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圖書館文獻導讀論文

時間:2022-10-12 05:28:00

導語:高校圖書館文獻導讀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圖書館文獻導讀論文

摘要:高校圖書館是一個為大學的教學、科研活動提供信息服務的文獻資料信息中心。高校圖書館如何開展導讀工作以提高文獻資源的利用效果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筆者分析了目前國內高校圖書館導讀工作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闡述了高校圖書館導讀工作的若干原則,通過以上的分析研究提出了提高導讀工作效果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文獻;導讀;高校圖書館

1現代高校圖書館導讀綜述

1.1現代高校圖書館導讀工作的現狀

目前,現代高校圖書館開展的傳統導讀工作主要有:新生入館教育、有關文獻檢索和工具書使用課程的開設、編制導讀書目、出版書評板報等。除此之外,許多高校圖書館為適應信息時展的需要都相繼建立起了多功能電子閱覽室(或稱“多媒體閱覽室”)、投資購買“重慶維普自然科技類電子學術期刊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超星”數字圖書館和外文電子數據庫等,圖書館提供使用并指導檢索。為師生進行網上信息瀏覽、開展教學研究、科研選題、科技查新、技術開發、成果鑒定和畢業設計等提供有力的文獻檢索保障服務,從而滿足師生多元化的信息需求。目前高校圖書館導讀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幾種:①受眾教育與培訓:受眾教育與培訓是圖書館導讀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內容包括各個高校圖書館在每年秋季新生入校后舉行入館教育,新生分期分批地到圖書館接受關于圖書館布局、資源分布、圖書借閱規程、圖書館服務及規章制度等各方面的教育培訓;②導讀書目:導讀書目也稱推薦書目、選讀書目、必讀書目、舉要書目、勸學書目等,它是根據特定讀者對象或目的,對某一專門問題的文獻進行精心選擇而編制的書目。導讀書目是圖書館重要的導讀方式之一;③文獻評論:文獻評論又稱書評,它是對己發表的文獻進行審讀而編寫的評論性學術文章。高校圖書館經常請高校的專家學者編寫書評,以適應大學生的閱讀需求。書評也是圖書館重要的導讀方式之一;④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可以更有效地幫助大學生對館藏文獻資源進行鑒賞和選擇,同時也可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演講能力、專業應用能力、組織能力、社交能力;⑤導讀宣傳工作:它主要是通過書面或口頭形式開展對讀者的閱讀指導和閱讀輔導。如舉辦“導讀宣傳欄”、“導讀小報”等;⑥推薦熱門站點或相關站點:這是網上導讀利用最多、最簡單、最直接的導讀方式。在網上選擇相應的電子期刊、電子圖書和電子報紙;選擇優秀作者和專業研究人員的個人網頁;選擇內容準確、更新及時的“網上圖書館和熱點網址”等;⑦建立高校校園網絡文獻資源導讀網頁。目前在網絡上的圖書文獻網站為數不少,但是由于這些網站是以社會大眾為普遍服務對象的,其中有相當多的文獻內容并不適合于大學生群體的閱讀需求,因此還需要通過建立高校校園網絡文獻資源導讀網頁的方式來予以解決;⑧建立跨高校圖書館館際的網頁搜索站點。

