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議就業型社會企業的合作策略
時間:2022-12-19 10:19:35
導語:試議就業型社會企業的合作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以汶川羌繡為例。作為汶川大地震災后重建項目的羌繡幫扶計劃,是一個旨在發動災區婦女從事羌繡手工勞動,從而幫助其自力更生、生產自救的項目,它在政府支持下注冊成立了汶川文錦羌繡有限公司,并策劃了一針一線品牌,這是一個典型的就業型社會企業。截至2012年5月,全州培訓繡娘16800人,8000余人基本掌握羌繡技能,開始從事羌繡生產。羌繡的成功,除了企業本身成功地市場化,政府的支持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它在企業認證、資源支持和監管三個方面均體現出了政府與該就業型社企之間的合作關系。羌繡的企業認證:負責實施該幫扶計劃的阿壩州婦女羌繡就業幫扶中心,是在中共阿壩州委、阿壩州人民政府的指導和支持下,由中國紅十字會李連杰壹基金、成都高屯子文化機構聯合發起,經阿壩州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審批,在州民政局登記備案而成立的民辦非企業組織;而作為其銷售渠道的汶川文錦羌繡有限公司也在政府的支持下得以注冊成為一家名符其實的就業型社會企業。作為一個災后重建項目,羌繡計劃由于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因而得以在短時間內得到注冊認證的資格。另一方面,羌繡依托于就業型社企之后得以獨立運作并形成良性發展,2008年底幫扶汶川、茂縣、理縣共3000人,至2010年底完成30000人次的羌繡技能培訓,這不僅幫助政府解決了就業難題,更是形成了以羌繡文化為核心的產業鏈,成為經濟復蘇的一個重要出口。
政府的資源支持:在羌繡計劃的培訓和銷售環節,政府提供的多面資源支持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在培訓方面,汶川縣、茂縣和理縣的就業局成功組織院校老師和民間藝人為繡娘們進行了羌繡技藝培訓;在銷售環節,成都市政府在成都租金最貴的寬窄巷子為羌繡特批了一個占地800平米的店面,每年能售出10多萬件羌繡產品,并組織其他地方政府來羌繡參觀學習經驗。各地政府從羌繡的成功案例中受到啟發,也紛紛邀請羌繡到所在地傳授經驗或者開展合作,極大地拓寬了羌繡的市場機會;而且政府的支持無疑將是羌繡接下來進行商業融資時最有力的支持,目前已有許多商業企業包括聯想、阿里巴巴、蒙牛等均對該項目進行了大規模投資。在這次的合作中,如果沒有成都市政府的支持和重視,羌繡難以單靠自己的力量在短時間達到這樣的規模;而羌繡的成功也無疑為成都市政府在重建災區方面進行了最強有力的宣傳,同時也成為了政府在宣傳羌文化時的推廣招牌。政府的監管:作為經阿壩州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審批的民辦非企業組織,羌繡就業幫扶中心獨立運營并接受社會及相關部門監督。但由于目前在中國沒有針對就業型社會企業的專門的監管政策,因此對于其下面的汶川文錦羌繡有限公司并沒有相關的監管措施。
2.中國政府與就業型社企的雙贏合作模式。
羌繡的案例充分說明政府和就業型社會企業形成的合作模式會成為就業型社企發展的有力保障,而且政府與就業型社會企業所提供的公共服務是可以共存的,甚至兩者存在“一加一大于二”的雙贏合作的潛力。合作模式的總體策略為通過利用政府和就業型社企各自的獨特優勢,從微觀和宏觀兩個層面對公共事務進行任務分配,使公共事務的完成效果與效率達到最優。合作模式的具體合作方式即融合中國特殊國情,從立法認證政策、資源支持政策和深層監管政策三個維度共同展開。
2.1在立法認證維度,我國政府應盡快將就業型社會企業的認證和發展納入其政策體系中,從而為就業型社企提供相應的認證程序和法律保障。筆者的建議是我國應對公司法做出一定修改,不再只天然認定“公司”只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經營實體,而是將社會公益正式納入公司的認定標準,這也是引入社會企業的制度框架的前提條件。具體在認證程序方面,政府應當成立認證委員會,并通過和就業型社會企業的典型機構代表以及國外權威認證機構的溝通與合作,建立并實施符合中國國情和社會發展實際情況的社會企業認證標準。英國的SEM認證可以作為具體的參考標準,既能吸收國際成功經驗,又能達到實際驗證的目的,使中國的社會企業認證更加貼合社會的需求。
2.2在資源支持維度,我國政府應通過公共政策的引導性優勢和政策性支持拓寬就業型社會企業的資源渠道和空間。有三種方式可以實現這一維度的合作:
