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高職學生班級矩陣化管理模式論文

時間:2022-09-22 09:44:00

導語:民辦高職學生班級矩陣化管理模式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辦高職學生班級矩陣化管理模式論文

摘要:在分析現行學生班級職能化管理模式及其不足的基礎上,提出了學生班級矩陣化管理模式,分析了其優點和意義。

關鍵詞:民辦高校班級管理職能制矩陣制

一、現行學生班級職能化管理模式及其不足

1、現行學生班級管理模式——職能化管理

目前許多民辦高校的班級管理大都采用的是職能化管理模式,也就是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采用職能制組織結構。具體可描述為:班主任全面指導班級工作,班長具體負責班級日常管理工作,同時,按照職能不同設置相應的班干,實行分工管理,一個班大概有5—9名不等的班干部,不同的班干部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都有權向全班同學傳達班主任的命令和指示(圖略)。

2、學生班級職能化管理的弊端

學生班級職能化管理模式是與1999年高校全面擴招之前的學生管理體制和學生特點相適應的。總體來講,在那之前,學生主體意識以及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識并不強;同時由于學生人數少,學生管理工作者對學生的管理比較細致,因此,對班干部的要求也就不高,他們的身份僅僅是上傳下達的橋梁,職能化管理的弊端沒有顯現出來,但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學生班級職能化管理的弊端也就逐漸顯現出來。1999年6月3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了《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一時間,“以學生為本”、“突出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加強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等呼聲越來越高,大學生參與教育互動的主動性也越來越高,與此同時,普通高校全面擴招,學生人數猛然增多,學生管理工作者的壓力增大的同時也就對學生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時,職能化管理的弊端就明顯地暴露出來。而且,這一弊端在生源質量總體不如公辦高校的民辦高校顯得尤為突出。

(1)學生干部成為班級學生中的“官”,對任何一個學生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都可以指手畫腳,所以盡管只有一個班主任,但學生往往感覺自己的周圍有許多雙班主任的眼睛。且整個體系中班長權力過大,易形成“皇帝式”管理。

(2)由于班干部的職能過分單一,發揮主動性的余地不大,因此班干部往往都是被動工作,缺乏積極性、主動性。

(3)班干部只需按照班主任的要求辦事,不同的班干部之間關系疏遠,容易產生矛盾,所以即使個別班干部辦事效率高,但整個班子辦事效率及協調能力差。

(4)由于排除在班干部隊伍之外的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缺少自主性,學生的主體地位只在幾個班干部身上得到了“體現”,而且已經變形,這就使得廣大學生不去關心班級建設,班級的凝聚力極大地下降。

從管理學原理對職能制組織結構的分析來看,以上所列舉的學生班級職能化管理所帶來的弊端是這一結構在新形勢下必然會出現的問題,而且是其自身無法解決的問題。

如果一種制度所帶來的問題是這一個制度本身無法解決的,那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就只有放棄這一制度,尋求新的制度。正是基于以上對民辦高校現行職能化管理模式的認識,我們才思考尋找一個新的班級管理模式。

二、學生班級矩陣化管理模式及其優點

管理學原理告訴我們,組織結構形式的選擇要根據組織自身的特點以及組織所處的環境而定,同一組織,在不同的時期,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組織結構形式。因此,當職能化組織結構不再適應如今的民辦高校學生班級管理時,我們必須根據民辦高職學生的特點和新時期高等教育的要求提出新的組織結構形式。通過對幾種流行的現代組織結構形式的分析,我們最后確定了其中的矩陣制組織結構形式,并將其應用于學生班級管理,提出了學生班級管理新模式——矩陣化管理。

1、學生班級矩陣化管理概述

學生班級矩陣化管理指的是在學生班級管理過程中,采用矩陣制組織結構,也就是在現行縱向的職能化管理的基礎上,增加按5~6人組成的學生興趣小組組成班級活動的橫向系統,形成按職能劃分的垂直領導系統和按興趣小組劃分的橫向興趣小組相統一的矩陣制組織結構(圖略)。

2、矩陣化班級管理體系的組建

(1)垂直領導系統的組建

在垂直領導體系的組建過程中,我們利用民主集中制原則進行班干部的選拔。這一點,沒有什么特別之處,故不做說明。

(2)橫向興趣小組的組建

我們的做法是,在垂直領導系統組建后,根據矩陣化管理模式的需要,在征求同學意見的基礎上,由團支書和文體委員進行組織,按照同學們個人興趣,愛好,特長組建興趣小組。具體做法是,首先由團支書和文體委員制定調查表,統計同學的興趣、愛好、特長、然后按照統計結果進行自愿分組,確定小組成員。在興趣小組建立后,根據各小組之間的不同特點的,由小組成員制定興趣小組的有關相關規章制度。

(3)監督體系的組建

在垂直領導系統與橫向領導系統建立后,為了使各項工作能夠按照矩陣化班級管理模式的要求進行實施,我們設立了相應的監督體系,這一體系的組成人員由班主任和各興趣小組組長組成,主要職責是對班級各項活動的開展和班干部工作情況進行監督。在監督過程中如發現問題直接報送班主任,然后班主任召開班干部會議,解決監督體系發現的問題,使整個矩陣化班級管理體系健康發展。

