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議公民參與公共政策的方式
時間:2022-12-14 10:15:26
導語:試議公民參與公共政策的方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我國工政策中公民參與的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的短短的幾十年,政府對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參與做了積極的推動。本文指出了一下幾點分析我國公民參與的現狀。第一公民參與日益逐漸提高,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的公共管理理念不斷的創新,不斷的完善逐漸的符合時代的要求,我國社會的整體改革對公共管理體制的改革創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國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外還逐漸建立和完善選舉制度,聽證制度,信息公開制度,民主行政立法制度,公民批評建議制度等。同樣政府也在公開公共行政活動包括機關工作,工作總結,行政人員管理和經費開支等情況,以確保政府的透明度和人民對政府行政活動的知情權。第二公民參與制度的日益健全,憲法為重點的法律體系為公民參與合法行為提供了制度,規范的準則,不管是選舉,黨團,政治監督以及其他活動,都在法律和憲法或其他有關規范文件中得到確立。我國的立法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許可法,選舉法,工會法,集會游行示威法,居民委員會組織法,公共事業捐贈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以及關于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等都有公民參與的相關內容。公民在法治基礎上自主地參與公共政策活動,通過影響我國政府對權威性價值的分配來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第三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參與途徑的多樣化,我國對公民參與從憲法上給予了明確的規定。憲法對公民參政權的規定給公民參與政策制定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全體公民都有權參加公共事務,公民自身在參與公共政策制定過程一方面是實現公民權力和義務,另一方面公民更愿意直接參與關系到自身利益的公共政策以及公共事務的處理。
2.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參與的主要途徑
體現公民參與的主要途徑體現在一下幾點:第一,民主選舉制度選舉的基本特征是實現選舉人的意志,從而實現公眾的選舉權。選舉權是現代民主社會中的最基本政治權利。第二,信訪制度我國國情的具體體現之一,人民群眾通過寫信渠道來反映自己的要求和意見,也是法律所賦予權力之一,是社會主義民主的具體體現,是人民意志的表達,同時信訪制度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的民主。第三,參與政治團體活動參與政治團體活動是我國公民參與影響公共政策的重要方式。在我國,政治團體主要表現為各種群眾組織,特別是工會、婦聯和共青團。第三,聽證會制度是一種把司法審判的模式引入行政和立法程序的制度。第四,網絡參與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絡社會的普遍也為公民的政治參與生活提供了新的途徑和手段。
3.公共政策中公民參與存在的問題
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政府,社會都面臨著很多不可預測的問題。公民參與在現實中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參與方式也有眾多的問題。以下是我國公共政策中公民參與存在的問題。參與方式單一,公民參與能力不足,政務信息不透明,公民組織不完善。
二、完善和豐富我國公共政策中公民參與的相關對策
完善和豐富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參與的渠道有完善公民組織,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質和參與意識,完善信息公開制度,加強和完善公眾參與制度的制定,執行和監督,完善參與方式單一和參與途徑等幾個方面。公民參與的深化和擴大已經是不可抗拒的力量,我國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參與也避免不了大潮流。公民政策中的公民參與不僅是民主的進一步實現更是實現民主權利的主要途徑。而且是公共政策公平,公開,有效實現的現實意義。不過目前,由于制度設計,參與渠道,公民自己的參與能力和文化素質方面的因素無論是參與的深度,參與的范圍或者參與的廣度方面制約我國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參與的暢通,并且存在諸多問題。現實存在的問題我們必須通過完善制度,暢通參與的途徑,提高公民的法制素養和文化素養,健全公民參與制度等一系列途徑來完善并廣泛的推行。目前,我國而言民主是一個雙劍刀。現實生活中真正的推廣民主還是存在諸多的復雜和困難。歷史留下來的各種因素原因,我國的政治制度,行政制度不能快速的變革。公共政策的公平性也短時間內不能滿足全體公民,因為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參與更是需要很長時間來完善它鞏固它。因此,完善公民參與是一個循環的動態的過程。對此,我們必須得有理性的態度。隨著我國民主政治的不斷加快。公民參與制度也會不斷成熟,穩步推進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參與的進程。
作者:古扎麗阿衣·甫拉提朱一喆單位:新疆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 上一篇:黨委中心組及理論學習意見
- 下一篇:探討水資源矛盾的經濟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