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學研究

時間:2022-10-26 08:49:16

導語: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學研究

一、課程簡介

雙語教學可以讓學生了解西方國家最新的商業銀行業務與經營管理方法、擴充詞匯量,為以后工作打好基礎;通過比較國內外商業銀行在演變過程、發展背景及現狀上的差異,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中國商業銀行發展的特點、不足及發展趨勢。

二、課程定位與教學目標

1.課程地位。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學是一門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相結合的課程,要求學生必須是在掌握了經濟學的基本知識以及相關學科知識的基礎上學習。因此,一般要求在學習了西方經濟學、貨幣銀行學、投資學、銀行會計、經濟法等課程的基礎上開設,以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方法,運用所學的相關知識分析商業銀行業務運作及其機制問題。采用雙語教學擴大了學生的詞匯量,增強了學生對西方商業銀行最新業務和經營管理理念的了解以及對中國商業銀行發展水平和趨勢的認識,為以后進一步學習國際結算、國際金融等課程打下基礎。2.培養目標。①使學生掌握具體從事銀行經營管理工作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技能,掌握商業銀行運作的具體業務,初步具備從事銀行經營管理的能力和分析研究問題的理論水平。②引導學生分析國外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新動態、新觀點,熟悉商業銀行管理的理論、慣例,具備研究我國銀行改革的實踐和發展趨勢的素質。3.教學目標。在學生有一定的金融基礎理論知識的前提下,通過該課程的學習掌握商業銀行的具體業務、盈利途徑、風險管理、發展趨勢等方面的內容,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具體的國際結算和國際銀行業務打好基礎。

三、學情分析

該課程面向的對象一般是金融本科專業大二上學期的學生,對象特點如下:首先,素質較高,對專業學習有一定興趣。經過大一基礎課程的學習,學生們對于專業課有了初步興趣,應抓住學生熱情高漲的這一段時間,向他們傳授更多的專業知識。其次,自主學習能力有待加強,學習方法不恰當。大二學生雖初步適應了從高中向大學的轉變,但是仍依賴老師灌輸式學習,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方法還需要繼續培養。另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欠缺。應逐步培養學生通過文獻閱讀、新聞觀察等發現經濟問題的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熱情。最后,多數學生希望掌握較高的職業技能,謀求較好的職業崗位。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是學生今后到金融機構尤其是商業銀行工作所需知識的初步積累,要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的必要性。總之,這一階段的學生已經有了對基本金融理論和經濟學分析方法的掌握,大學英語也學習了一年的時間,英語聽說讀寫能力有一定提高,這都為本課程的學習打下了基礎,使得雙語教學開展相對容易一些。

四、教學內容設計

教學內容分為以下四大部分。1.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環境。剛接觸商業銀行這門課,首先讓學生了解什么是商業銀行,商業銀行面臨怎樣的經營環境,包括監管環境、外部和內部組織結構對商業銀行經營的影響、信息技術的發展對商業銀行的影響、競爭環境等。2.商業銀行的業務。這是該門課程的教學重點,讓學生掌握商業銀行主要的業務種類。商業銀行作為通過經營貨幣資金追求利潤最大化的金融企業,最主要的業務是如何低成本獲得資金來源和有效地進行資金運用,即負債業務和資產業務,廣義的負債業務包括吸收存款(被動型負債)、對外借款(主動型負債)和資本金(自有資金);主要的資產業務有現金資產、發放貸款、證券投資等。所以學生有必要掌握存貸款等業務的類型、定價及風險管理策略。3.商業銀行的表外業務和其他業務管理。除了資產負債業務,在利率市場化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商業銀行存貸款利差越來越小,迫使商業銀行通過拓展表外業務和其他業務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所以學生有必要了解表外業務的種類包括有風險如擔保類、承諾類、交易類的表外業務和無風險的如類表外業務,以及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掌握商業銀行能夠開展的一些國際業務如打包放款、國際保理、福費廷等。4.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策略。首先學生要掌握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理論的演變過程及資產負債管理的策略,另外要明確商業銀行面臨的風險種類及風險規避策略,熟悉缺口分析、存續期分析等風險管理策略。

五、課程展望

1.欠缺。①由于課時的限制,能夠用于實驗和實踐課程的課時較少。在課時既定的情況下,應激勵學生課前通過網絡教學平臺進行預習,這樣課堂講授才能事半功倍,提高授課效率。②通過課后作業和期末考試結果看,學生用英語解釋問題的能力還有待提高。鼓勵學生多學多練多用,擴充專業詞匯量。2.改進。①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引進高水平人才。從事商業銀行經營管理教學的團隊能夠從課程的內容構架上、教學手段上、課程管理上等方面經常討論,共享資源,目前也正在著手培養新的年輕教師。課程組所有教師具有優秀的師德品質、較強的教師責任感和團隊合作精神,課前認真備課,對學生有耐心、熱心、責任心,課后積極輔導答疑。注重德融課堂的建設,將德育有機地融入到教學中,比如在講消費貸款和貸款利率時給學生介紹校園貸的高利率特點,教育學生理性消費、遠離校園貸。②加強教學研究,提升課程組人員的教研水平。結合專業特點和教學內容靈活運用多種先進的教學方法如案例教學法、比較分析法、演繹分析法等,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重對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與觀察,注重師生互動,教學具有啟發性。積極開展教學改革,積極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使課程對學生更有吸引力。課程群成員積極參與教研活動,并推動了教學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爭取有省級及以上教學研究立項項目,并在教學中體現研究成果。③豐富課程網絡教學資源。課外利用學校圖書館和網絡資源,為學生制定參考書目和期刊目錄,讓學生了解查找商業銀行相關文獻和數據的網絡途徑,要求學生定期寫出讀后感,提煉出問題,學會分析問題。充分利用學校網絡教學平臺,上傳了課程基本資料,包括課件、視頻、常見問題答疑、作業布置等,開展翻轉課堂。④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增加對實驗室和實踐基地的利用率,多組織學生參加相關大賽,激勵學生理論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實踐能力。⑤通過課堂討論和課下作業布置,讓學生多說多練,擴大詞匯量,為學生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適應商業銀行國際業務的開展具備基本能力和素質。

參考文獻:

[1]申韜,黃曉明.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輔相成-《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學》教學改革探討[J].金融教育研究,2013,26(1):64-69.

[2]閆強.《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實踐性教學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0,(36):162-163.

[3]尹麗艷.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職《商業銀行經營管理》課程中的實踐[J].金融理論與教學,2013,(3):94-96.

[4]于蓓.“商業銀行經營管理”教學改革中的幾點思考[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9(9):235-236.

[5]潘家芹.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三位一體”教學模式的構建[J].高教論壇,2011,(9):86-88.

作者:劉艷艷 單位:齊魯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