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稅收體制改革創新思考
時間:2022-12-18 09:57:43
導語:財政稅收體制改革創新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引言
財政稅收是我國各級政府的主要財政來源,也是分配協調收入、優化配置資源、經濟活動布局的主要物質保障。財政稅收體制是整個國民經濟的基礎,在對社會物力資源、勞動力進行優化配置的基礎上,還能夠有利于實現財政收支基本平衡。我國財政稅收體制在“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之后就開始處于改革進程,業已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和進步,有利于促進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健全。但是我國財政稅收體制改革還存在著一些突出的問題,與發達國家之間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新形勢下加大財政稅收體制的改革力度,既可確保我國宏觀經濟調控政策全面實施,又能夠保障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中國夢”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就新形勢下財政稅收體制改革的創新進行思考。
2我國財政稅收體制改革的重要意義
隨著我國改進進程的不斷深入,財政稅收體制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主要內容和關鍵環境面臨著較大的改革壓力和創新壓力。加快我國財政稅收體制改革,對于實現小康社會建設目標、促進和諧社會的建成均具有較大的影響。首先,深化我國財政稅收體制改革,既有利于縮小各地區收入差距,又有利于民生民建工程的實現,還有利于經濟社會的發展,便于社會經濟由粗放型的發展模式轉變為集約型的發展模式。其次,深化我國財政稅收體制改革,既有利于對政府財政收支水平進行平衡,又有利于政府宏觀調控,還能夠保障政府的財政收入。再次,深化我國財政稅收體制改革,既有利于對財政收支體制進行改革,又有利于部門預算體制的深化,最終促進整個社會經濟實現健康、穩定、全面、可持續發展。
3我國當前財政稅收體制的問題
3.1財政稅收體制不健全、不完善。一是我國財政稅收體系還不健全。我國財政稅收體系還沒有將那些有利于調節社會收入、促進科技進步、促進社會穩定的稅種進行充分吸納,既會對財政支出、財政預算造成影響,又會出現財政收入流失的現象。二是分稅制改革還不深入,導致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出現財權不均衡、財政收入劃分比例不恰當等問題,進而造成中央政府財政收入比重過大,而地方政府財力缺乏,甚至不得不嚴重依賴于“土地財政”,這樣一來,對于地方經濟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3.2財政預算管理體制存在缺陷。從目前來看,我國財政預算管理體制的改革還并不深入,還存在著較大的問題。整體而言,財政預算管理體制的覆蓋范圍較小、監督機制較為匱乏,政府財政預算的透明性、科學性、公開性、公共性相當缺乏,甚至有些地方還出現財政資金被浪費與挪用的現象。3.3轉移支付缺乏規范性。分稅制改革在全國范圍內實施之后,為了克服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財政收入嚴重失衡的現象,中央政府采取轉移支付的措施來為地方地府“輸血”。但是轉移支付缺乏規范性,存在著較多的不足之處,例如,財政資金的轉移支付時間過長、使用效益低、利用率低,并且在財政資金的流動與轉移時并未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管理與監督體系,腐敗現象較易出現。主要原因在于:在制度層面上,轉移支付環節嚴重缺乏制度規范,導致轉移支付的財政資金較易出現漏損或者地方政府截留的情況。此外,無論是在結構上,還是在類型上,轉移支付都存在著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現象,轉移支付中的體制補貼、稅收返還比重過大,而一般性轉移支付所占比例較小,這對于經濟欠發達地區是不公平的,也不利于推進我國財政稅收體制改革。3.4地方財政稅收管理不到位地方財政稅收管理不到位,債務問題較多,地方財政部門存在素質參差不齊的現象,導致違法亂紀行為的滋生。
4關于深化我國財政稅收體制改革的思考
4.1建立平衡合理的分級分權財政稅收體系。深化我國財政稅收體制改革,那么就務必要遵循我國基本國情需要和改革發展目標來“動態”平衡地方財政與中央財政,切實要改變原來那種地方財政嚴重失衡的狀態。一是分稅制改革要不斷完善,對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之間的事權、財權、財政收入比例進行科學分配,可適當提高中央政府的財政直接支出的責任,以此來讓地方財政壓力適當降低。二是加大政府財政收入支出體制的改革力度,對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的關系進行積極統籌與協調,并且還要對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的財政支出責任進行明確,尤其是公共服務領域的支出要加大,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能夠享受到改革“紅利”。例如,加大社會公益性服務的財政支持力度、加大對城鄉低收入者的經濟扶持、加大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等。三是要部分下放中央政府的財政權力,讓地方政府的財政自主權加大,切實提高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但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要加大對于地方財政工作的指導和監督,便于能夠合理、科學、有序地開展地方政府的財政工作。此外,還要將那些有利于調節社會收入、促進科技進步、促進社會穩定的稅種進行充分吸納。4.2深化財政預算體制改革。我國財政稅收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財政預算體制改革,通過財政預算體制改革能夠有力地推動預算監督、預算執行和預算編制。政府有關部門應該要采取復式的財政預算管理體系,有機地融合中長期財政預算規劃與短期財政預算規劃。但復式財政預算管理體系的推廣,需要將國家復式預算的范圍擴大,將社會保障預算、國有資產管理預算等通通納入其中。與此同時,為了能夠進一步深化財政預算體制改革,各地政府還應該成立專門的預算監督機構與預算審查機構,大力提高政府財政預算的透明性、科學性、公開性、公共性,逐步實現政府的公共財政目標。4.3建立和完善科學合理的支付體系。轉移支付體系是否處于完善、健全的狀態,會嚴重影響到我國財政稅收體制改革的深化。務必要對轉移支付的比例與結構進行完善,有機結合一般性轉移支付與專項轉移支付,切實提高一般性轉移支付所占的比例,并且還要加大稅收返還制度、增值稅分享制度的落實,以此來確保政府轉移支付資金能夠穩定。與此同時,中央政府在向地方地區實施轉移支付的過程中,務必要對當地的國民經濟總產值、人均收入水平、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予以考慮,以便能夠對轉移支付的資金分配比例進行妥善確定,確保能夠實現轉移支付的合理、公開、科學。此外,中央政府還要采取多種措施來確保轉移支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能夠逐步提高,并且還要對區域經濟進行協調、統籌。4.4建立精簡高效的財政稅收管理體制。一是建立健全與財政稅收管理有關的各項法律法規,不斷完善財政稅收管理體制,提高地方政府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二是嚴格控制、監督地方政府的財政工作,絕對不能出現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泛濫滋生的情況,一旦出現,那么要追究當地政府一把手的責任。三是積極處理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基于不同的債務問題來選擇不同的處理方法,切實做到分流處理、分類處理。此外,在投資建設過程中,務必要提高地方政府的自主融資權力,讓地方政府能夠提升財政支出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劉茂興,司俊,蕭紹良.關于構建我國財政監督管理體制的思考與建議[J].財會研究,1997(10).
[2]丁菊紅.中國財政分權體制的經驗、現實選擇與未來展望[J].稅務研究,2010(4).
[3]吳宇暉.構建和諧財政分權體制的策略選擇[J].經濟研究參,2009(6).
[4]王曄,臧日宏.我國財政分權體制對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影響[J].經濟問題,2014(6).
[5]劉冰,曾福生.基于憲政視角下的我國財政分權體制研究——以社會保障建設為例[J].求索,2011(6).
[6]任薇.淺議我國財政分權體制存在的問題及制度的完善[J].湖南商學院學報,2007(6).
作者:張琦 單位:安徽省天長市城鄉規劃建設局財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