1.2現代高校圖書館導讀工作的基本原則

高校圖書館導讀工作的基本原則是其導讀工作過程中都要貫徹和體現的準則,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需求性原則:導讀工作是信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高校培養跨世紀人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和競爭的需要。導讀工作應根據學校培養的目標,培養的層次和培養的要求來確定工作內容;②針對性原則:大學生由于受到社會環境和校園環境的影響,又因其專業和文化素養不同,產生的閱讀需要、閱讀動機、閱讀目的也是完全不相同的。因此,導讀工作人員應對不同的受眾群,要有針對性地定期作受眾調查,認真研究讀者的閱讀特點、閱讀規律和讀者的欣賞情趣、審美觀點、閱讀心理,以便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導讀活動;③高效性原則:導讀工作是為了適應社會發展需求,提高閱讀效益而開展的一項讀者服務項目。因此,在導讀工作中,必須體現高效益原則;④靈活性原則:開展形式多樣的導讀活動,指導大學生讀好書,這是導讀取得成效的關鍵。除了定期開展一些有效的、讀者樂于接受的常規導讀活動外,還應選擇一些新的導讀內容、導讀方法和導讀形式。以此來提高閱讀效益,同時使大學生產生新鮮感,激發其閱讀興趣和求知欲望,調動起大學生們的閱讀積極性;⑤求實性原則:導讀工作是一項以一定人力、物力為基礎的讀者服務工作。雖然導讀工作對高校圖書館都同等重要,但因其所具備的導讀條件不同,甚至差異極大。因此,對于導讀工作要從實事求是的原則出發,來確定導讀工作開展的規模、內容、形式和方法;⑥發展性原則:要求導讀工作者在這種變化中去求發展,去開拓“新路”,不斷調整內容,要有所創新;⑦整體性原則:由于導讀工作是一個系統工作,因此圖書館的各部門之間要相互配合與協調,要把導讀工作體現在各部門的工作中。導讀工作質量的提高要以圖書館整體工作水平的提高為前提。

2現代高校圖書館導讀工作存在的問題

高校圖書館的導讀工作雖然取得一些進步,但是導讀工作并沒有深化,還存在一些問題。必須注意到的是:一方面,導讀工作是圖書館服務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把導讀工作放在整個圖書館系統中來考察,不同類型圖書館導讀工作的對象、內容、手段等都是有差異的。要把導讀工作與圖書館的性質緊密結合,把其與諸如館藏建設等工作聯系起來,而不是孤立的做導讀工作;另一方面,導讀工作是一個系統工作,導讀的方式、方法只是整個導讀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圖書館導讀工作不僅僅是方式、方法的問題。以下是在其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①在導讀工作中沒有分析不同信息載體對閱讀行為和閱讀效果的影響;②對各受眾群的需求沒有深入把握,有必要把不同的需求分析法結合運用;③雖然提到了要把傳統導讀的方式、方法與網絡導讀相結合,但是在具體工作中這兩者并沒有很好的結合;④在導讀工作中,沒有橫向把握學科知識,未能從文獻內容的角度做導讀工作。

3現代高校圖書館做好導讀工作的建議

3.1分析不同文獻載體對閱讀行為與閱讀效果的影響

在圖書館中,相同的內容由于載體形式的不同會產生不同的閱讀行為與閱讀效果。劉淵與劉小清通過對紙介質和電子載體兩種不同的信息載體閱讀效果的實驗研究,得出結論:紙介質載體的閱讀效果要好于在電子載體上的信息的閱讀效果;電子載體無法全面替代紙介質載體,紙介質載體仍有存在的空間。并進一步指出:紙介質載體在閱讀時具有整體感,而電子載體則缺乏整體感,且容易視覺疲勞。

3.2正確認識數字圖書館和傳統圖書館的關系

數字圖書館的出現并沒有否定傳統圖書館的存在,就像網絡的出現并沒有使報紙、廣播、電視消亡一樣。數字圖書館與傳統圖書館的關系是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相互疊加的關系。由于傳統圖書館的安全性、直觀性、穩定性以及它的特色館藏(如:古籍、檔案等),因此,即使在數字圖書館出現后,它還將進一步發展。尤其是并非所以的文獻都能數字化,如古籍、檔案等進行全文轉換會使其丟失很多原有的文獻特征,并且如果將其轉換成圖片文件,則需要占用大量的存儲空間和傳輸信道。數字圖書館的方便性、檢索的快捷性以及信息的新穎性,使得它與傳統圖書館互為補充,共同滿足知識受眾的信息需求。