3、學生班級矩陣化管理模式的優點

管理學認為,矩陣制具有職能制所不具有的優點,這些優點決定了將它應用于學生班級也必然能大放光彩:

(1)解放了班主任,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意識。學生班級實行矩陣化管理,將班主任的作用由傳統的最高管理者變成了“中樞神經”。由于班級管理既有按職能劃分的專門管理,還有學生自發組成的興趣小組的自我管理,因此,可以將班主任從繁重的班級管理中解放出來,從“演奏家”變為的“指揮家”;評價班主任工作的好壞不再是“管得如何”,而變成了“協調的如何”。

(2)改善了干群關系,在提高學生干部積極性的同時增強了班級凝聚力。學生干部不再只是高高在上的“領導”,而是以雙重身份出現:既是全班某個職能管理者,又是某個興趣小組的成員。作為職能管理者,他不再是對全班學生“指手畫腳”,而是在這一職能范圍內對各興趣小組進行指導和參謀,作為某個小組的成員,他又必須接受小組的制約,在小組內發揮他組員的作用,這也有利于他與其他同學的溝通和交流,班干部與普通同學的關系就比較融洽。班干部不再因為職能單一而失去主動性,班級管理效率提高;同學們也因為興趣小組的存在而易于協調,班級凝聚力就會增強。

(3)體現了民主與自我管理意識,促進了大學生的發展。興趣小組不是由班主任指定的,而是由全班同學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人際關系自發組成的,與此同時,興趣小組又不是無紀律的組織,它必須由小組成員共同商訂出有利于整個班級和所在小組發展的規章制度。與班級的幾大職能相對應,在每個興趣小組中都有相應的負責人。在這一過程中,既發揚了民主,又養成了大學生自我管理、自主管理的意識,同時還擴大了學生干部隊伍,使得更多的同學參與了班級管理,得到了鍛煉。

三、實施矩陣化管理的意義

1、適應了民辦高職學生自身特點的需要

(1)從大學生的共性來講。作為大學生,民辦高職學生和所有公辦高校的大學生一樣,年齡一般都在17-22歲之間,屬于個性心理發展的青年中期。他們的心理處于迅速發展,但尚未完全成熟階段,這一階段自我意識不斷強化,獨立意識與成人觀更加突出,學生隨著智力、體力以及思想上的成長,對自我的興趣逐漸增強,由于在中小學時班主任、班干部居高臨下發號施令,對待學生非常嚴厲,學生倍受壓抑,使其在上大學后希望從壓抑和束縛中解脫,所以,如果在大學仍然采用傳統的職能化管理模式,勢必引起大學生心理上的反抗,從而導致班級管理困難重重。

(2)從民辦高校高職生自身的特點來講。一方面,目前大多數民辦高校高職層次招生居多,而且還是高職招生過程中的最后一批次,和那些公辦本科院校甚至是公辦高職高專的大學生相比,不管是在知識水平還是能力水平方面,都有較大的差距。入學門檻比別人低本身就加重了民辦高職學生畢業求職的壓力,而與此同時,隨著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人數的增加,就業競爭日益加劇,相對公辦院校處于弱勢地位的民辦高校,在畢業生就業方面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民辦高校的大學生只有更加關注自己,以提高自身素質,有利于就業為學習動機,否則他們就會面臨畢業無法就業的壓力。所以,在民辦高校,大學生對自我的關注程度往往遠遠超過對他人、對集體、對社會的關注程度,除非是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否則不理不采,似乎天塌下來也與他無關。

針對民辦高職學生的這些特點,我們只有因勢利導,將興趣小組與班級管理結合起來。為了能參與到興趣小組中去,他們自然而然就會自覺調節自己的行為以接受興趣小組的約束和激勵,班級管理也就成功地邁出了一大步。這是實施矩陣化班級管理的意義之一。

2、適應了現代教育發展的需要

一方面,現代教育講求“公平”。從教育公平的角度來講,每個學生都應有機會挖掘和培養自己在管理方面的能力,都應有充當管理者的親身體驗,因此,參與班級管理是每個學生的必修課,同時也是每個學生應有的權利和義務。這是教育公平和班級管理與學生發展關系上的必然要求。在矩陣化班級管理模式中,從班級縱向的領導系統,到橫向的興趣小組的管理,班級管理不再是班主任和幾個班干部的事情,大部分同學都不同程度不同方式地參與了班級管理,體現了教育的公平。

另一方面,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和主動發展,而自我教育和主動發展的重要前提是學生自我意識的覺醒和民主權利的獲得。民主治班的根本內涵,在于讓學生樹立民主觀念,行使民主權利,學會自我尊重、自我認識、自我選擇、自我監督并促進自我修正,最終實現自我發展和自我超越。以學生自發組成的興趣小組為基礎的矩陣化管理,就是在調動學生自我意識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其三,高職教育必須與社會緊緊相連。

班級是社會的縮影,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級管理模式的創建要與社會相聯系,特別是要于現代企業管理相適應,以讓學生走向社會后能盡快地適應社會。矩陣式組織結構是現代企業較為流行的組織結構形式之一,因此,學生班級矩陣化管理有利于縮短學校與社會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