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稅收體制改革考究

時間:2022-01-27 08:30:41

導語:財政稅收體制改革考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財政稅收體制改革考究

一、我國現行財政稅收體制存在的問題

(一)財政稅收體制不夠健全我國現階段的財政稅收體制存在的局限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財政收入分配呈現過度向上集中的態勢,這使得分稅制度無法有效落實,加之地方財政收支劃分的不合理,間接影響了中央宏觀調控的力度。其次,以資源與環境稅為代表的重要稅種沒有納入稅負征收范圍,導致稅收調節社會分配能力的功能失效。最后,以國有資產收入、資源為代表的非稅收收入,長期游離在政府財政收入管理體系之外。(二)財政稅收管理難以控制在現行的財政稅收管理體制下,管理人員由于業務、行政雙重管理體制的影響,不可避免地產生了許多弊端。主要表現為對有關財政稅收管理難以有效控制,甚至有時會出現不能堅持原則的情況,不把法律法規放在心上。加上現行的財政稅收管理體制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監督約束機制。(三)財政監管不到位由于我國機構改革的推進,一些地區的財政稅收管理力量被削弱,不少財政稅收管理機構和人員被撤并,導致了財政稅收管理人員隊伍不穩定、工作積極主動性不高,管理滯后等問題。(四)轉移支付缺乏規范性轉移支付建立在分稅制的基礎之上,由集中程度較高的中央財政通過財政支出來改善地方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均衡現象。現階段造成我國轉移支付規范性欠缺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因為缺乏有效的制度對轉移支付工作進行監管,導致中央財政在向地方政府支出的過程中出現難以查證的糊涂賬。另一方面,因為轉移支付類型構成的不合理,維護地方利益的體制補助和稅收返還占據的比例居高不下,使得財政支出均等化原則的失效。(五)亂收費現象屢禁不止我國自財政稅收體制改革工作開展以來,曾多次進行大規模的清費活動,還對農業稅等不合理的稅費予以取消,但是由于行政體制改革無法與稅收體制改革相匹配,導致部分地方政府機構臃腫,并出現亂收費的現象。這樣不僅不利于地方企業的經濟發展,還破壞了地方政府的公眾形象,使地方政府陷入財政稅收日漸難以為繼的惡性循環。

二、我國財政稅收體制改革的思考

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對于我國來說,進行財政稅收體制的不斷改革與創新也就顯得及其重要。那么究竟在我國的財政稅收管理體制中應該如何做好管理體制呢?主要包括下面幾個方面:(一)建立分級、分權的健全財政體制分級分權財政體制的建立符合我國當前經濟發展的需要,能夠實現我國財政支出和收入的持續穩定。具體來說,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努力:首先,中央要賦予地方政府一定的財政實權,促進地方政府在地方稅種范圍內自主行使稅收減免權和稅收立法權等財政權力。其次,在保障中央財政收入穩步上升的前提下,促使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合理劃分。最后,中央或省級政府要在合理劃分財政支出比例的基礎上,對財政支出直接負責,緩解地方政府的財政支出壓力、減少支出責任。(二)提高管理人員的素質在我國的財政稅收管理體制創新中,管理人員是整個財政稅收管理能夠順利進行的關鍵。所以對于管理人員來說,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質,使知識以及能力能夠適應整個財政稅收的管理工作是其需要關注的重點。而對于財政稅收管理人員素質的提高,從而提升整個管理的效率。當然除了人員素質的提高之外,還需要加強財政稅收管理的法制化。構建完整的財政稅收法制體系,加強監管力度,建立起良好的財政稅收管理秩序,讓整個財政稅收管理在和諧、民主、科學的范圍內進行,從而提高財政稅收管理的水平。(三)建立高效的財政管理體制財政稅收政策也是一項經濟政策,所以在其制度創新的過程中應該按照市場、優化、高效、服務的原則進行合理的規定,確定其管理的范圍。建立高效的財政管理體制,應做到以下幾方面:首先要實現省級和市級政府對縣級財政的有效管理,建立從上至下的財政稅收一體化管理。其次,要對地方政府的歷史債務問題進行分類處理,建立地方公共債務管理制度和相關執行辦法,允許地方政府對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自主融資,緩解地方財政的壓力。最后,財政稅收部門應該在管理中逐漸的將稅收的管理納入到國家預算的體系,對其管理狀況進行充分的調節,并且還應該建立完善的管理體制,讓整個管理都在一個有序科學的范圍內進行。當然在整個財政稅收管理體制的創新中還需要不斷的提高財稅資金的使用效益,在改革完善創新的基礎上加強財政稅收的管理職能,按照科學、合理的原則進行財政稅收的管理,讓整個財政稅收管理在一種科學、民主、高效的狀態下運行,提高我財政稅收管理體制的總體效率。(四)建立科學合理的轉移支付體系轉移支付建立在分稅制的基礎之上,由集中程度較高的中央財政通過財政支出來改善地方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均衡現象。現階段我國的轉移支付主要包括專項轉移支付、財力性轉移支付和稅收返還與體制補助三大類。造成轉移支付規范性欠缺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因為缺乏有效的制度對轉移支付工作進行監管,導致中央財政在向地方政府支出的過程中出現諸如截留漏損、支出模糊等難以查證的糊涂賬。另一方面是因為轉移支付類型構成的不合理,維護地方利益的體制補助和稅收返還占據的比例居高不下,而一般性轉移支付所占比例遠遠低于前者,無形中加大了不同區域之間的經濟收益差距,使得財政支出均等化原則的失效,公共服務也無法實現均等化發展的戰略目標。(五)制定結構合理的稅負征收標準合理的稅收要滿足主體稅種設計科學、稅負水平適宜、稅負結構合理等基本原則。首先,要對宏觀經濟的發展水平進行深入的分析,同時取消體制外收入,加大對政府性收入的規范力度,減輕納稅人的稅外負擔。其次,要設立環境保護稅種,從稅收政策上對企業的生產經營行為進行約束,促使企業加強環保意識,推廣低碳經濟發展模式。最后,要加快個人所得稅的改革,將低收入群體的征稅起點進行調整,實行分類扣除和綜合申報并行的所得稅制度,以減輕個體稅收壓力。

三、結論

總之,財政稅收管理體制創新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做好財政稅收管理工作,對于充分調動財政稅收管理部門和人員的積極性,促進財政稅收管理水平的提高,保證國家財政稅收收入任務的完成具有重要的意義與作用。因此,相關政府部門必須立足于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明晰財政稅收體制改革的重大意義,加快新一輪財政稅收改革的步伐,建立起科學規范的社會主義財政稅收體系,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大局服務。

作者:徐化波單位:內蒙古興安盟扎賚特旗國土資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