3.3優化圖書館信息資源

高校圖書館要加大數字化資源建設的力度,使網絡導航有內容可“導”。許多高校建立了數字圖書館,建立數字圖書館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數字化資源的建設。目前各高校普遍采用的辦法就是購買各種全文數據庫,如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維普中國科技期刊全文、題錄數據庫;萬方數據資源系統;中國財經報刊數據庫等等。外文電子數據庫有IEEF/IEEElectronicLibrary;SpringerLink;FirstSearch(OCLC)等。同時,還要注重Internet上的網絡資源。根據本校本館的實際和受眾的需求,在網上篩選相應的電子報刊和電子圖書;篩選有價值的專業網站和綜合網站的相應欄目;篩選優秀作者和科研人員的個人網頁;篩選內容準確、更新及時、檢索方便的權威數據庫;有的放矢地進行收集、整理、加工、存貯。3.4重視受眾對導讀工作的反饋

目前的圖書館導讀工作沒能充分重視受眾的反饋信息。圖書館只是從自身的角度出發做導讀工作,而忽視了受眾的能動性。受眾在接受圖書館的導讀方式時,他們是根據自身的情況有選擇性的接觸、有選擇性地利用;而不是圖書館“怎樣導”,受眾就“怎樣學”。因此,圖書館在做導讀工作時,要經常與受眾交流,從而及時得到受眾對導讀工作的反饋信息。通過受眾的反饋掌握哪些導讀的內容、方式為受眾所接受,哪些為受眾所冷落。從而及時調整導讀工作的內容和方向。

3.5深化對受眾的需求分析

對知識受眾的需求進行深入、詳細的分析,以至全面了解其動機是高校圖書館做好導讀工作的前提。因此,就需要運用科學的、有效的分析方法。圖書館在做受眾的需求分析時,可把統計方法與調查法相結合。對受眾群需求調查的具體方法很多,如問卷調查法、文據調查法和訪談調查法等等。目前,圖書館都采用了計算機管理,所以對知識受眾信息需求的統計分析可以通過圖書館公共檢索系統來統計。該系統會自動統計每個受眾借閱文獻的詳細信息,其中包括借閱文獻的書目與數量。

3.6提高館員的素質

高等學校圖書館的服務是一種專業性、學術性很強的服務,學術性貫穿于它的全部工作的各個環節中。圖書館館員的導讀專業知識和導讀專業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導讀質量和導讀效果。圖書館應采取相應的策略來提高館員的素質:一是通過行政、經濟手段,制定館員任用標準和定期考核制度,有效激發館員的積極性;二是建立導讀專業隊伍并加強導讀專業隊伍的崗位培訓。導讀專業隊伍應由通曉圖書情報學、外語、計算機、文獻檢索等專業知識,掌握專業技術發展動態,了解讀者需求的專業人員組成。

3.7完善圖書館導讀的技術支持

高校圖書館還應當為大學生建立一個能夠適合大學生閱讀特點的技術環境,通過為他們提供各種技術手段來保證大學生對圖書文獻的利用需求。網絡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已為高校圖書館導讀工作現代化提供了十分開闊的活動空間。目前在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在內的許多高校圖書館中都已經建成了圖書文獻計算機管理系統,建立了大學校園網站,并且在高校圖書館內開設了電子閱覽室和多媒體閱覽室,開展光盤數據庫檢索和各種網絡檢索服務,高校圖書館中的導讀手段也不再只停留在單一的手工操作上,利用現代化的導讀手段開展導讀工作己成為普遍現象。

參考文獻

[1]吳慰慈,董眾編著.圖書館學概論[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2]王友富.導讀發展與前瞻[J].圖書館雜志.2005,(9).

[3]黃茜.選擇與導讀:書刊利用的相對論[J].圖書與情報.2006,(4).

[4]韓雨生,姚水林.網上導讀[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4,(17).

[5]李景峰.論基于內容的學術導讀[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6,(4).