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學校校園文化建設論文

時間:2022-07-17 09:39:00

導語:獨家原創:學校校園文化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獨家原創:學校校園文化建設論文

校園是一個一個質樸、純真的世界,充滿著童話與幻想,展示著追求與創造,顯示著理想與希望。校園文化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外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為主要空間,以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征的群體文化。它是學校教育的產物,同時又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載體,對師生產生的直接明顯或潛移默化的導向功能。成功的校園文化,能積極引導師生思想和生活,激勵學生精神,對個體不良行為起規范、約束作用,在學校各方面工作共同效應下,增強學校凝聚力,優化育人環境,擴大師生視野,提高師生整體素質。

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其方式多種多樣,如在校園內設置宣傳欄、讀報欄、黑板報,組織學生自辦文學社、記者站、廣播站和小刊物,定期舉行專題演講會、時事報告會、革命傳統教育會,在重大節日如教師節、國慶節、元旦節舉行文藝演出活動等等。這些方式各有所長,如若運用得當,都有助于良好學風、校風的形成。

近年來,我們在全面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同時,突出師生感言和師生作品展示這一主題,著力提升校園文化建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首先,定期舉辦師生作品及感言集中展示,分教師感言作品展區和學生感言作品展區,展示教師的職業水準和育人感悟,展示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心得,展示師生的詩書畫等各方面才華。其次,優選師生書畫作品(書法、水彩、素描等)進行精美裝裱,展示在師生經常活動的樓道、走廊等場所,展現師生良好的精神風貌。第三,分班級進行師生作品及感言展示,形成獨具特色的班級文化。鼓勵各班級學生發揮特長,張揚個性,積極展現自我、演繹真我,利用教室內外墻壁,開設各式各樣的專欄,如作文展覽欄、書畫作品展示欄、手工作品展示欄、師生感言展示欄等等,發揮師生的創造力,形成既有共性又有個性、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班級文化,向全校展示班級獨有的風貌,也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為學生的健康、全面成長提供很好的舞臺。

以師生感言、作品展示為重點主題的校園文化建設實踐,活躍師生的身心,陶冶師生的情操,促進了健康活潑、積極向上、燦爛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的形成。在在德育功能、美育功能、實踐功能三個方面都顯示出了獨特優勢,值得在實踐中進一步運用和推廣。

首先是德育功能。第一,有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通過優選師生書畫作品裝飾校園,以及開設書畫作品展示欄等,美化了校園,起到了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作用。通過展示積極向上、健康高雅的師生感言,對低俗的非理性的文化及各種消極腐敗思想也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有利于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第二,有利于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實現師生心靈互動。古人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也才能“受其術”,這說明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育獲得成效的保證。教師積極放下以前那種師道尊嚴清高的架子,參與師生感言展示,以真摯的情感和至誠的愛與學生情感溝通和交流,有利于消除師生間的隔閡,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通過學生感言,教師可以了解學生思想動態,幫助幫助他們搞好關系,擺正位置,同時還可以及時獲取對教師教育教學活動效果的有益意見反饋,從而改進教學設計,實現教學相長。第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協作精神。以班級為單位的師生作品及感言展示,展現的是班集體的形象。這就要求學生必須處理好個人和集體之間的關系,注意相互間的協作,從而促進了友好互助的群體氛圍的形成,促進了學生集體主義思想觀念的樹立。第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健康個性。青少年渴望精神生活的豐富多彩,通過師生作品及感言展示,適應了青少年精神需求的多樣化、個性化的特點,避免了對學生人格塑造單一化的傾向,使那些個性特長較突出的學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內容和形式,并在展示活動中看到自己的價值,從而激發他們的自主性、自尊心和自豪感,樹立一個真實、完整、積極的自我意象,形成積極向上的生活學習態度。

其次是美育功能。愛美是人的天性,青少年也不例外。由于青少年處于成長階段,在追求美的過程中又存在著明顯的弱點:他們追求美,卻不善識別美,常把新、奇、特視為美,甚至誤以丑為美;只追求外在美,而不善追求內在美,往往認為儀表的漂亮就是美,而不懂得美具有廣泛復雜而深刻有內涵。學校舉行師生作品展示,引導學生鑒賞美、追求美、創造美,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及創造美的能力。在一系列審美活動中,學生會認識到美是社會實踐的產物,是勞動創造的,真正感受和體驗到真、善、美的含義,使追求美、創造美成為變成他們自覺的行為。

第三是實踐功能。以師生作品展示、感言展示為主題的校園文化建設活動的開展,既給學生提供了廣泛的交際場所,又提高了學生的交際能力。師生通過積極參加作品展示,既能夠鞏固、加深課堂知識,又能擴大知識領域,發揮師生的各種潛能,如寫作能力、組織能力、社交能力、活動能力等,可以使一大批有閃光點或一技之長的人才脫穎而出,既弘揚了正氣、樹立了榜樣,又鍛煉了學生、增長了才干。開展作品和感言展示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師生自我表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不斷社會化的過程。

綜上所述,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精神風貌的集中反映,是學校辦學特色和發展個性的體現,它對啟迪學生的智慧、開闊學生的視野、優化個性人格方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同時在培養師生嚴謹的科學精神方面也有著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學校及教育工作者要將校園文化提高到培養世紀新人的高度來認識,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努力創設一流的育人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