值稅應稅項目,不允許抵扣的不動產項目,專用于免稅項目、以及發生非正常損失的,應將原已記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的金額予以轉出,借記有關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科目。
[例5]丁企業將購入的固定資產20000元(已取得專用發票),其中50%用于本企業的廠房改擴建工程,另外50%發生非正常損失,增值稅稅率為17%,則會計處理如下:借:在建工程23400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固定資產損溢23400貸:固定資產400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6800借:營業外支出23400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固定資產損溢23400
參考文獻:
[1]孫建永.試析我國增值稅轉型后固定資產的會計處理[J].徐州教育學院學報,2008(2).
[4]張輝.增值稅轉型后的會計處理[J].首席財務官,2009(3).
- 上一篇:談論現代移動通信技術研究
- 下一篇:學院團委創先爭優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