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學生參與授課參與式教學研究

時間:2022-02-15 02:52:23

導語:管理學學生參與授課參與式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管理學學生參與授課參與式教學研究

摘要:針對《管理學》課程特點,以《管理學》課堂教學為例,積極探索學生參與授課參與式教學模式。研究結果體現出,學生參與授課,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多方面能力培養,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管理學》;學生參與授課;應用探索

一、概述

課堂是教學活動的主要場所,課堂質量很大程度決定了教學質量。我國現代課堂教學改革的顯著特征是轉變教學方法,教學改革的核心任務是改變傳統的單純接受式學習方法,建立和培養能充分調動、發揮學生學習主體性的學習方法?!耙詫W生為本,以活動為內容,以參與為中介,以發展為目標”是現代課堂教學的突出特征。只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參與為媒介,主動學習,師生合作完成教學,才能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的主體意識越來越強,學生參與即主體參與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已經成為現在課堂教育的主流,因此,這種教育教學理念隨之在現代課堂教學中應用開展開來。作為我國高校許多專業的核心基礎學科,《管理學》在高校許多專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然而,要掌握《管理學》并不容易,作為一門系統研究管理活動的基本規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學,管理學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其科學性體現在其是對管理理論的基本規律的總結,藝術性體現在管理具有靈活的管理方法和技巧,這決定了《管理學》教授的難度,特別是作為經濟大類的基礎課程,針對的都是大一新生,大一新生對于經濟管理的知識完全沒有概念和意識,想要把管理學的科學和藝術都教授給學生,讓學生靈活掌握,并為以后的專業課程打下基礎,就需要不斷摸索與總結設計《管理學》課堂教學方法,提高《管理學》課堂教學效果。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在《管理學》課堂教學中也引入了參與式教學。

二、現有參與式教學方式存在的不足和學生參與授課的參與式教學的必要性

參與式教學在《管理學》課堂教學中也不斷應用。目前在《管理學》課堂教學中參與式教學方式研究和運用的更多是案例討論法、角色扮演法、管理游戲法等,這些方式在《管理學》課堂教學中發揮了一定作用。但這些方式由于學生沒有親自參與到教的環節中來,其效果也是有限的,如案例討論法,結合案例讓部分學生參與到案例討論中,發揮了參與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但是因為種種限制,比如課堂時間比較緊,學生對案例的了解程度不夠等,所以導致只能是部分學生參與討論,班級剩余學生不能主動參與,只能被動接受知識和看其他同學的討論,積極的學生爭取到的發言機會比較多,不積極主動的學生相反會越來越沉默,越來越成為旁觀者,從本質上并沒有改變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現狀,也很難培養出自主學習和創新型的人才。基于此,學者們提出了學生參與授課的參與式教學方式。有學者研究,張云(2012)提出,在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進行分析、總結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會得到提升。郭衛東(2014)提出學生參與授課,在學生素質、綜合能力發展、學生技能、學習能力、主動性等方面都會得到提升。陸翔(2015)提出,參與式教學,讓學生參與到授課的過程中,老師根據課程內容,將部分課程分配給學生講授,學生分成小組,小組共同完成案例搜集、內容講解、PPT、討論等環節,相對于其他參與式教學方式,學生參與授課的參與式教學要求學生親自參與到教的環節當中來,這種參與式教學將傳統的以教師為主慢慢向以學生為主進行轉變,體現教育主體雙方的公平性和民主性,更加注重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獲取知識,這是教育的進步,更加符合現代社會的育人理念,培養更加符合現代企業需要主動性、創新型的人才。

三、學生參與授課的參與式教學在《管理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一)學生參與授課的參與式教學方式

學生參與授課的參與式教學,讓學生參與到授課的過程中,老師根據課程內容,將部分課程分配給學生講授,學生分成小組,小組共同完成案例搜集、內容講解、PPT、討論等環節。

(二)學生參與授課的參與式教學方式實施步驟

首先,選定學生授課內容。根據《管理學》教材的具體內容進行仔細研究,同時結合往屆學生反饋的難點以及當前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找出適合學生授課的部分。如《管理學》中的決策方法等。然后把授課內容細分成一個個小知識點。其次,授課內容下達與小組協作準備。在第一次課上,學生成立7-10人的學習小組,以抓鬮方式布置小組授課任務。確定授課內容后,給予學生時間自學有關內容,讓學生以學習小組形式根據教師要求,自行收集素材,通過課本、文獻資料等,寫好教案,制作PPT課件,同時在規定時間把講授的內容發給任課教師審核并提出修改建議。在這一過程中,任課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如何把握授課重點,如何講述課程難點,如何設計課堂講授內容等。再次,學生課堂授課與教師補充點評。時間一般控制在兩個學時內(如表1)。經過充分準備后,按計劃由輪到的學習小組派出代表走上講臺展示授課內容。講述完成后,其他學習小組進行提問,由講述的學習小組進行回答,任課教師坐在學生中傾聽。對于學生反應強烈的問題,教師在臺下參與討論,充當學生角色,交流意見和想法,起到拋磚引玉作用。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更好了解學生學習中遇到的重點難點,然后由授課教師進行補充講述并予以評價小結。

(三)學生參與授課的參與式教學方式效果調查

由于時間等方面的限制,我們在一個班139名學生中應用學生參與授課的參與式教學方式。課程結束后,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調查了學生對于學生參與授課的參與式教學方式的滿意程度,滿意度的測評主要從學生積極性的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提高、對學習興趣的提高等方面進行。學生參與授課的參與式教學方式雖然在實踐中尚有待于完善的細節,比如,學生存在個體差異,每一個學生都有其自身的獨特性,有些可能擅長口頭表達,有些可能擅長文字表達,有些善于領導等,如何引導學生更好發揮挖掘自身潛能等等值得我們不斷探索。但這一方式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與合作學習能力,活躍了課堂氣氛。我們認為這一方式值得在實踐中進一步優化和推廣。畢竟,在信息時代,快捷的網絡與強大的容量使高校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和方式呈現多元化趨勢,也使相互平等、共同探討的“教與學”具有了可能性。

作者:李超玲 陸琳 單位:桂林理工大學

參考文獻:

[1]張云,聶瑾芳,李建平,等.基于學生參與授課的研究生課程教學實踐與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2(S2):109-110.

[2]郭衛東.探討參與式教學在管理學中的應用實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6):78-79.

[3]陸翔,黃良玉.電子專業高年級學生參與課堂授課的探討與實踐[J].大眾科技,2015(3):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