(1)引導商業企業和各類基金會對就業型社企進行投資和提供融資,實現企業或基金會和社會企業的雙贏互動。如今中國社會上的公益慈善捐贈風氣正濃,但是政府除了鼓勵商業企業對社會企業進行公益捐贈之外應當大力引導更具可持續性的公益風險投資,其中針對社會企業的公益風投的模式基本可概括為公益風險投資組織向社會企業提供資本、技術支持,幫助他們獲取其他支持網絡,以為邊緣群體獲取收入或提供就業機會。而我國政府需要引入適當的引導性政策以促進這類公益風投的發展:一是成立專業的公益風險投資組織或委員會以成為社會企業的孵化器;二是成立專業的評估機構從而對公益風投的效果進行及時有效的評估;三是積極宣傳推廣公益風投的理念以營造良好的市場動機和社會氛圍。若從就業型社企的角度而言,它們也能為商業企業和基金會帶來互惠的優勢,企業能通過公益支持提升自己的社會責任形象,并通過公益風投收獲知名度和可以預見的公益投資回報,有利于其長遠發展;基金會通過公益支持能將資金轉化成實際的社會支持,以提高自己的社會行動力。
(2)鼓勵各級政府主動購買就業型社會企業提供的服務,從而實現政府與就業型社企之間更有效率的分工合作。在政府逐漸從全能政府轉型為分工明確的小政府的時代,將政府部門難以承擔的公共事務分攤給就業型社會企業應該對彼此而言均是上策。筆者認為我國政府可以建立負責公共事務的競爭機制如競拍流程,即公開出售公共事務的處理權,任何通過認證的社會企業或者其他機構均能通過提供策劃書等方式“競爭上崗”,引入競爭機制能提高公共事務的透明度和效率。向就業型社企購買服務所能到達的雙贏效果為:政府能夠更優地處理公共事務以提高聲譽,就業型社企能收獲穩定可靠的資金來源和市場份額,以維護自己的發展。
(3)積極建立有效可行的稅收優惠政策,從而鼓勵就業型社會企業的長遠發展。以中國目前的稅收優惠政策來看,以各類商業企業形式進行工商注冊的社會企業,不享受稅收優惠;而社會福利企業根據其安置就業的殘疾員工比例(最低為10%),享有所得稅、產品稅、增值稅和營業稅等多方面的稅收減免優惠。因此目前的稅收優惠政策對就業型社會企業而言具有較強的歧視性和排斥性,這也和政府關于就業型社企的價值存在低估有較大關聯。筆者建議我國政府應盡快將通過相關認證的就業型社企作為特殊企業如社會福利企業,為其提供可能的稅收優惠,這對于就業型社企介入社會真正需求所在領域具有較強的吸引力,也有助于政府引導健康積極的就業型社企市場發展,從而避免某些領域內的惡性競爭。
2.3在深層監管維度,我國政府目前的社會福利企業監管措施和政策落實存在一定的偏差和不可忽視的缺陷。在來自《長江日報》的一篇題為《殘疾人假就業背后的真問題》的新聞報道,其中提到了社會福利企業假借安置殘疾人來騙取國家稅收優惠的舞弊行為,這無疑突顯出我國缺乏高效的深層監管體系。筆者針對這一維度給出的建議分為三個部分:一是成立監察小組或委員會,對申請稅收優惠的福利企業或者就業型社企進行規章尤其是實地的考核,從而避免表里不一的作弊情形;二是在批準稅收優惠政策之后對優惠對象的持續跟蹤監管,通過不定期的監察檢測出在得到稅收優惠之后進行事后舞弊的企業,以實現稅收優惠的最初意圖;三是成立舉報機制,鼓勵在社會企業或福利企業中受到不公平待遇或發現企業存在舞弊情況的企業員工或任何參與者進行投訴舉報,從而為這些企業的舞弊設置重重障礙,降低其舞弊的動機與可能性。政府的公共政策和就業型社企的相互作用能夠產生強大的合力效果。盡管在中國,甚至在全世界而言,目前政府和社企合力作用的案例并不多,但是政府和就業型社企合作以達到雙贏的效果具有強大的動機支持,因此這種合力模式會成為就業型社會企業的長期發展趨勢與目標。
3、結論與局限性.
在探求政府與就業型社會企業的關系時,可以看到政府職能逐漸變小以及政府在就業政策存在缺失的情況為就業型社會企業的存在與發展提供了契機;但同時,可以發現社會企業若想要可持續發展,政府的公共政策會起到很大作用。基于英國社會企業的啟示和目前中國就業型社會企業和政府合作的現狀,本文提出了三維度的雙贏合作模式:政府應盡快制定立法認證的公共政策,使就業型社會企業在中國得以合法化規范化;政府應在資源支持上制定鼓勵性的公共政策,使就業型社企有更完善可靠的運營能力從而產生更高的社會回報率;政府應承擔監管主體的責任,制定深層監管的公共政策來保障就業型社企的運作效率。本論文提出的就業型社會企業與中國政府的合作模式仍存在局限性,因為本文的模式是基于英國社會企業的啟示和汶川羌繡的類似合作案例,所以在具體實踐尤其是對于中國的其他類別的就業型社會企業時仍需考慮特殊的現實因素如不同類別的社會企業補貼政策、社會回報率的評估、政府監管的難度等,因此關于不同類別的就業型社會企業的特殊因素對該合作模式的影響仍值得進一步討論。
作者:熊超逸單位:上海財經大學會計學院
- 上一篇:技術平臺建設及質量工作要點
- 下一篇:公路局庸懶散治理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